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

2011-04-03 03:12
对外经贸 2011年12期
关键词:伊春市资源型林业

杨 昭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林业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提高了林业资源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年来林木资源的连续开发利用,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这些林业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展危机。因此,如何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林业资源型城市21个,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18%。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林业资源型城市9个,其中伊春市最具有代表性。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腹地,属于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素有“红松故乡”、“祖国林都”之称。截至2009年,全市共有林地面积318.7万公顷,覆被率为83.4%,活立木总蓄积2.496亿立方米,为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全国惟一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其森林类型是以阔叶及混交为主,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杨、椴、桦、榆等,藤条灌木遍布林业施业区。

近年来,伊春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战略定位,致力探索构建国有林区以生态建设为基点、以林权改革为先导、以经济转型为路径、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色能源、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建材及矿产开发、木材精深加工等接续替代产业。

2010年,伊春市生产总值实现20240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81.8%,“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4150万元,同比增长11.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82597万元,同比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17275万元,同比增长10.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31.3:36.8:31.9调整为30.3:39.3:30.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0.5%、59.3%和20.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592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9%。

二、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基础薄弱

伊春市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林木资源,多年以来一直以木材采运行业为主体,各种加工产业也绝大多数依托于木材生存。2010年,伊春市林业工业产品产值占黑龙江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木材采运和林产工业产值仍居全市各类工业的首位,森工企业职工总人数为111811人。随着可以采伐的林木资源的锐减,木材采运的规模将进一步缩减,林产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社会保障能力不足,就业压力大

伊春市是国家森林工业的老基地,职工队伍严重老化,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仅森工企业离退休的职工人数就多达7.7万人,占全部伊春市在职职工人数的39.7%。目前职工的很多社会保险需要企业支付,就企业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讲很难承担,导致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缴纳负担过重。由于木材产量的逐年递减,使森林工业企业的富余职工比例达到42%,大约有10.4万人需要转岗安置,而每年产生的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力近3万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已经成为影响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

(三)城市转型资金紧张

伊春市地处偏远山区,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国境线对面是经济欠发达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市场范围小、信息不流畅、经济流量少等特点。伊春市的国有企业大多是依靠主导资源,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划拨,改革开放后,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逐渐转变为依靠银行。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发展,除这一渠道外,其余能力非常有限。森林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重育轻伐保护措施的实施,导致伊春市财力薄弱,资金紧缺,使经济转型面临很多困难。

(四)人才资源匮乏

制约伊春市转型和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才资源的匮乏。1.教育基础薄弱。由于伊春市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导致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很难培养出高层次人才,满足不了城市发展及城市转型的人才需求。2.职工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大多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技能单一,职工的文化层次偏低,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伊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于伊春市的交通及信息相对落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工作条件较为恶劣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这些条件很难对高层次人才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导致人才外流的现象严重。

三、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旅游是对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一个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成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动力。森林生态旅游是以主动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以及地理优势为吸引物的自然生态之旅。因此,在发展上必须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

伊春市林业资源税费及价格体系长期没有得到理顺以及存在林权体制僵化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体制的影响,因而林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与林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些问题需要有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以及配套的相关政策作为保障。解决伊春市的现有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应针对林木资源的过度开采提供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扶持机制,通过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价格机制、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拓宽金融筹资渠道

伊春市的经济转型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在财税政策大力支持的基础上,应该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地筹措资金。例如,可以通过财政融资、商业银行融资、资本市场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专项资金,主要应用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等方面,设立专门机构监管专项资金,保证资金到位,并合理利用。

(四)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人才是实现伊春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转型的关键,因此应充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1.加强对管理、法律、外语、金融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2.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其个人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使下岗工人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实现下岗再就业,并鼓励自主创业。3.营造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对引进的高级人才,在职务、工资、住房、工作环境、亲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并对有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

[1]丁郁,刘晶梅,梅杰.关于伊春林区实施经济转型的探讨[J].中国造纸学报,2004(19):533-535.

[2]博金霞,白世秀.林业投融资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9(3):116-119.

[3]刘剑平,吴跃红,陈松岭.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6):150-152.

[4]张传辉,张汉巍.我国林业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森林工程,2006(11):60-62.

猜你喜欢
伊春市资源型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land produces
伊春市“6.26”涉爆案件处置过程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黑龙江省伊春市牛奶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