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华北地块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课题成果丰富

2011-04-02 20:17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岛弧成矿作用造山

973项目“华北地块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课题成果丰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 973项目“华北地块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课题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结题验收, 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 成果报告被评为优秀。该课题以理清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重要地质事件序列与成矿事件序列、查明金属巨量堆积与大陆边缘演化阶段的耦合关系为目标, 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

在近5年的研究过程中, 赵越研究员团队共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 36篇, 中文核心11篇), 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 硕士研究生6人, 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 锻炼和培养了年轻人才, 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题组取得主要进展有: 1.确定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中期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 为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成因及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2.识别出华北地台北缘晚古生代—三叠纪期间钼(铜)的成矿事件, 该期成矿作用在时空分布及成因上与同时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这一认识将对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估和勘查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确认了白乃庙岛弧岩带内存在早古生代岛弧背景的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445 Ma), 早古生代岛弧背景的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的发现对于拓展华北北缘铜钼成矿作用的类型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4.确认华北地块北缘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 内蒙古隆起并非长期发育的古隆起。

本刊编辑部 采编

猜你喜欢
岛弧成矿作用造山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柴达木盆地北缘造山型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伊豆-博宁-马里亚纳岛弧地壳厚度分布及其对岩浆活动的指示
东天山帕尔塔格西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青海多彩铜多金属矿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岛弧环境的限定
内蒙古额济纳旗独龙包钼矿成矿作用研究
西藏尼木地区仁钦则铜钨矿点的成矿作用分析及构造意义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