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贵在通阳

2011-04-01 03:1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癌病通阳癌毒

,*,,

(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3.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肿瘤科,广西 南宁 530011)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中医方面,有学者[1-2]认为应从癌毒论治,有学者[3-5]从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温阳[6-7]等方面论治,方法之多,尚未统一。笔者根据研读经典及随师出诊临证体验,认为治癌贵在通阳。

1 通阳的含义

通者,通透、透达之意;阳者,从气血层面分,则为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通阳即通达阳气,使阳气通达人体上下内外,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如环无端。《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灵枢·脉度》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藏府,外濡腠理。”由此可见,人体内阳气布运正常对人体的重要性,郑寿全《医理真传》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如若因外感或因内伤致有形实邪阻滞经脉,阳气运行不畅,脏腑气化失常则变生疾病,固认为阳气宜通,《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且应放在治疗的首位。《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何谓神?何谓机?《灵枢·小针解》曰“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2 癌病治疗与通阳的关系

癌病属中医“积聚”“ 瘕”“岩”“失荣”“石疽”等范畴,癌肿的形成,寒凝、气滞、瘀血、痰浊、癌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局部属实证。《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叶天士认为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积即为癌病,由此可见精血、津液有赖于阳气推动,阳气不足则脏腑功能衰弱,津液精血停滞,阳气虚复又易遭受寒邪侵犯,日久有形 瘕形成。而实邪客于脉中,亦引起气不通,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固卒然而痛”,若“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癌毒,乃内生之毒,《中藏经·论痈疽疮肿》曰“夫痈疡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则生矣”。肿瘤的发生非独气血蕴滞而致,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这一内在原因。可见,通达郁遏之阳气,在肿瘤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3 通阳的方法

通阳的方法众多,如辛热通阳、利湿通阳、清透通阳、攻下通阳、通降胃腑法等。然通阳又非限于温阳一法,所用之药有辛热温通阳气之味,亦有淡渗利湿之味,更有辛润苦降之味。只要能起通经脉调气血作用的均可作为通阳药物的选择。如《医学真传·心腹痛》曰:“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癌病之作,虚实夹杂,以整体元气虚,局部邪实为特征,治疗应攻补兼施,必无留血,急取而诛之。《血证论·瘀血》有云:“ 之为病,总是气与血胶葛而成,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元恶大墩,万无姑容。即虚人久积,不便攻治者,亦宜攻补兼施,以求克敌”。固治疗癌病时通阳应贯始终,早期可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攻补兼施,晚期可以扶正为主,缓攻为宜。癌病通阳法主要包括有:清透通阳、以毒攻毒、辛淡通阳、攻下通阳及通降胃腑。

3.1 清透通阳 因大病之人,经年病久,正气已祛,久积耗气伤血成毒,癌毒为阴毒,重阴必阳,化热化火。治疗癌毒,通其阳气,若用辛热之品,恐助虐为纣,反增阳遏之势,临床应选用清透通阳之品为主。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桑叶、菊花、金银花、薄荷、通草、竹叶等通过开鬼门,透热转气,使毒热从体表排出。

3.2 以毒攻毒 清透之品起暂缓郁阳之热,然癌毒之势,耗气伤阴,可累及五脏六腑,攻毒务在及时,常用药物如全蝎、蜈蚣、斑蝥、蟾蜍、土鳖虫、水蛭、壁虎、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芫花、大戟等。在使用攻毒药的同时,强调应顾护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3.3 辛淡通阳 叶天士《温热论》曰:“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湿热留恋,气化郁阻,应用分消宣化之法,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从膀胱而去,阴霾湿浊因此而消,热邪自透,阳气得通。方如五苓散、猪苓汤,临床上出现胸腹水,或因肝癌肝硬化引起四肢水肿可用此法。

3.4 攻下通阳 《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可选用丹参、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然癌肿实邪,已成坚挺之形,恐草木之品性柔力弱,应选性善走窜之动物药,如炮穿山甲、鳖甲、蛤蚧、全蝎等以破血逐瘀消 。《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以“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或“籍体阴用阳,入阴出阳”之药散结消肿。

3.5 通降胃腑法 《儒门事亲·凡在下皆可下》云“陈去而肠胃洁, 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癌病之治,贵在通阳,而通阳之治,贵在邪有出路,若因寒或因热或因虚或因实而至邪垢难祛,肠腑不通,陈积郁久化热,阻遏气血,耗气伤阴,反增病情,治宜明其寒热虚实,通腑泄浊。寒积里实用大黄附子汤,脾约便秘用麻子仁丸,湿热下注用承气辈。

4 结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固不施”。阳气通达后,五脏元真通畅,六脉匀平,九候若一,“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纵观通阳之法,因势利导,总的原则为使阴邪动,阳气通,“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如此,阴阳交通和合,五脏六腑,各司其所属,则耗散之气自敛,邪不能害,抑制癌毒的扩散。治癌贵在通阳,邪去脏腑元气通畅,气血化生正常,则元气渐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癌毒得以固摄,癌病得以控制。

[1]张金峰.凌昌全癌毒学说运用经验[J].中医杂志,2008,49(8):693-700.

[2]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869.

[3]郭仁清.从痰毒瘀辨治胃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87-88.

[4]李冬云,陈信义,侯丽,等.从痰瘀论治难治性白血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65-367.

[5]高静东,张民庆.食管癌从痰瘀论治[J].四川中医,2006,24(2):39-40.

[6]陈玉超,刘沈林.浅谈扶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5,25(3):13-15.

[7]薛雪.温阳法辨治肿瘤的思考[J].吉林中医药,2011,31(3):201-203.

猜你喜欢
癌病通阳癌毒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蓝莓根癌病的发生与防治
湿温病“通阳”治法探究
樱桃引种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优质护理对于癌病患者恶心呕吐缓解的临床意义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通阳中药的特点及分类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滋肾通阳活血方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