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力公司坚强智能电网SWOT分析

2011-04-09 09:26刘跃新
河南电力 2011年3期
关键词:国家电网河南电网

刘跃新 王 璟

河南发展智能电网基础良好

综合分析省电力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外部因素,总体基础良好。

首先,省公司具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能力与发展基础。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省级电网企业中,省公司规模较大,河南电网也处于关键的枢纽位置。公司资产雄厚,固定资产总额位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四;售电量位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四,华中第一;公司市场占有率为99.462%,跨区跨省交易电量180亿千瓦时。河南电网是“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重要枢纽,华中“水火互济”的界面。在我国不断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过程中,河南电网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显现。

同时,省公司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2009年,公司在安全管理、电网运行、电网建设方面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同业对标综合评价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公司业绩考核排名第五位。公司多项专业水平属于国网第一方队,规划、基建、营销、生产等业务部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系统内科研、设计、电建、运行等单位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排名居于前列;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全面深化,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智能电网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从机构建设、管理机制、标准规范到宣传培训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从发电到用电的各环节均取得了大量建设成果和经验。公司各单位参建智能电网工作热情较高。

其次,河南电网具备建设、运行智能电网的网架基础和技术基础。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各网省公司正在“三统一”原则下开展智能电网工程实践,各省政府积极占领产业制高点,智能电网产业链条已具雏形,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将在增加公司营业品种、提高劳动效率、改善投资效率等方面带来机遇。河南电网主网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各级电网加速协调发展,500千伏“两纵四横”梯形主网架已形成,枢纽优势更加明显,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发展步伐加快,电源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省内规划的核电、风电、抽水蓄能项目等正在加紧实施。河南电网具有智能化技术基础,设计院在全国全寿命周期输电工程、500千伏长春南智能变电站中荣获设计竞赛一等奖;公司许多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奖,优质工程率列国家电网公司第二位;公司状态检修工作持续保持国网前列水平;公司“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推广应用”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并获省政府资金支持。从220千伏以上变电站通信、自动化技术条件上看,河南电网发展无人值守站基础好。

再次,建设智能电网的外部条件良好。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将带来电量持续增长。河南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经济发展快,城市化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预计将带来公司20年以上电量持续增长。省政府转型意识逐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整体加速,地方政府正在筹备建立河南省智能电网产业联盟。河南省智能电网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等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力较强,同时,电工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加工正由沿海向内地转移,智能化装备产业链条较为完备。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问题分析

1.公司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河南地区经济竞争力不强,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工业用电量比重大,用电结构单一;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小,能源支撑后劲不足,政府节能减排工作压力大;公司购售电价差低导致盈利空间小,省公司购售电价差增量在全国倒数第四;电网资产利用效率不高,主要资产如线路和变压器利用率偏低;公司营业品种单一。

目前,公司营业品种尚不能适应智能电网发展带来的衍生业务;创新能力有限,领先技术领域不多;管理水平尚有提升空间;公司员工规模大,劳动生产率低;公司信息化分析能力弱,面向公司决策层的信息化辅助决策体系尚未建立。

2.电网发展存在的劣势与问题

河南电网仍属于成长期,抵御风险能力低,电网安全生产风险依然存在(主要断面存在电磁环网,部分厂站短路电流超限,电网协调发展任务重)。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电网建设带来压力,配(农)网供需矛盾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河南属于火电装机比例较高的省份(火电90%以上),新能源装机比例过低。

智能电网将给公司带来巨变

在对省公司现状与河南电网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对公司与河南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1.强壮电网,完善网架,提高安全运行水平。利用智能电网建设机遇,通过应用智能设备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利用电力电子、在线监测、状态检修技术改善线路运行状况,使网架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电网抵御风险能力。

2.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通过智能化的在线检测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完善网络结构,提高现有线路断面的通流容量;充分利用已有变电容量,提高变电设备负载率;减少增量投入,推广智能需求侧管理和双向互动服务,对重要客户实现定制电力等有针对性的服务,改变用户用电习惯,缓解峰谷差距,从而实现电网资产利用效率及电网投资效益的提高。

3.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柔性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智能调度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主网故障快速恢复能力,利用配电自动化、智能用电技术,实现配网自愈、互动能力,提高各级电网供电可靠性。

4.促进企业形态转变。通过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公司将从单一输电售电电力公司,转变到经营范围将涉及通讯信息、能源补给、企业能源咨询、物联网等领域的能源信息综合企业。

5.丰富公司营业品种。抓住智能电网全面建设机遇,在电动汽车、光纤入户、物联网平台、电网衍生(增值)服务方面增加营业品种。

6.减人增效,改善结构性人力资源短缺,提高新增项目的智能化比重。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变电站无人值班率;电网设备集中在线状态监测的应用,可提高设备状态检修水平,减少设备检修费用与人员数量;利用智能巡线,减少巡检人工总量。

7.提高公司经营决策水平。通过加深信息基础建设和提高系统实用化应用水平,实现各类信息融合与共享,从而改变公司管理决策方式,使凭经验分析决策,改变成全面信息化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分析决策。

8.整体效应体现公司软实力。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智能化项目设计、建设、应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公司技术、管理队伍,同时也提高了公司技术储备水平,增强了公司软实力。

猜你喜欢
国家电网河南电网
穿越电网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实业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分公司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