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

2011-04-03 03:12张文华
对外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碳能源经济

张文华

(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大同037006)

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类工业化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曾经提出两种增长战略,一是零增长战略,二是“增长优先,先污染后治理”战略。是选择放缓经济增长速度,甚至否定人类创造的历史文明止步不前,还是积极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替代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面对这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笔者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首先,气候变暖是由于大量的高碳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CO2破坏了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引发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将会给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重大变革。

其次,就目前现状而言,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要想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和有效途径。因此,我国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要素及重要特征

发展低碳经济有三大关键要素,一是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二是有计划地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加大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三是逐步改变大众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实现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经济性。低碳经济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又不应以降低人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为代价;二是技术性。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现状及重点措施

(一)我国现有资源条件、能源利用及对策

煤多油少气不足,这就是我国现有的资源状况。针对我国目前现状来看,首先要调整对能源的开发、使用结构,减少对含碳量最高的煤炭的有效需求;其次,加大对石油、天然气有效利用的同时加大对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无碳或清洁能源的利用,只有促进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多样化,才能有效降低对煤炭和石油两种高碳能源的高度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另外,实现低碳发展必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强度下降的空间还很大,1980—2000年20年间,我国的能源强度平均每年下降0.52,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只有提高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发展。还有,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提高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重,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性因素及产业结构调整

走低碳发展道路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技术水平差别很大,有限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是客观现实,这是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

为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吸收,从而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为我国的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也可以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进一步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带动我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低碳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同等规模或总的经济条件下,在产业结构不同的情况下碳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农业及服务业中,单位产值的消耗能源大大低于建筑业、工业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业。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产业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有其发展的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发展低碳经济重点是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步伐。

(三)发展低碳经济,国家政策导向及培育社会低碳理念至关重要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现状看,实现低碳发展,从国家政策层面及倡导社会公众低碳理念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国家要发挥政策限制和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在城市规划与项目审批时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因素,形成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以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和大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制定财税政策时,要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及税率,利用这些措施引导企业与社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次,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大力推广低碳理念,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选用节能保温材料,推广节能灯具及电器,有效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在交通运输中,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也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从而形成节约高效、人车和谐的道路体系,有效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遏制奢侈浪费同样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的行为,部分人的非理性消费是以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为代价的,奢侈浪费行为必然导致能源的更多消耗,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应该加大力度予以谴责和遏制。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只有全社会树立起公众的低碳生活理念,形成浓厚的低碳消费氛围,才有助于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共同保护环境和巩固发展成效。

以上是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层面提出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发展低碳经济是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以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无疑有悖于经济发展的本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每个公民都应当从自身做起,比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吃饭,家里多种养一些绿色植物不仅有利于吸收室内二氧化碳,也能愉悦心情。生活中多一点留意,多一份用心,关爱自己,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2]杨明钦.美国经济危机的复兴与应用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关系[J].中国能源,2009(4).

[3]熊良琼,吴刚.世界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比较分析及对我国启示[J].中国能源,2009(6).

猜你喜欢
高碳能源经济
经济增长与高碳排放脱钩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