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反旧道德的勇士——通过创作背景解读《罗生门》主题

2011-03-20 17:33顾亚娟
文教资料 2011年11期
关键词:姨母吉田老婆子

顾亚娟

(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序

初读小说《罗生门》时,觉得这篇小说何其残酷。读着读着,不由得感到消沉、寂寞、忧郁。但是,当看到下人抢走老婆子的衣服时,不知怎的却生出一种安心感。换成自己,恐怕也会做同样的选择。那么,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呢?下人最后究竟怎样了呢?这个疑问盘旋在心中,挥散不去。

2.给人无限遐想的结尾

“外面黑洞洞的,无人知道下人的行踪。”

这是《罗生门》的结尾,给人强烈的震撼,给人无限的想象。

《罗生门》是日本大正文坛有“鬼才”之称的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作,不仅日本,在海外也受到高度关注。关于《罗生门》,人们已经从种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关于小说结尾,国内研究一般都是从下人的心理变化、作品中的语言符号推导出结论。本文试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出发,把握小说主题,追寻下人行踪。

3.《罗生门》创作经过

《罗生门》是在1915年9月写成的。半年前的春天,芥川龙之介与恋人吉田弥生的婚事因遭到养父一家的极力反对而告吹。失恋带给芥川多么沉重的打击,《罗生门》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呢?

3.1 出生及成长

在介绍失恋事件之前,先来看一下芥川的出生和成长经历。芥川龙之介于1892年3月1日在东京出生,八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突然精神失常。父亲新原敏三只得将四周岁的姐姐留在自己身边,将尚在吃奶的龙之介寄养到妻子娘家。1902年芥川母亲去世,1904年龙之介正式过继给芥川家,成为舅舅的养子。龙之介主要由终生独身的姨母(芥川母亲的亲姐姐)养育成人。

据文献①记载,芥川的生身父亲新原敏三老家在山口县,13岁时和同村的年轻人打架后离家出走。1866年17岁时成为长洲藩“御楯队”的成员,参加了四境战争,与幕府军作战,身负重伤。明治维新后的1875年,新原来到江户,在牧场工作。1883年开始从事牛奶销售业,经营“耕牧舍”。芥川心中一直意识到这个父亲的存在,在晚年未发表作品《紫山》中有个让人联想到芥川自身的人物保吉,书中写道:“幸好并不只是继承了江户儿的血。其中混杂了一半参加了维新革命的长州人的血液。”

3.2 恋爱挫折

芥川的初恋对象是他生父朋友的女儿,叫做吉田弥生,才貌双全,曾在东京高等女子学校就读,毕业于青山女学院英文专科。芥川对吉田的爱是纯洁的、认真的,有结婚的打算。芥川对家人说出自己想和吉田结婚的愿望,是1915年早春的事。但是,因遭到养父全家的反对,只好和恋人分手。家人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对方女孩家不是士族”②,“户籍有问题”,“有关弥生出身的问题”③,等等。 从小将他带大的姨母彻夜哭泣,强烈反对。而芥川也是彻夜哭泣,恳求家人允许自己和喜欢的女孩结婚。最终芥川屈服了,放弃了吉田。

失恋给芥川极大的打击。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世上有无私的爱吗?自私的爱无法穿越人与人之间的障碍,无法慰籍人所遭受的生存凄苦与寂寞。如果没有无私的爱,那么再没有比人的一生更痛苦的了。”“周遭是丑陋的,自己也是丑陋的,目睹着这一切生存很痛苦。”④

他曾经相信家人深爱着自己。确实,养父母和姨母很爱护他,让他从初中一直读到高中、大学,让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关键时刻却践踏他的心愿。由此芥川觉察到了老人们的自私自利。而在与老人的争执过程当中,芥川也发现了自己的丑陋。他认识到“家”是束缚自己的枷锁,自己屈服于必须孝顺养父母这一古训。

此后,芥川浪迹妓院,买春求醉。这也是对养父母的间接反抗。

芥川在妓院游荡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三个月。可是,他的心情并没有好转,反而生病了,“可能是肺病,很担心”。⑤

8月,芥川接受友人井川恭的邀请,来到井川的故乡岛根县松江市旅游。经过两个星期左右平静的小镇生活,芥川的心情渐渐好转,走出了失恋的痛苦,精神也回复了。

芥川感到体内涌动着一股创作冲动。他从失恋事件看到了大人的自私,以及最终屈服于大人的决定、没有坚守住爱情的自己的自私,认识到放弃理想、向现实低头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责任感驱使他拿起笔。这就是小说《罗生门》诞生的始末。

4.“脱离现实”的“愉快的小说”

关于《罗生门》的创作背景,芥川说:“自己从半年前开始,沉浸在失恋阴影中,独处时很是很消沉,因此想写一篇与此心情相反的、尽量脱离现实、尽可能愉快的小说。”⑥

4.1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施的行为

执笔时的“现实”是,因家庭的反对只得放弃爱情,“因失恋的阴影,独处时很是消沉”。在罗生门下“无处可去,一筹莫展”的下人,无疑就是芥川自身现状的真实写照。下人在堆满尸体的城门下,处于一种无法选择的极限状态,要么饿死,要么当强盗。虽然意识到“为了生存,只有当强盗”,但是却没有实施行动的勇气。这与现实生活中无法在忠于爱情和与养父母家决裂中进行选择相似。罗生门中的老婆子象征以养父母、姨母为代表的旧道德,或者是通过失恋事件悟出来的人生:自己最终屈服于世俗伦理,向家人妥协,放弃了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只能通过买春求醉表示反抗。对于芥川来说,“剥掉老婆子的衣服”“将缠住大腿的老婆子一脚踢倒”,做个彻彻底底的“强盗”,终究是不可能的,是无法真正付诸行动的。

4.2 追求自我解放的芥川

母亲是“疯子”,自己是养子,芥川从小就被迫习惯于压抑自己。他不能忠实于真实的自我,常常被别人眼中的自己、表面的非本质的自己所左右。当晚年的芥川下决心自杀时,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表示:“曾想轰轰烈烈地活,任何时候死去都不留下遗憾,然而终究依旧顾及养父母、姨母,小心翼翼地生活。”⑦“我被收养后,未曾真正任性过。”⑧

中学5年级的芥川,曾在《木曾义仲论》一文中,将“随性而为”,把所有道义、规范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木曾山间野人”义仲称为“自由的宠儿”“热情的爱儿”“革命的健儿”,对其“野性之心”产生共鸣,赞美其“曲折的历史”“乃男子汉的一生”。对于义仲的渴望,正反映了他想摆脱“小心翼翼的生活”的愿望。

正如上文所提及,芥川龙之介一直认为自己“混杂了一半参加了维新革命的长州人的血液”。另外,在成名作《罗生门》出版纪念庆祝会上,他曾写下“本是山中人”的字句交给主办人。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体内流淌着生父新原敏三的血液吧。

芥川继承了生父野性的血液,却又不得不过着节制、压抑的生活。与吉田的恋爱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任性”、自我实现的尝试。可以说,芥川那被封闭的、似欲喷薄而出的生命活力,对义仲的渴望,在下人的行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老婆子代表的世俗想法是丑陋的。站在淳朴的年轻人的角度,老婆子的说法只不过是借口,是伪善,他要抗争。同时,他也必须和自己内省的道德进行抗争。剥下老婆子的衣服这一行为,既是对老婆子的反抗,又是对自己的反抗。芥川在虚构的世界中,将自己从世俗伦理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所谓“愉快”,就是指自我解放得到的愉悦。

5.奔赴新生活

作为养子长大成人、压抑着自己的芥川,流淌着野性血液的“本是山中人”的芥川,羡慕义仲的芥川,因失恋认识到旧道德旧秩序丑陋、人类丑陋的芥川,希望写一篇“尽量脱离现实”“尽可能愉快的小说”。在现实世界中和家人妥协的芥川,通过剥去老婆子的衣服、将老婆子踢倒等行为,实现了自我解放。当然,不可能再次回到被旧秩序束缚的世界。因此,下人必然会奔赴新生活。

“黑洞洞的夜,谁也不知道。”这段描写给人黑夜英雄的印象。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到一个朝着目标奋进的、充满自信的年轻人的形象。

再读“罗生门”,悲伤的情绪居然消失了。现今世界中,充斥着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的父母、冠冕堂皇地干着违法勾当的干部。只要人类存在,自私自利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年轻人不应该被爱、被伦理道德束缚,应该忠实于自己,用自己的双脚走向未来。这或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注 释:

①毛利家文庫.

②葛巻义敏.日本文学アルバム6芥川龍之介,1954.

③森启介,芥川龍之介の父,1974.

④1915年3月9日写给恒藤的书信.

⑤1915年5月13日写给井川恭的书信.

⑥あの頃の自分のこと.

⑦或阿呆の一生.

⑧写给小穴隆一的遗书.

[1]芥川龙之介.羅生門·鼻·芋粥·偸盗.岩波书店,2002,10,16,(1).

[2]岩井宽.芥川龍之介 芸術と病理.株式会社金刚出版,1978,6,1,(3).

[3]吉田精一.芥川龍之介Ⅰ.(株)桜楓社,1979,11,12,(1).

[4]东乡克美.佇立する芥川龍之介.大正文学論.有精堂出版株式会社,1981,2,20,(1).

[5]驹尺喜美.芥川龍之介の世界.财团法人法政大学出版局1982,7,30,(5).

猜你喜欢
姨母吉田老婆子
亲密无间
姨母生前没有遗嘱,她的财产如何继承?
怀念我的姨母
跳动的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