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机井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1-04-01 09:27宋秀宏贾国华孙兰华
地下水 2011年4期
关键词:井管机井聊城市

宋秀宏,贾国华,孙兰华

(1.山东省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61;2.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局,山东 聊城 252061)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8个县(市区)。截止到2009年底,聊城市总人口58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4.2万人,占83%,全市耕地面积848.6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机井是聊城市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是我市农业灌溉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加强黄河水量调控,引黄量越来越有限,特别是极端旱情频发的情况下,机井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确保作物长势和农业丰收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机井建设和管理,对于完善灌溉工程体系,夯实农业供水安全基础,实现水利工作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1 机井建设情况

聊城市的机井建设始于60年代,四十多年来,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浅入深,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波浪式渐进发展的历程。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量减少,引黄水量受限等原因,我市在实践中确立了“以井保丰,引河补源,井灌河灌双配套”的治水思路,把机井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拥有机井111 152眼(其中:中、深井2 083眼),配套机井110 359眼,井灌面积644万亩(其中:纯井灌面积2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全年地下水开采量为8.86亿 m3(其中:农业用水5.8亿 m3)。机井已成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供水安全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滞缓

近年来,机井建设资金国家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地方财政和集体也未能投入适当的“酵母”资金,引领作用没有发挥,机井建设资金基本上全靠农民自筹,负担太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机井建设相对比较缓慢,2003~2010年八年期间全市新建机井17 116眼,与报废机井基本持平,部分县甚至出现负增长。

2.2 续建措施不到位,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现有机井中,约60%的机井建于1998年以前,15年以上的机井也占到40%,机井正常使用寿命为15年左右,部分机井面临着淘汰、报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建井规划难以落到实处,大部分机井到了老化失修、难以为继的状态。

2.3 重引黄轻井灌,建管意识不长远

近年来东部引黄灌区的干部群众,对“以井保丰,引河补源,井河并用”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一些地方由于等靠引黄水思想严重,加之引黄水费征收政策还不尽完善,导致重河灌轻井灌、弃井现象依然存在。许多机井常年弃之不用,有的损坏,有的埋在地下找不到,干旱之际群众盼天无雨,望河断流,切实感受到机井的重要,临时修井、找井、建井,虽应急解决了部分地块的抗旱浇地,但大面积耕地未能适时种植,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

2.4 规划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县市之间、乡镇之间、村庄之间、地块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引黄灌区机井密度相对较小,纯井灌区机井密度越来越大。如东阿县的铜城镇,全镇虽然平均86亩耕地一眼机井,但是机井密度最小的张道口村却达到平均260多亩耕地一眼机井;西部高亢井灌区的冠县,机井密度越来越大,平均不足50亩地一眼机井,但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仍有缺井地块。兰沃乡平均47亩耕地一眼机井,机井密度最大的大焦庄村平均25亩耕地一眼机井。因此,按规划建井,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井灌覆盖全市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2.5 管护措施不到位,工程损毁严重

全市现有机井中,仍有一部分机井无井台、井盖,无保护设施。抽水机具配置不合理,不能按照以井配泵、以泵配机的原则进行。选泵流量过大时,井壁进水流速过大而导致机井大量涌砂,缩短机井寿命;选泵流量过小时,机井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引黄灌区,有的将井口埋在地下,上面种植农作物,有的井口变成一个大坑,用时现找,不仅效益很难发挥,而且易造成机井淤淀过大。西部井灌区,有的在农田灌溉时直接将水泵座落在没有井台的井管上,造成井管严重损坏。

3 建议和措施

3.1 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机井建设面广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将机井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在国家补助资金的使用上,可以采取补物不补钱,选择定点优秀井管生产厂补助制造优质井管,凡井位符合规划布局的新建机井,售给低价优质井管,科学增打新井,合理更新病次机井。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全市机井建设任务要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切实贯彻执行机井建设发展规划,坚持按规划建设高标准优质机井,对不按规划乱打井的要严格加以控制。东部引黄灌区,要强化开采地下水,坚持井灌河灌并重,积极发展井灌,充分开发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既可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防涝除碱,又可弥补黄水之不及,确保农作物稳产高产。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重点在缺井地块增打机井。不断提高井灌能力,减少对引黄的依赖性,达到井河灌溉双保险。西部高亢井灌区,重点搞好更新井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田间工程配套及机井的维修和管理,推广发展节水型农业,大力发展地下输水管道,达到减少渗漏、节约用水和增加井灌效益、延长机井使用寿命的目的。

3.3 坚持建管并重,提高配套标准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机井建好、管好可用十几年,管不好也可能当年报废,因此加强机井管理,对提高机井效益,延长机井寿命,促进机井建设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工程管理上,解决重建轻管,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用无人管的弊端。要提高工程质量标准,改变工程质量差、标准低的问题,在努力完成新建机井任务的同时,尽快提高现有机井工程的配套标准,逐步达到“四个一,五个有、一个小”的井灌区标准。“四个一”即一井(布局合理)、一机、一泵、一个专人管理;“五个有”即:有管理班子,有管理制度,有井台,有井盖(或井房)、有完整的节水灌溉体系(或地下管道);“一个小”即田间土地平整,实行小畦灌溉。

3.4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努力探索新机制

一是改革机井建设的投入机制,转变过去单靠国家、靠集体的思想,采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的办法,解决机井建设所需资金。二是改革机井管理使用制度,把以集体管理为主转换为以农户管理为主,强化农户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机井工程的水转换为商品水,彻底改变“大锅水”现象。三是尝试新建和改制机井发放确权证,以便保护机井拥有者的权力,调动群众投资建井的积极性,形成建、管、用一条龙服务。

3.5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建井质量

加强质量监督是提高成井质量,促进机井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对凿井施工质量监督必须更加认真严格,应将凿井施工质量监督作为抓好机井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切实重视支持凿井施工管理员的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凿井施工管理员,工作中要严把“七关”:一是新建井位关,要使新建机井井位符合规划,严格控制机井密度;二是技术资质关,严禁无技术资质证书的凿井队、井管生产厂施工经营;三是单井设计关,严格认真审查凿井队提出的单井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四是建井材料关,认真测验所用井管、砾料等材料是否合格;五是施工工艺关;六是成井验收关,达不到成井质量标准的不予验收;七是资料整理关,要努力做到所辖范围内的机井技术资料翔实,数据齐全、准确。机井建设是一项严格地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操作,严格把关,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成井质量。

4 结语

机井是我市重要的农田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尤其是当今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干旱气候现象也越发频繁,再加上可引用水源严重短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搞好机井建设。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有利于机井工程建设、管理和增加效益为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充分调动机井管理者、使用者的积极性,搞好机井工程的管护,充分发挥和提高机井效益,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井管机井聊城市
深基坑施工中不明井管风险处置技术应用实践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护秋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只要白钢井管的“傻”老头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螺杆钻进技术在长段未固结井管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