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与地铁运营保障

2011-04-01 08:35应名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路网

应名洪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103,上海∥董事长)

上海世博会与地铁运营保障

应名洪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103,上海∥董事长)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下了多项世博历史新记录。世博期间上海地铁网络的单日客流创出了754.8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从路网运能、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3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地铁保障世博会交通的情况。从事先研判预测、多种运行图应对、增加备车及时调度等7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上海地铁应对大客流的主要措施。结合世博会前地铁网络建设发展的经验,提出上海在新一轮地铁网络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好5方面的问题,以使上海的地铁网络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不断完善提高。

上海地铁;世博会;大客流应对措施;地铁网络发展

Author's addressShanghai Shentong Metro Co.,Ltd.,201103,Shanghai,China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刚刚落幕。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上海先后经历了8年筹备和184天的展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世博交通的重要保障力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地铁”)也经受了考验和磨练,交出了合格的答卷。上海地铁在世博交通保障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网络建设和线网运营经验,这些经验将有助于上海地铁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地铁运营工作的有序组织。

1 上海世博会及交通情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闭幕。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创下了世博历史许多新的记录。一是“展览规模之最”:选址在市中心的滨江地区占地5.28万m2;共有246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参展,打破了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保持的177个参展国家和组织的纪录。二是“参观游客之最”: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海内外7308万人次参观,平均每天40万人次,刷新了大阪世博会6422万人次的世界纪录,成为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三是“举办活动之最”:上海世博会期间共举办了61场高峰或公众论坛;1200个中外演出团体演出22900场,平均每天演出100场;同时还接待了101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贵宾。四是“志愿服务之最”: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共有8万名志愿者,园区外还有200万名城市志愿者;全市设置了1000个志愿者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服务。自5月1日开园以来,上海世博会先后克服了梅雨、持续高温、台风潮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经受住最高一天入园参观103万人次超大客流的考验,总体运行平稳、顺利、有序。境外媒体在报道上海世博会成功的同时,纷纷感叹中国作为重大活动组织方显示出的强大组织能力。

面对这么大的活动规模,长达184天的超长会期,而且会址又选择在市中心,对于城市交通保障是个巨大考验。世博期间全市公交出行总量大幅攀升,95%的世博游客选用公共交通。其中地铁承担客流最多,超过总客流的40%;其余依次为团队包车、地面公交、出租车、自驾车和慢行方式。据统计,世博期间上海地铁路网共运送乘客超过10.5亿人次,日均580万人次,同比日均客流增幅超过56%。由于世博交通运营准备充分,尤其是充分发挥了地铁等集约交通的骨干优势,从而在整个世博期间,全市没有采取任何交通限行措施,城市交通运行平稳有序,部分地面交通状况还略有改善,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评价。

2 上海地铁保障世博交通的情况

举办世博会,既给上海地铁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是网络化运营刚刚起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在探索磨合阶段;而世博保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又必须确保网络始终安全可靠运行。二是世博保障周期长,在184天里,6条涉博线路运营都要延长至凌晨;此外设备保驾、跟车随检、双岗司机等措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三是员工队伍新,集团员工平均年龄29岁,在28岁以下的比例为65%,世博保障任务对一线员工队伍素质是个严峻考验。四是设施设备新,世博期间全网有40%的线路和车站投运不到半年,设施设备运行还处于不稳定期,对确保系统可靠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上海地铁重点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路网运能保障

经过连续5年多的高强度建设,上海地铁在世博会前通车线路共12条(含世博专用线),总长度428 km,车站280座。其中,有5条线路、12座车站直接服务世博园区;另1条世博专用线、3座车站在园区内承担内部交通功能。在网络运输能力上,全路网配属列车419列,计2589辆;全路网高断面的最大运力达到35.8万人次/h,为世博交通出行提供基础性保障。世博期间,12条运营线路中,单日客流超130万人次的 2条、超50万人次的有 7条;车站日客流超过10万人次的有19座。由于路网总体运能充足,有力保障了高负荷的客运需求。

2.2 安全防范保障

为确保安全受控,上海地铁从3月1日起实施安全保卫措施,设置了4道防线:一是车站出入口由武警或平安志愿者执勤;二是在519个车站进口闸机处配备通道式X光检测仪,共6560名安检员进行安全检查,共安检5.6亿人次,收缴各类危险品5.6万件;三是在车站站厅和站台配备保安人员、武警和消防战士,建立巡检制度;四是全路网车站和车厢安装共26000个摄像头进行安全监控。

2.3 运营服务保障

一是加强指挥协调:集团建立指挥机构,党政领导分工负责6个专项工作组;同时分线包干负责重点枢纽和涉博车站,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完善应对方案:制定并实施1套总体保障方案和包括线网运营组织、设备维护、应急抢修等专项工作在内的6大类工作方案;各车站还联合消防、公安共同针对世博因素制定了“一站一预案”。三是强化执行考核:通过建立各专业协调工作机制,以及开展安全质量、窗口服务、环境整治等五类考核评比,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经过世博运营的考验与锻炼,上海地铁网络化运营能力显著增强,得到了世博会组委会和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在10月24日世博会客流突破7000万人次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打电话向上海地铁干部职工表示慰问,高度评价了世博会期间上海地铁运营的优异表现,称赞地铁为世博运营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应对世博大客流的主要措施

在整个世博运行过程中,世博单日客流共有24次超过50万人,其中3次突破了80万,对城市交通,尤其是对地铁网络形成大客流的冲击。对此,上海地铁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3.1 事先研判预测

本次世博会历经春夏秋三季,其中汛期、高温、暑假等影响游客出行的季节性因素众多;同时,会场横跨浦江两岸,共设有8个地面出入口、1个地铁出入口、4个园外水门和3个园内水门,进出客流的分布情况复杂。而按照国际展览局对世博会游览客流调节的惯例,不能采取时间和空间的客流调节控制手段,这就给客流交通组织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上海地铁专门设立预判研究小组,每天根据世博局发布的次日预测客流及客流在各出入口分布情况、次日地铁路网运行工况特点、路网客流的变化趋势等,综合分析研判次日地铁客流分布值,应变而变,来制定次日各线路运营组织方案、运营设施设备的保驾等级、地铁运营信息的发布重点、枢纽车站的客流引导策略等,有效提高路网运行组织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3.2 多种运行图应对

根据地铁路网客流和世博客流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采取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不断调整运行图,保证运能运力。整个世博会期间,上海地铁先后更换了4整套全网络运营组织方案,更新列车运行图76张,并及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交路组织,以及灵活折返、跳停等多种方式,满足高峰客流、突发客流的需求。

3.3 增加备车及时调度

为缓解大客流,采取事先在重点区段存车线、附近场站存放备车的方式,根据现场实际客流情况或者预测分析趋势,及时开行备车疏解客流。最高峰时,300多列计划运行列车、52列备用列车全运力投放,满足超大客流需要。6个月时间里,共加开临时载客列车6000余列次,其中涉博线路加开了5000列次。

3.4 强化现场保驾配置

确保运营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应对大客流的关键。上海地铁设置了五级预警和三级保驾制度。全网络第一级保驾对应为极端情况,第二级对应为市内大型活动等重大事件,第三级对应为世博期间正常状态。三个保驾等级均设置了不同的跟车保驾、现场值守、总调驻勤、人员调配等措施。世博期间,共启用一级保驾14天、二级保驾34天、三级保驾136天,总计参与专业保驾人次达41.7万。其中,包括阿尔斯通、西门子、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15家主要供应商的员工以厂商志愿者方式参与保驾共计12万人次。同时,全路网组建了车辆起覆、道岔抢修、线路抢修、触网抢修、隧道结构堵漏抢险队等6支专业应急队伍,设置21个区域性应急抢修点,确保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3.5 重点车站分时限流

为应对大客流突发的情况,针对路网客流异常、园区客流爆满、线路突发故障等不同因素,尝试推行主动限流手段。世博前,上海地铁在所有重点车站的入口处都设置限流围栏,一旦发生线路故障或车站内人流过于密集,及时采取主动缓流、限流甚至于封站措施,确保车站站台运营安全和整个路网的平稳运行。在分析6、8号线等超载率较高的运营线路客流基础上,对线路中影响最大,且出行目的站较为集中的个别“瓶颈”车站进行计划性定时限流,引导该站周边乘客错峰出行,或选择免费公交直达专线的方式,缓解该区间的高峰断面客流压力。同时,运营单位建立了与驻站武警和公安的联动工作机制,在世博超大客流等特殊情况下,及时协调警力维持重点站的客流秩序,强化限流措施,引导客流走向。

3.6 “1+6”信息告知系统

地铁作为大容量的集约化交通方式,一旦路网客流异常,首要的是用网络化手段来疏解网络拥堵节点。本着这样的思路,上海地铁在世博前抓紧建成“1+6”的运营信息系统。即:1个路网客流动态采集分析平台加上6个信息发布渠道,主要包括列车和车站的PIS(游客信息显示系统)视频终端及LED(发光二级管)显示屏、上海电视台的地铁直播、交通广播电台、公交和楼宇的移动电视、社会及地铁官方网站、微博及手机短信等,通过“1+6”系统,多渠道地及时对乘客或出行人群发布列车拥挤、限流、故障等信息,主动引导外部客流与网络内部客流的有序流动和分布,并在世博期间多次突发大客流及线路故障的情况下发挥了显著作用。

3.7 志愿者增援队伍

为应对大客流挑战,上海地铁把志愿者作为现场服务保障的重要补充力量。志愿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常态化工作志愿者,每天有高峰时段在地铁车站服务的社会文明志愿者、维护车站候车秩序的党员先锋行动志愿者、城市站点志愿者、车站出入口全天候值守的平安志愿者、地铁专业保障志愿者等,共6大类每天约6000人次;另一类为应急增援志愿者,由上海地铁集团机关干部、非运营单位、有一定经验的社会志愿者骨干组成了一支增援预备队伍。在超大客流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及时组织增援队伍到相关运营现场进行客流疏导、进出口闸机与自动售票机辅助服务、问路咨询等,减轻现场运营服务保障压力。

据统计,世博期间地铁全网共有16次刷新单日客流的最高纪录。其中,5月21日首破600万人次大关;时隔4个月一举突破700万人次大关;而此后仅过了21天,在10月22日当天又突破750万大关,达到最高峰的754.8万人次。由于各项应对措施有效落实,整个世博期间路网运营保持平稳有序。

4 对地铁网络建设发展的思考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地铁又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根据上海市政府近日明确的网络建设计划,到2012年将建成500 km、2015年超过600 km的地铁网络。在总结上一轮上海地铁网络建设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地铁将重点关注和把握好5个方面的问题,以使上海的地铁网络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不断完善提高。

4.1 社会影响的源头控制问题

经历了上一轮高强度的网络建设,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维稳问题也逐渐显现。一类是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的工程动拆迁、管线搬迁和交通调整、施工阶段的噪声及污染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边市民的生活;还有一类是运营后逐渐暴露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线路穿越街坊,以及部分车站出入口和风井靠近居民区等,为长期运营埋下了噪声扰民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的隐患,目前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维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缓解上述维稳矛盾,必须高度重视控制社会影响的源头因素。重点需要在下一阶段项目前期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前期设计与规划控制,制定最为合理的线路走向和最佳的工程方案,减少对居民街坊的穿越,降低环境影响的涉及面与程度,最大程度上缩小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4.2 网络换乘枢纽锚固的优化问题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有多座3线及3线以上的大型换乘枢纽,规划中的多座大型换乘枢纽也将在以后陆续实施。大型换乘枢纽在通过锚固网络吸引大量客流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工程实施比较困难、车站客流和客运组织较难、应急疏散较复杂等问题。在后期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枢纽锚固实施模式以及枢纽客运组织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通过规划调整,适当减少多线集中一点或者多线相对集中的锚固模式,代替以多线之间两两换乘的枢纽规划模式,更利于降低换乘枢纽工程建设风险和运营风险;同时,深化换乘枢纽的客流流向分析,设计换乘设施和方式,优化枢纽客运组织,确保换乘客流的便捷换乘,有效提升网络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3 规划线路延伸后客运强度问题

地方政府鉴于本地区区域发展以及与中心城区加强联系的考虑,不断要求轨道交通线路向郊区延伸,造成单条线路里程越来越长。这样地铁承担了本应是市郊铁路的服务功能,产生了延伸段潮汐客流现象明显、单边客流现象突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全线的客运强度,造成投资成本与客运效益难以平衡,也不利于线路运营效率的提升。在下一阶段需要重点明确线路的功能定位,确定不同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在客流量较少、客运效益较低、客流培育期较长的区域,重点明确线路延伸的必要性和建设时序,实现线路的客运功能与客运效益的协调平衡。

4.4 系统规模与建设标准问题

运营线路目前高峰时段普遍拥挤,部分线路满载率甚至达到150%左右,乘客舒适度严重下降,凸现出系统规模与建设标准的问题。在下一阶段发展中,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客流增长的网络化效应,确定系统规模时,充分进行6节或8节地铁A型车的适应能力分析,尽量避免有些线路采用小型车带来的拥挤问题的再次出现。同时,在建设标准方面,充分结合灵活运营需求,丰富配线功能设置,完善站台宽度、扶梯配置标准和数量等,为运营组织预留调整空间,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客流出行需求。

4.5 新线初期运能的配置问题

上海轨道交通以网络化理念为指导,初步形成了网络化运营格局,网络服务水平与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但部分先建线路的运营初期服务水平问题较为突出。新建线路一般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按照初期运营需要配置车辆,由于初期开行密度要求较低,导致多条新建线路在运营初期的车辆配置数量明显滞后于客流增长速度,造成多条线路车厢的拥挤情况较为严重。对此,需要在下一阶段,结合2008年国家建设部和发改委出版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规定,按照初期高峰时段开行密度不小于12对/h的要求配置车辆,有效提升运营初期的服务水平,缓解运营初期轨道交通线路的拥挤现象。

Shanghai World Expo and Metro Operation Assurance

Ying Minghong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broke many Expo records in history,and the single day's passenger flow of Shanghai metro network achieved the highest record of 7548000 person/time during the Expo.This paper introduces metro operation assurance of the Expo from 3 aspects:transportation capability,security measurements and operational service,describes in detail the main measures taken against the large passenger flow in metro,including the preliminary forecast,multiple running charts,increase in cars,timely dispatches,and so on.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Shanghai metro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Expo,this paper discusses 5 key problems in the new round of Shanghai metro network development,which will further improve this network.

Shanghai metro;World Expo;measures against large passenger flow;development of metro network

U 231+.92

2010-12-06)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路网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十年磨剑,世博再出发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世博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