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抗菌药

2011-03-25 01:59李大庆
人人健康 2011年6期
关键词:消炎药广谱抗炎药

李大庆

日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显示,79.4%的人有自备抗菌药物的习惯,75.4%的人或家人有炎症或感冒发烧时,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实际上,很多人对“炎症”并不了解。把消炎药和抗菌药划上了等号,严重影响自身健康。除此之外,还导致滥用抗菌药的情况,要正确区分抗菌药与消炎药需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消炎药及其应用

消炎药是百姓对抗感染药的俗称。很多医生,为了使患者明白,在向患者解释的时候通常也沿用这一通俗称。真正意义上的“消炎药”,在学术上常称为“抗炎药”。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医学上专业的解释是机体对于外界某些刺激引发的一种防御反应,当机体受到刺激后,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引起某组织或器官的炎症,通常可出现局部组织或器官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消炎药是指能够抑制致炎物质(非细菌性)产生或释放的药物,其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甾体类抗炎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等。他们可抑制人体内致炎物质的产生或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红、肿、热、痛。对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纤维组织炎等无菌性炎症有良好消炎止痛效果;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也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其退热作用可使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消炎药只治疗非感染性炎症。对于其他非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时,需选擇“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而达到治疗炎症的目的,但这类药物口服时副作用较大,患者不能自行购买和应用,必须应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抗菌药及其作用

抗菌药也称抗菌素,指的是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菌药是临床上不可缺少而又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以及中成药黄连素、穿心莲等。他们能够抑制或杀灭引发炎症的病原性细菌,从而消除炎症和治愈疾病。

抗菌素用于微生物感染,当机体发生微生物感染后,体内也会产生免疫反应,除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外,通常也会有发烧等情况,血液化验检查也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超过10.0×109/L),这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对病毒感染、无菌性炎症则无能为力。所以,不问“炎症”缘由而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感冒药或退烧药使用不仅是浪费,还会引发诸多不良后果。

应用抗菌药要看作用部位

不同的抗菌药功效和特性都是不同的,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感染部位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抗菌药。如肺部感染的药物,同样是抗菌药,有些药物是不能进入呼吸系统的;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则要选择经泌尿系统排泄的药物。另外,全身用药未必好过局部,如有个小伤口或是流鼻血、患结膜炎等,可以局部使用抗菌药,如使用外用的涂抹、或喷剂、软膏等。局部用药的浓度更高、效果更好。

窄谱未必不如广谱

在很多患者的观念里,都认为广谱抗菌药针对的细菌更多,因此更“强大”。其实,窄谱抗菌药只对一种或少数细菌有活性,广谱抗菌药可对两种或较多细菌有活性,超广谱抗菌药可对多种或大多数细菌有活性。如果是比较轻的感染,或者是明确了细菌的感染,能用窄谱的就别用广谱的,能用一种抗菌药解决问题的就别使用两种抗菌药。如果还不知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可以先用广谱抗菌药控制住病情,再做细菌培养,等明确了感染的细菌再使用针对性更强的窄谱抗菌药。

使用抗菌药要遵守疗程

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时,一是依从性差,二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感觉自己的疾病症状消失了,就自行停药了,有的看自己病情又反复了,重新用上了抗菌药,还有的患者使用了两天某种抗菌药,觉得没效果,就换用其他的抗菌药,使用两天还是感觉没效果,就又换药,这些做法最容易产生耐药菌。抗菌药一般的疗程是7天。如果用够疗程后效果还不好,可以遵医嘱换药或者考虑联合用药。

猜你喜欢
消炎药广谱抗炎药
半条被子(四)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