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1-04-10 06:38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7期
关键词:石坝易发山洪

□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关于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的几点思考

□潘盛洲(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公共产品,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因此,在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水利的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想到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积极运用传感技术和传感网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集信息获取、数据传输与处理、智能决策于一身的新兴传感技术和传感网,在防灾减灾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积极运用传感网防灾减灾,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水情监测方面,我国水文站网大部分分布在较大河流和大型水库,而中小河流站点极少,特别是在山洪灾害多发区,捕捉突发性暴雨山洪第一手实测信息的能力更差。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

有关研究表明,防灾减灾传感网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远远小于由于灾害预警预报不及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救灾重建费用。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应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尽快推广普及传感技术和传感网在预防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方面的应用。应在科学规划、合力布局、改造原有网站和建设新网站齐头并进的基础上,增加传感网建设投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快建设进度,推动我国科技防灾减灾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时,应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相关职责,增加人力、技术、管理等方面专项经费,以保障传感观测站点的日常维护和传感网的运行质量。

二是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加快建设蓄水滞洪石坝来预防和减小山洪危害。我国相当多的山区都是山洪灾害易发区。在夏季暴雨时期,由于雨量大、下得急,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在山沟里形成洪水,顺着陡峭的山势倾泻而下,对居住在山下流域内的村庄和居民形成很大威胁。预防和减小这种突发山洪危害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设蓄水滞洪石坝。这种石坝既可以建在山沟的中部,也可以建在山沟的下半部,具体地点应根据山势、沟壑形状而定。石坝必须筑得结实牢固,经得起山洪的冲击,并在石坝的底部留有适当大小的空洞,以供洪水下泄。这样石坝实际上起到了缓冲山洪的作用,使山洪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从而给下游地区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为预防和减小突发山洪可能造成的损失,从现在开始,应该由公共财政出资,在全国山洪灾害易发地区普遍建设这种蓄水滞洪石坝,因为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我们完全有能力承担这种石坝的建设成本。

三是一种个人的想法,设想通过建设大型蓄水防洪设施,把南方汛期洪水引流到北方缺水地区。每年汛期,我国南方大水浩渺,我国北方却普遍缺水,有的地区甚至极度缺水。如果能够建立一些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在汛期南方水量充沛之时,把南方洪水引流到北方的缺水地区和湖泊、河流中去,一方面可以减轻南方江河下游地区的防灾减灾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转自2011年3月22日《中国水利报》)

猜你喜欢
石坝易发山洪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优雅地表达
基于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的土石坝变形反分析方法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遭遇暴雨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湖北省山洪沟治理思路浅析
“慧图杯”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