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转型的中俄科技合作

2011-04-11 15:02陆南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俄俄罗斯科技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北京 100836)

基于经济转型的中俄科技合作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北京 100836)

中俄两国都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等三大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而中俄科技合作具有较大潜力。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两国科技领域的合作,以利于加速两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中国;俄罗斯;经济转型;科技合作

一、中俄经济转型的迫切性

中国在经济改革的相当一个时期,并没有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至 20世纪 90年代初才提出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以能源消耗为例,我国单位 GDP能耗是世界水平的 2.2倍、美国的 4.3倍、德国和法国的 7.7倍、日本的 11.5倍。中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拉动经济增长不能片面地通过加速出口增长来实现,而必须走扩大内需为主的道路,此次金融危机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当下,中国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改革的主线。在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中国居民消费率 1952年为 69%,1978年降为45%,2008年进一步降至 35.3%。而 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率为 70.1%、印度为 54.7%,目前世界上居民消费率大体在 50%上下,而中国只有 35%的水平。

不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企业规模结构等。

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都离不开深化改革,必须有体制机制性做保证。正如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0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指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2009年 11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出的国情咨文报告,正式提出俄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与目标。他提出的现代化是“需要全方位的现代化”的概念。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将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我们将创造一个有智慧的、自由的和负责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以取代领袖思考决定一切的宗法式社会。”其中,经济现代化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俄罗斯经济转型已有 19年。在此期间,俄罗斯经历了叶利钦与普京时期,后进入“梅普”时期,或者说后普京时期;出现过严重的经济转型危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不同阶段;先后发生两次大的金融危机,即 1998年与 2008年开始的、现正在应对的危机。对俄经济转型值得研究与总结的问题甚多,本文仅就其经济现代化问题谈点看法。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迫切性突出表现在: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未能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苏联经济质量与效率低以及高浪费问题由来已久,直至 1991年苏联解体,其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其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应该说,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苏联经济的脆弱性,亦是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竞争中被击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梅德韦杰夫总统在《前进,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大部分企业的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得可耻。这还不是很糟糕。最糟糕的是,企业经理、工程师和官员们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低效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问题。”2010年 1月13日,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会长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在一次会上讲道:“俄罗斯每生产一吨钢,要比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多消耗两倍的电力,每生产 1吨化肥要比阿拉伯国家多耗费 5倍的电力。”

至于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独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资源出口型向以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但并未取得多大进展,梅德韦杰夫总统指出:“20年激烈的改革也没有让我们的国家从熟悉的原料依赖中摆脱出来。”“简单的依靠原料出口来换取成品的习惯导致了经济长期的落后。”他还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应不应该把初级的原材料经济……带到我们的未来?”目前,俄罗斯能源等原材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 80%左右,高科技产品出口不仅数量少而且呈逐年下降态势。俄罗斯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这也将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笔者认为,研究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不能仅局限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问题,而应该深入研究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俄罗斯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我们在研究俄罗斯经济转型问题时,对不少问题产生了疑问:譬如,俄罗斯先是出现严重经济转型危机后来又出现快速增长,现在又面临严重经济滑坡,2009年俄罗斯GDP下降 7.9%,它与转型或体制改革究竟是什么关系,体制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俄罗斯经济起多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又譬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依赖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苏联时期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是阻碍其经济由粗放转向集约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是人们的共识。但俄转型 19年来,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依然是高消耗、低效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再譬如,此次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缘何特别严重?当然,还可以提出不少类似的问题。鉴于上述的思考,笔者认为,当今在研究经济转型问题时,必须深入探讨以上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重要问题。这三个问题困扰着俄罗斯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亦是其实现经济现代化必须面临的问题。

不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一再强调俄罗斯现代化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经济必须从当前的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普京在其离任前的 2008年 2月 8日提出的《关于俄罗斯到 2020年的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

第一,经济实行创新型发展。普京强调,这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创新发展的速度必须从根本上超过我们今天所有的速度”[1]。

第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普京认为,“要过渡到创新发展道路上去,首先就要大规模地对人的资本进行投资”[1]。为此,俄罗斯计划用于教育与医疗卫生的预算支出占 GDP的比重分别由 2006年的4.6%、3.0%增加到 2020年的 5.5%~6.0%、6.5%~7.0%。同时,普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要为科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强调要着力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第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因为这是“知识经济”的领航员。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主要是:航空航天、造船业和能源动力、信息、医疗和其他高新技术。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普京在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应当首先与技术更新联系起来。因此,新阶段的税收改革将致力于支持创新”。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更加强调俄罗斯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迫切性。

第五,要为实现现代化调整外交政策。2010年 7月召开的俄驻外使节会议的主题是:“保护国家利益与促进国家全面现代化。”强调俄外交要突出寻求能为俄罗斯提供相应技术发展和为国产高科技产品走向地区和国际市场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实现上述转变的必要性十分明显,但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俄罗斯现代发展研究所所长伊戈尔·尤尔根斯指出,俄罗斯“现代化、摒弃原料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过于缓慢”。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难以摆脱能源等原材料部门,必然使俄罗斯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难度加大。

二、中俄科技合作的进展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与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本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与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具有较大潜力。

作为中俄经贸关系一个重要内容的科技合作,在俄罗斯独立执政后,一直是两国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1992年 12月 28日,中俄签署的第一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就有以下条款:“双方将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包括基础和应用科技及其成果推广,扩大科技信息交流,增加双方优先发展领域的合作项目,促进实施有第三国参加的共同计划。双方应促进中国和俄罗斯组织科技所、高等院校、科研生产联合体和公司间建立直接的科技联系。”1994年 9月 3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强调指出:“积极探讨经贸合作有前景的新领域,制定并实施科技领域的长期合作规划。”1996年 4月 25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谈到双边关系时指出:“双方将注重生产科技领域重大项目的合作,认为这是提高双边合作的水平和档次的重要途径之一。双方认为,能源、机器制造、航空、航天、农业、交通、高科技应成为重大项目合作的优先领域。双方将根据自己的潜力,在开发保障各个领域科技进步中有所突破的新技术方面相互协作,以利于两国人民并造福于国际社会。”在以后的各个时期,两国政府与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或者会谈时,在谈及巩固与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往往都强调发展与提升经贸关系的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双方又特别强调科技合作的重要性。这表明科技合作在巩固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科技合作促进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作用将日益提高。

近二十年来,中俄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合作内容十分广泛,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化,合作层次也呈多元化。科技合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苏联解体后,随着两国关系正常化,中俄于 1992年 12月 16日签订了《中俄政府科技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中俄两国成立了部长级科技合作委员会。此后,中俄每年召开例会,并商签了大量政府间的合作项目。随后,1995年两国各自建立了中俄科技和高科技中心协会,成立该协会的主要意图是:利用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与发挥俄罗斯的科技优势并吸引国际资本,以促进中俄两国各自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6年 4月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特别强调加强两国科技合作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合作,1997年 6月,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内设立了科技合作分委员会,它的任务是从政府层面分析两国之间的科技合作状况、研究有关推动双边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确定新的合作领域与有关机制,以统一协调与管理科技合作工作。中俄两国还在科技分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中俄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工作小组》,并采取措施支持两国间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科技园区推广科技成果。1998年 12月中俄创立了《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使中俄科技合作重点转向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商品化及进入国际领域。之后,2001年创建了中俄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与《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2002年中俄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在莫斯科创建第一个中俄科技园。在建立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过程中,1999年中俄双方还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权力分配议定书》。2001年 11月,两国商定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与俄罗斯联邦科技部关于在创新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为了推动中俄科技合作,中国一些省市还建立了对俄科技合作的专门机构和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如黑龙江省成立了对俄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山东省建立了与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无锡市成立了对俄工作小组,哈尔滨市成立了对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武汉市成立了中俄科教合作中心等。各地还陆续建立了各级对俄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如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中心、中俄科技交流中心、俄罗斯技术转化中心等机构。

为了使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使其产业化,中俄通过努力还相继建立了“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中俄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中俄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北京)、“中俄合作研发中心”(镇江)、“中俄联合实验室”(巨化)、“中俄高科技联合实验室”(大连)、“中俄 SHS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武汉)等联合研究机构。沈阳工业学院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将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市建立联合科研中心[2]7。

(二)多层次、多领域与多方式的科技合作架构已形成

从科技合作层次来看,中俄两国已形成了政府间、地区间、企业间、科研院所、高校间以及行业协会间的合作。中俄之间除了官方机构之间的科技合作外,还有较为灵活的民间合作,它对推动两国科技合作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从科技合作的领域来看,涉及内容十分丰富,科技分委会确定的优先合作研究领域主要有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新材料与机电等,中俄两国有关部门还在核能、航空、航天、电信、船舶、电力、环保、新工艺、生物制药、地质、农业、医学、食品工业、天文等领域进行了合作。这几年,中俄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的合作呈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中国继续向俄罗斯购买武器装备,二是中国希望逐步向中俄联合研制与共同开发新型武器的方向发展。

从科技合作的方式来看,近几年来,除了通过技术贸易相互引进技术、购买技术设备与专利技术等传统的科技合作方式外,与中俄两国关系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其他一些合作方式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方式主要有:

第一,两国建立联合科技中心,以使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部门,实现产业化。

第二,共同建立科技网站,以交流科技信息,相互介绍科技产品与有关资料。现已相继建立了《中俄科技经济合作网》、《中俄科技贸易网》与《哈尔滨国际科技合作网》,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信息、人才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评估、筛选,并向企业推荐,以及提供服务等[2]7-8。

第三,建立科技园区。国际上建立科技园区始于 20世纪 50年代初。1990年,苏联国家教委出台并实施了《建立和发展科技园区纲要》。随后科技园区开始建立,1993年已建立 43个科技园区。90年代后期,俄罗斯的一百多家科技园区发生了沉淀与分化过程,到 2000年末,俄罗斯能够正常运行的科技园区只剩下约 60家,入驻这些科技园的高科技企业有 1 000多家。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引进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也建立了不少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有 50多个。俄方一直将中方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视为重要合作伙伴。目前,江苏省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与俄罗斯萨马拉州已签订合作共建常州中俄科技合作创业园协议书。2002年,中国科技部和俄罗斯工业科技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在莫斯科建设中俄科技园议定书,据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八达集团公司和莫斯科动力学院科技园分别作为中俄两国的承建单位,负责实施中俄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营。2003年 10月,中俄科技园在莫斯科正式挂牌。随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八达集团公司建设并运营的哈尔滨国际科技城也成为黑龙江省推进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的重点工程。目前,哈尔滨国际科技城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可以满足引进、孵化、产业化的全程需要。另外,在莫斯科建立的中俄科技园的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就进一步开展科学合作已达成意向协议,该协议明确在中俄科技园框架内优先发展中俄科技创新合作。

第四,双方通过互设研究基地方式进行合作。根据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学合作协定,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目前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该中心根据研究工作和互访学者的需要,采用了“双基地”的形式,即在位于伊尔库茨克的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分别建立研究基地。

中俄两所大学,即沈阳工业学院和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将在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市建立联合科研中心。双方计划在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目前,双方已达成共识,并开始建设联合科研中心。为此,中方将投资 1 000万元人民币,俄方则负责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联合科研中心将根据中方需要,结合俄方的技术优势,开发新材料以及生物工程、电子等领域的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此外,沈阳工业学院派往俄罗斯的专家还将与俄方共同开展基础科学方面的科研工作。

中国哈尔滨开发区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签订了互建中俄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各自提供孵化场所和政策服务支持,即中方主要提供资金,俄方主要提供技术,分别在哈尔滨开发区和新西伯利亚科技园进行科技项目孵化,进而推动中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双方合作范围涉及电子、新材料、新工艺、生物制药、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等技术项目。

实际上,中俄两国科技合作的其他一些方式也在发展,如通过建立合资企业以采取合作生产方式,达到科技合作的目的;通过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交流科技信息,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期间,双方共举办了 21场科技活动,2007年的俄罗斯“中国年”期间,双方举办了 29场科技活动;通过高层科技人员相互学习对方的科技成就;通过合办研究所共同研究新技术等,这些都是加强科技合作的有效途径。俄罗斯方面,特别感兴趣的是合作研制或联合生产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科技产品。

中俄科技合作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较大进展,但从国际范围来讲,目前两国的科技合作水平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机遇尚不适应,也起不到共同应对挑战的作用。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来讲,两国的科技合作远未起到兴贸的作用,也未成为发展经贸关系的突破口,更没有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外交部长伊凡诺夫认为,“现在,俄罗斯没有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形成上述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三、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针对目前中俄科技合作的现状,考虑到进一步发展这一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寻觅一些应对政策措施。

(一)双方应全面了解对方的科技水平

中方对俄罗斯科技水平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这是阻碍两国科技合作扩大的一个因素。笔者认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由科技部牵头成立俄罗斯科技问题课题研究组。该研究组可由政府有关部门官员、专家与企业家三方面的人士组成,其任务是对俄罗斯科技的各个领域进行具体分析。二是对俄罗斯科技政策与发展动态进行跟踪研究,及时和准确地掌握科技方面的新进展。三是对俄罗斯各科技部门的人才及其动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科技人才的流向以及他们在国外的工作、待遇情况,为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策提出建议。四是有计划地组织双方科技专家的学术交流,增加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更多了解俄罗斯科技情况创造有利条件。五是举行一些高水平、不同规模与类型的科技成果展览会,这对增进对俄罗斯科技的了解是十分有益的。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对俄罗斯科技合作的咨询工作。

从俄罗斯方面来说,也存在对中国科技全面了解与认识的问题。应该看到,在过去相当长历史时期,中俄科技合作更多的是单向合作,即主要是中国引进俄罗斯技术。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很多领域的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完全可以推向俄罗斯。据 2007年中国科技部提出的《中国科技实力报告》显示,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 3 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3]。另据 2008年 12月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1—2007年,日本占所有新提交的专利申请的 37%(居榜首)、美国占27%、中国占 12%。但从过去 5年新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来讲,日本年增长率已从 2%降至 -2.7%,美国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大约 13%~14%,而中国则从 26.%增至 34%。据此,该报告得出结论:“中国一定会在 2011年超过日本,在 2012年超过美国。”这就是说,2012年中国将成为头号专利大国。中国在一般民用科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自主产权,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目前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总产值达到 34 367亿元,对全部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15.5%。此外,中国还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质反应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

以上情况说明,中俄在科技合作方面存在互补性,问题是中国在努力引进俄罗斯高新技术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即把我国的且俄罗斯有需求的技术推出去。2009年 10月 12日普京总理访华,俄方对中国采用液化煤炭技术生产汽油与柴油技术,以及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技术表示出了极大兴趣,并对后者技术签署了两国合作谅解备忘录。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我们在前面谈到,缺乏既懂专业又懂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阻碍中俄科技合作深入发展的因素之一。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积极培养,这是毫无争议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笔者认为,莫斯科大学教授马斯洛夫在 2004年中俄经贸高层论坛上提出的建议值得我们参考,他的思路如下:推进中俄双方合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提高相互关系中的智力含量,即需要培养能为中俄经济和科技合作服务的大批专家。这些人才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对方国家的语言,而且还应熟知开展实业的形式、经营的道德准则,以及相互交往的传统和规定,掌握对方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大量知识。目前两国所培养的人才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很大差距。通晓中文的俄罗斯专家,如果不掌握其他科学知识,根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精通俄语的中国专家,如果没有其他专业知识,也没有能力进行业务洽谈。因此,马斯洛夫认为,互派的学生不仅仅是学语言,还需要学各种专业,首先是技术专业,这样才能为进一步发展双方科技交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鉴于上述考虑,马斯洛夫具体建议:创办中俄联合大学。他认为,在学习期间,中俄两国学生还可以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实施合作研究规划,完成中俄两国大型企业委托的项目。马斯洛夫也提出,要想创办类似的联合大学,应该首先签订政府间的协议。因为只有两个国家的高级会谈才能做出如此重要的决策,这将成为中俄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马斯洛夫教授强调指出,中俄双方今后的任务就是要拓宽双方合作的领域,唯如此才能保证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从交换学技术转向在科学中心和高校中联合承担科研项目,无疑将有助于中俄两国在不受第三国歧视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今天我们正在发展的科技和教育合作势必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这也是长期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斯洛夫教授的建议。关于合办联合大学的设想与建议,笔者认为培养中俄科技合作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办联合大学外,双方还可寻觅更多的途径与办法,最主要的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三)积极引进俄罗斯科技人才

在俄罗斯转轨初期,其科技人才大量流向国外,近几年来这一情况已大大缓解,但俄罗斯仍有一部分科技人才愿意到国外工作并发挥作用。中国引进俄罗斯科技人才渠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直接聘请、科研院所合作研究某个课题、合办研究所、讲学、合作开发研制某项科技产品与建立合资企业等。在引进俄罗斯科技人才时,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二是引进人员报酬水平应与其他国家大体相等;三是引进技术、项目尽可能与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进行;四是加强立法,人才引进、使用等都应遵守双方签订的协议,即双方应受法律的约束。

(四)中俄科技合作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建立风险基金,切实、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制定中期与长期科技合作规划,加强与扩大地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规范的积极发挥作用的中介和咨询机构,扩大新科技孵化基地与解决中俄双方科技信息网的对接等。另外,针对中俄科技合作与市场机制发育的情况,两国政府的作用应加强,特别是涉及一些重大项目的合作更需要取得双方政府的支持。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的科技分委员会应充分发挥统筹安排中俄科技合作的作用。

[1] 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77.

[2] 戚文海.中俄科技合作战略与对策[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实力报告[J].探索与争鸣,2008,(9).

F125

A

1007-4937(2011)01-0023-06

2010-10-10

陆南泉 (1933-),男,江苏江阴人,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陈淑华〕

猜你喜欢
中俄俄罗斯科技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科技在线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