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肿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1-04-08 20:37杨晓峰综述夏德林审校
海南医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牙源颌骨开窗

杨晓峰,王 昊,陈 一 综述;夏德林 审校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的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可根据组织来源和发病部位而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1],其中常见的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其生长缺乏自限性,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颌骨破坏,甚至造成严重的颌骨畸形,压迫周围组织。临床上大多数颌骨囊肿的治疗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刮治,一次性彻底摘除囊肿;对于大型颌骨囊肿,有时行颌骨切除术。而刮治手术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或造成临近组织损伤,颌骨切除术损伤更大,严重影响颌骨的外形和功能[2-3]。因此,学者们不断做出新的尝试,研究探索更多的治疗方法。

1 颌骨囊肿的形成机制及表现

颌骨囊肿的生长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颌骨内存在的残留上皮,在适宜的条件下恢复生发能力,形成囊肿。囊肿形成后上皮组织受到渗透压力的影响,内皮组织不断坏死,致使囊腔内渗透压增高,流体静压增高,压迫囊膜向周围组织扩展,同时囊肿不断扩大又引起外周骨质的压缩性吸收[4]。其X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透明阴影,边界清晰,可见骨白线[5]。含牙囊肿及角化囊肿可见囊内含牙,也可见牙胚或已萌出的牙齿移位。

2 颌骨囊肿的治疗

2.1 治疗方法

2.1.1 刮治术 根据囊肿部位及波及范围选择口内或口外切口,充分显露术野,翻转黏骨膜瓣,去除囊肿表面骨质,彻底刮除囊壁。为防止复发,可在刮除囊壁后用石碳酸或硝酸银等腐蚀剂涂抹骨创。囊肿波及的牙一并拔除,可保留者行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波及上颌窦者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1]。

2.1.2 开窗减压术 减压术(Decompression)也称袋形术(Marsupializatio),英文中未完全区分[6]。20世纪70年代Wine等[7]首先应用于下颌骨囊肿的治疗。手术切口位于口内,在囊肿表面骨质最薄处开窗或拔出上方患牙,冲洗囊腔,取局部囊壁送病检。碘仿纱条填充,一周后抽出纱条放置囊肿塞,每日患者自行冲洗囊腔。每个月复诊照片,观察囊肿缩小情况,择期二次手术刮除囊肿。减压术的治疗机制为平衡囊壁内外压力,使囊壁骨吸收因素消除或减少,囊肿衬里上皮发生改变,达到缩小囊肿、引导骨质重建的效果[8]。

2.1.3 负压吸引术 为缩短治疗时间和提高疗效,蒋自强等[9]将减压术进行了改进,采用负压吸引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首先,局麻下拔除患牙或在囊肿唇颊侧行梯形切口,翻瓣,开窗,取局部囊壁送病检。在囊肿膨隆最突出的颊侧前庭沟处或牙槽窝处安放吸引管,用结扎钢丝固定于邻近牙齿上,以免松脱,严密缝合切口。术后第3天将吸引管与负压吸引球连接并保持负压 50~6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2个月复诊临床检查及照相,摄曲面断层片,根据囊肿缩小的情况,于2~6个月后行囊肿刮治术。此方法的治疗机制为降低囊壁内压力,促进囊壁外成骨。此外,在消除颌骨囊肿的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治疗,如根管治疗、带蒂颊脂垫充填术消除或缩小上颌骨囊肿术后遗留骨性死腔[10]、自体骨膜移植促进创腔愈合等[11]。

2.2 不同大小、部位及年龄颌骨囊肿的分类治疗

2.2.1 小型囊肿 直径在0.5 cm内的根尖囊肿可行单纯根管治疗。非根尖囊肿行刮治术可一次手术彻底根除病变。

2.2.2 中型颌骨囊肿

2.2.2.1 邻近无重要组织 王琳[12]对1~4 cm的中型颌骨囊肿进行刮治术治疗。囊腔内有牙根尖暴露,但该牙能保留者行根管治疗和根尖切除术;与上颌窦穿通者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随访1~5年,85例中型颌骨囊肿成功83例,失败2例。术中骨缺损可同期植入羟基磷灰石等,能及时充填骨缺损,又避免了常规手术的多次换药[13],同时表面覆盖医用胶原膜(GTR)可引导骨再生[14]。

2.2.2.2 邻近上颌窦、鼻腔或下牙槽神经管等 邻近上颌窦、鼻腔、下颌管等重要组织者可行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开窗后囊肿向心性缩小,部分病例的病变范围集中在开窗区[15],从而降低了损伤邻近组织的风险。此外,有研究提示,经过开窗减压、长期囊腔冲洗后,角化囊肿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特征可能发生改变,囊壁内子囊减少[16],从而降低了复发率。

2.2.3 大型颌骨囊肿 大型颌骨囊肿伴畸形者适用负压吸引术联合二期刮治治疗。蒋自强等[9]选取大型颌骨囊性病变14例行囊腔负压吸引术,术后1~2个月面部畸形完全消除;术后2、6个月囊肿体积减小的百分率分别为50.9%和88.1%;术后2、6个月新生骨平均厚度分别为2.6 mm和4.84 mm。多数研究显示也可行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蒋自强等[9]进行负压吸引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角化囊肿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使颌骨囊肿在2~6个月内减小,开窗减压术2、6个月囊肿减小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17.6%和45.3%;负压吸引术2、6个月囊肿减小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48.7%和87.6%;且负压吸引术组新生骨厚度明显大于减压术组。

2.2.4 替牙期颌骨囊肿 替牙期颌骨囊肿具有其特殊性,因囊肿常波及多个恒牙胚或将其挤压移位,传统的囊肿刮治术易导致恒牙胚脱落或损伤,影响恒牙萌出,并因此产生咬牙合功能、美学和心理等问题[17],因此宜选择开窗减压术或负压吸引术联合二期刮治治疗。冯芝恩等[18]对28例4~12岁的儿童颌骨囊肿病例行囊肿上方乳牙拔除或颊侧翻瓣开窗术治疗。术后3个月观察,19例(67.86%)术后疗效评价为优,8例(28.57%)评价为良,1例(3.57%)评价为疗效差,总有效率为96.43%,与1年后的最终治愈率相同。儿童替牙列期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很好地起到了导萌、保留恒牙、去除囊肿的效果,术后3个月是疗效评价最佳时间。

3 颌骨囊肿治疗的研究趋势及展望

目前,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逐步多样化,对中小型颌骨囊肿可直接选择刮除术,亦可选择开窗减压术;对大型颌骨囊肿及替牙期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是目前符合生理、生物学原则和临床可行性高的治疗方法,但患者长期冲洗也存在诸多不便,且感染几率较大,难以消除面部较大畸形;负压吸引术联合二期刮治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使用的负压吸引装置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待改进。因此,医学工作者也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更多的探索颌骨囊肿的生长机制以及改进各种治疗装置等。葛巍立等[19]从病因学的角度入手,研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对牙源性颌骨囊肿骨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OPGL在颌骨囊肿上皮细胞中存在高表达,且强阳性表达的囊肿与阴性者体积差异显著。也有很多学者对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多种尝试,探索更便携美观的装置。颌骨囊肿未来的治疗将不仅满足于将囊肿摘除干净,更多追求的将是手术的低创性、功能保存的完整性以及美观的恢复。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5-260.

[2] 赵怡芳,王世平.下颌骨病理性骨折[J].口腔医学纵横,1996,12(1):25-27.

[3] Penna KJ,Himmelfarb R.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a large odontgenic keratocysts[J].Compend Contin Educ Dent,1997,l8(3):288-291.

[4] Stoelinga PJ.Long-term follow-up on keratocysts treated according to a defined protocol[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1,30(1):14-25.

[5] 徐 力,吕宝辉,杨建浩.102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X线影像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08,17(2):57.

[6] Pogrel MA.Decompression and marsupialization as a treatment for the odontogenic keratocysts[J].Oral Maxillofac Surg Clin North Am,2003,15:415-427.

[7] Wine WM,Welch JT,GravesRW.Marsupialization of a dentigerons cyst of the mandible:report of case[J].J Oral Surg,1971,29(10):742-745.

[8] Enislidis G,Fock N,Sulzbacher I,et a1.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Large cystic lesions of the mandible:a prosper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decompression[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4,42(6):546-550.

[9] 蒋自强,赵怡芳.负压吸引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1):13-15.

[10] 刘宇飞.颊脂垫在上颌骨囊肿骨腔充填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2):297.

[11] 万克林,周长友.自体骨膜移植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06,22(1):81-82.

[12] 王 琳.200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132.

[13] 李贵昌,赵广英,王双义.羟基磷灰石颗粒充填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31例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00,9(1):63-64.

[14] 翟 军,韩淑芬,翟元恩.羟基磷灰石+医用胶原膜在颌骨囊肿骨腔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5):725-726.

[15] 孙伟锋,张继刚.颌骨囊肿的开窗减压术[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24):52-53.

[16] August M,Faquin WC,Troulis MJ,et a1.Dedifferentation of odontorgenic keratocyst epithelium after cystdecompress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3,61(6):678-683.

[17] 赵怡芳,刘 冰,蒋自强.袋形术或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325-329.

[18] 冯芝恩,王稚英,黄克强,等.儿童混合牙列期牙源性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的疗效评价[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6):564-566.

[19] 葛巍立,谢志坚.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在牙源性颌骨囊肿中的表达[J].口腔医学,2005,25(2):103-105.

猜你喜欢
牙源颌骨开窗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突发鼻窦炎,竟是种牙“惹的祸”
不同方式开窗减压术在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疗效评估
周边型牙源性纤维瘤21例临床病理回顾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