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动态

2011-04-02 00:48
低温与特气 2011年3期
关键词:林德销售收入燃料电池

工业气体巨头首季利润大增

得益于化工、电子、制造和金属材料等终端市场需求强劲增长,最近全球工业气体巨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法液空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至 35亿欧元 (51亿美元)。公司旗下工业气体和服务部门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1%,至32亿欧元,其中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8%,而来自发展中地区的销售收入同比暴增30%。

普莱克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17%,至3.98亿美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1%,至 27亿美元。公司所有地区业务的销售收入均出现了增长,盈利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双双增长以及生产率提高。

德国工业气体巨头林德公司第一季度实现税后利润同比增长 42%,至 3.03亿欧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5%,至 3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19%,至 7.61亿欧元。第一季度林德公司旗下工业气体部门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16%,至 7.27亿欧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至 27亿欧元。林德公司表示,这些数据反映出了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出现经济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林德旗下工程部门第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2%,至 6200万欧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至 5.91亿欧元。

工业气体巨头纷纷投资亚洲

受亚洲地区工业气体市场快速增长的刺激,法液空、林德和普莱克斯等工业气体巨头纷纷抛出亚洲市场投资计划。

法液空近日表示公司将投资逾 2200万欧元(约合 3200万美元)在菲律宾内湖省的卡兰巴(Calamba Premiere)工业园区新建和运营一套空气分离装置,计划 2012年年底前试运行,生产氮气以及超过 200 t/d的液态气体 (主要是氧气和氮气),以满足当地高科技生产商不断增长的需求。韩国三星电机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三星电机菲律宾公司 (SEMPHIL),已经与法液空签署了一项工业气体长期供应合约。

普莱克斯印度公司也宣布,将在印度贾姆谢德布尔新建和运营一套空气分离装置,预计 201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设计日均生产130 t气态氧和65 t气态氮。印度最大、全球第二大电线和钢索生产商 Usha Martin公司已经授予普莱克斯印度公司一份氧气和氮气的供应合同。

德国林德公司表示,公司旗下 MOX-林德工业气体子公司已经开启了位于马来西亚巴西古当一套投资达 6700万美元的空气分离装置。该装置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空气分离装置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南部地区唯一一套商用工业气体装置,日均生产逾 500 t的气体和液体。

全球首套 CO2制甲醇装置中试成功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 100 t/a二氧化碳(CO2)制甲醇中试装置自 2009年建成至今,已获得了一年的有效运行数据。与当前热议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相比,这项技术不存在安全性风险,由于产品为液体运输,不用像封存时要保持注入压力,成本相对较低,不但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还能节省购买碳排放权费用。

目前氢气制备过程和成本控制是二氧化碳制甲醇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业内专家指出,能否获得取自非化石能源的廉价氢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工艺的经济性。

据了解,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有机化学家乔治 A◦奥拉曾提出,甲醇经济可作为应对油气时代过后能源问题的一条解决途径。据悉,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KIST)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也曾经进行过二氧化碳转化甲醇的工艺开发。

美国开发出不需贵金属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需要贵金属的新型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有望解决氢燃料电池推广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使氢燃料电池从个人设备到汽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该新型碳 -铁 -钴催化剂通过加热聚苯胺、铁、钴盐生成,不含贵金属铂,但几乎与铂催化剂一样有效耐用。使用该催化剂的燃料电池能有效地将氢气和氧气变成水,而不会产生大量不需要的过氧化氢。大量过氧化氢的产生会使燃料电池的产出能量减少 50%,同时还可能破坏燃料电池的膜。通常情况下,由非贵金属制备的类似催化剂容易在高度酸性情况下降解,但这种新型催化剂却能保持稳定。与铂催化剂相比,新型催化剂的成本还极低。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新催化剂使氢燃料电池的能量更高、效率更高且寿命更长,且能让电池在不断充放电的过程中损耗更小。

研究团队下一步工作是更好地理解碳 -铁 -钴催化剂的工作机制,以帮助改进此类催化剂的效率和寿命。

加拿大卑诗省拟兴建第一座氢能厂

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宣布,将拨款 87万加元,支持 HTEC公司兴建本省第一座生产液态氢气能源的工厂,预计 18个月后投产时的日产量可达1.2万 t,足够驱动 1500辆使用氢气燃料电池的家庭用车或 50辆公共汽车行驶,不仅可满足本省目前的市场需求,还可作为模范项目向世界推广。

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2010年,欧洲太阳能光伏设备市场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 80%。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欧洲光伏产品需求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当前欧洲很多国家正在考虑调整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资助,业界对上网电价政策未来走向存在担忧。6月 6日,德国政府撤出了原定于 2012年 3月的一次性补贴削减计划的提案。对于家庭等太阳能发电用户,德国政府还提供高于市场价的上网收购电价,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信心。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报告,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有能力为全球提供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有专家预测,随着欧洲补贴政策日益明朗化,核电加速退出清洁能源市场以及可能出台更多的鼓励光伏发电的优惠政策,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设备需求预计增长 30%~50%,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欧洲地区。同时,很多欧洲公司开始向诸如中国这样的具有太阳能发展潜力的市场转移。FirstSloar已与中国电力国家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太阳能市场。正是基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判断,未来五年通用电器将在太阳能技术与商业化方面投入 6亿美元。此外,2011年 4月,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以 13.7亿美元购买美国 SunPower股份,预示着传统能源企业开始进军太阳能市场。

LG化学公司投资 4.55亿美元建设多晶硅装置

LG化学公司近日宣布,将投资 4910亿韩元(4.55亿美元)在韩国丽水建设其第一套多晶硅装置,该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装置的产能为 5000 t/a,于 2011年 7月投建,预计于 2013年底建成。

其他一些韩国公司也正在建设多晶硅装置。

前 DC化学公司、现 OCI公司于 2011年 5月宣布投资 1.8万亿韩元,在韩国北 Jeolla省的Saemangeum工业联合设施建设第 5套多晶硅装置,生产能力为 2.4万 t/a,于 2011年下半年投建,预计于 2013年 12月建成。建成后将使 OCI公司总的多晶硅生产能力达 8.6万 t/a,成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

韩华化学公司于 2011年 4月宣布计划在韩国建设多晶硅装置,该装置将位于丽水,定于 2013年 7月建成,投资将为 1万亿韩元,生产能力为1万 t/a。

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助力 CCS项目

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近日宣布与瓦莱罗能源公司和 Denbury Onshore公司签署协议,实施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亚瑟港的碳捕集与封存 (CCS)项目计划。空气产品公司捕集的二氧化碳将输送至 Denbury Onshore公司供其在驱油过程中使用,预计 2012年年末开始供气。

据悉,空气产品公司将设计、建造并运行一座先进的系统,用于捕集位于亚瑟港的瓦莱罗炼油厂的两台甲烷蒸汽重整器 (SMR)的二氧化碳。空气产品公司将对其二氧化碳脱除技术进行改良,以满足 SMR的需求。改造后生产的氢气,供应给空气产品公司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氢气管网上的炼油厂客户,以制造更清洁的运输燃料。每年捕集的二氧化碳约 100万 t,经空气产品公司纯化后再通过管道输送至 Denbury Onshore公司,以满足其在得州的驱油项目的用气需求。

猜你喜欢
林德销售收入燃料电池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推动林德知识的形成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
陕西法士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