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为学生就业开拓新路

2011-03-20 11:10付秀丽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职生毕业生院校

付秀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出台,高职高专并轨这一改革不断推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从2000年开始招生,已经为国家陆续输送八届、近五千名毕业生。

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摸索出了一些适合高职学生发展及就业的新路,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连年取得较好的成绩(2006年90%、2007年91%、2008年92.97%),即使在2009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也多达1298人,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仍取得了92.21%的好成绩,2010年更是以96.76%的就业率、88%协议率的喜人成绩,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当然,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高职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高职毕业生推荐工作也一路曲曲折折,确实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高职院校相关领导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非常重视对问题的收集,经常亲自带队,走访关系企业、回访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各部门群策群力,积极探索一切可行之策,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一、遇到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两千年才招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生,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在没有一整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之初,很多问题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而且,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专学生的认识混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职高学生。因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企业对其定位的认可产生一定的落差,一度出现“供需不合拍”的现象,使毕业生屡屡受挫。

问题一:所开设的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不能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虽然“第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生的培养目标,但是因为高职高专的并轨,与以前单纯高专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又因为教育教学的独特性,使它的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很多东西还来不及形成就已经开始招生。所以,只能先使用原有的大专的一套教学模式,给高职学生开设的课程、使用的教材也都与职业技术教育不配套,当然就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与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产生了错位,学生难以找到人刚匹配的工作岗位。

问题二: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习基地。

这是生存于本科院校中的高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根据本科教学计划的要求,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占主导地位,实践环节其次。因而,实习基地的建设规模、层次都是依照本科生的需要而设的,又因为大学的扩招,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实习基地更加不够用。但是,高职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有大量的实践环节教学,于是有些专业的实习课只能蜻蜓点水般实践一下;有的专业还有“放鸭子”的现象存在,远不能达到培养目标中的要求,使“技能型”这一高职生的特点不能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

问题三:学生给自己的定位不准,好高骛远,盲目跟风。

应该说,几年来,随着社会对高职生认识、了解的进一步加深,如果高职毕业生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找一份工作还是不难的,企业也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大多用人单位都希望高职毕业生能在一线经过锻炼后,充实基层的技术和管理力量。可是,有很多高职毕业生觉得上了三年的大学,最后在一线工作,很没面子;另外,有些学生虽然能接受一线工作,但是学生家长也不能接受用高额学费培养了三年的大学生,毕业后做一线工作,因此不同意孩子的选择;再就是,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攀比、跟风现象,别人不去的自己也不想去。因而,一听从一线做起,也不管以后有没有发展,大多数学生的态度都是——拒绝;还有的毕业生,眼睛盯着一线城市,好的企、事业单位,小城市、小企业——不考虑。

二、采取的措施

高职院校面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从课程设置到实践教学,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勒索存在的问题。

措施一:积极进行高职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色,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从社会需要出发,积极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多次召开各学科教育专家研讨会,对高职生的培养计划、开设的课程、所用的教材和教学的安排进行了多次论证最后做出了合理的调整。首先,对机械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及用书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如将原来的“机械制图”调整为实用性较强的“工程制图”、将原来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合并成“工程数学”;工科类的还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文科类的根据专业的需要,增开了“英语口语”及“办公软件的使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等。其次,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推出了“2+1”模式,即:将原来的三年全是校内教学及实践,改为二年零两个月的校内教学,十个月的上岗实习。措施二:大胆改革,尝试走定单式培养新路。

高职院相关领导经过社会调查、研讨,发现一些厂家非常需要按本企业需求来培养他们所需的人才,同时,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定单式的培养方式,对学生来说毫无疑问也是一件好事,这些学生不用去与众多的毕业生为一个岗位五关斩六将了,还能提前占领一席之地。于是,高职院领导亲自带队跑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后来经过与郑州宇通客车厂的多次磋商,决定在04级的学生中选拔一些学生,组建第一个定向培养班。学院的这一举措,也得到了04级学生的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最后,经过厂家的笔试、面试,最终选定二十个学生作为第一批定单式培养对象,并于2006年开班上课了。据了解,这批学生大部分人至今都还安心本单位工作,有的已经成为厂里技术部主管、研发部主管、有的在生产计划部;有的在采购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几乎都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干部。第一次的成功,让高职院更加坚定了定单培养方式的信心,接着又与东风精铸厂、浙江杭州湾大酒店、北京锦都大酒店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措施三:大力开辟与高职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以实习促就业。

教育教学改革后的高职教学计划中,有长达十个月的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段时间用好了,能让学生积累不少的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毕业后企业、学生的双向选择,那么,开辟实习基地,把学生整班地放到实习基地实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高职院先后与浙江先锋集团、吉利汽车、中国核工业23公司、上海大众、苏州金龙、三一重工、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湖北三环车身、达峰软轴、本州车业集团等单位签订了了学生实习基地合同。

措施四:引导学生理性定位,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经风雨,后见彩虹”的择业观。

按理说,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大学毕业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猛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若不能接受严酷的现实,不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却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去挤大城市、争好企业、期望得到薪酬待遇高的管理岗、技术岗。那么,被无情地拒之门外的当然更多的就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了,其屡屡受挫也是必然结果。所以,高职院各级领导及学生就业工作人员,非常重视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首先,我们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的指导,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要面对现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先从一线做起,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走访毕业生所在单位,并与毕业生座谈,了解他们在单位工作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对学校的建议;并请工作出色的毕业生回校与师弟师妹座谈,用他们的经历、感受、成就引导学生理性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只要是适合自己发展的,不要拒绝一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职毕业生。只要能在一线坚持下来的,最后都有了很好的安排,有提升为工段长的,有当了技术主管、领班长的,有做了现场工艺员和技术员的,有调到科室做职员的,还有的甚至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

三、取得的效果

1.实践证明,我们所作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解决了高职学生的尴尬处境,不但让高职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很实用,而且十个月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提前接触社会,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企业反馈,我们的学生工作中上手很快,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弥补了本科生只有专业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欠强和技校生动手能力较强而欠缺理论知识的不足,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层力量。

2.定单式培养就好比量体裁衣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省去了为寻求一职而东奔西跑之苦,对企业来说,因为是按照本企业的需要而培养的,当然,用起来更合意了,所以这种培养方式,不管是对厂家还是对毕业生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3.实习基地的开发,使毕业班的学生有固定的实习单位接收,有稳定的实习岗位做就业前的锻炼,既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又便于企业从中选拔人才,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每年送去的学生都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只要学生愿意留下的,企业都非常愿意接收他们,甚至想尽办法挽留不想留下的学生。

4.通过就业指导老师的分析引导,学生耳听眼见经验的增加和对社会需求的了解,逐渐转变原本一步到位的择业观念,基本上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一改跟风、扎堆、眼高手低的盲目,择业更趋理性、成熟、客观。

总之,通过几年的摸索、研讨、改革、实践,高职院校有了一套较完整的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设置,并且,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更贴近社会及企业的要求,使我们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很多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和我们建立长期的用人关系,每年早早地向我们预定毕业生。

猜你喜欢
高职生毕业生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