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探讨

2011-04-12 09:32陈丽娴兰飞雁
时代农机 2011年9期
关键词:成本计算成本会计成本核算

陈丽娴,兰飞雁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成本会计是高校会计学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系统性强,操作性复杂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成本计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方法,达到对现代企业成本信息系统的初步了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学习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实践实习。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教学进行探讨。

1 成本会计的学科特点

(1)成本核算公式多,计算量大。成本会计涉及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虽然对于单个计算方法来说,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成本会计中同一个内容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很多,例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五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七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辅助方法等。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核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2)成本会计计算过程繁琐,数据资料较多。成本会计案例信息量大,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图表多,且表与表之间存在较多的勾稽关系。而目前很难找到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数的课本中案例条件与案例目标在一个表格中同时体现,并没有分开。如果老师不进行讲解说明,学生自学往往一头雾水。

(3)成本会计体系性强。成本会计与其它会计类课程不同,如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知识较散,反映的是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可能性。而成本会计课程前后联系得非常紧密,环环相扣。成本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进行编排的,先介绍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然后介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就像一颗一颗的珍珠。最后介绍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成本计算方法是前面各环节内容在不同企业的具体运用,不同企业生产类型不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不同。就像一条线,将前面的内容串成完美的珍珠项链。

通过学习成本计算方法可将前面各环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前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内容没有很好掌握,就无法正确计算出产品成本。成本会计的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内容,并能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否则只能事倍功半,无法胜任成本会计工作,不能提供有用的成本核算信息。

2 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存在弊端。会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导向。目前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上述方式不能再继续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研讨会、模拟教学、书面作业、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将被动地接受在课程体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能顺利胜任工作。

(2)教学设施不能将图表和计算衔接。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采用黑板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由于成本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编制大量表格和进行很多计算的特点,只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不能理解数据的来龙去脉和运算过程。相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受其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将成本表格画在黑板上进行讲解,钩稽关系无法在黑板上展现,同样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在高职院校,重视教师实践经验,非常强调“双师型”教师。然而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少了中间的企业工作经历。虽然这样的老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是不能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很难把理论知识和实务有机联系起来,不能贴近企业会计运行。

(4)学生成本会计实践经验有限。高职院校每学期加开了较多的模拟实训,以此来训练学生应对企业工作的能力,然而模拟实训与校外会计工作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是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难度,首先是:学生的教学秩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控制。因此相对于教师,反而宁可选择模拟实训。然后是:针对企业方财务的敏感问题,企业方考虑较多。不像其他专业,乐意与校方合作办学。

3 针对课程自身特点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

(1)构建人文课堂。教师应以完善学生发展为目标,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给学生自由发展的人文空间,理解、引导、启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学生逐渐变得“有灵性、有悟性、有见地、有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

(2)总结规律,以不变应万变。成本会计课程计算公式繁多,易于混淆,但老师可针对分配的规律,抓住分配的实质,总结出分配的通用公式,在整个成本会计课程中都适用。让学生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

(3)点面结合,从大局观成本会计。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其中所学的内容相互割裂,孤立的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会计教学工作中。成本会计教材中,前几章的内容是点,最后的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是面。也就是本文中提到的珍珠与珍珠项链的关系。避免学生只观局部,不看大局。应着手构建一系统的点面图。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由于成本会计核算需要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然而各企业成本核算不尽相同,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了解不同企业的不同核算情况。即使不能去企业的财务科进行校企合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组织学生到管理完善的工厂参观学习,让学生实地的接触产品,了解产品如何从原材料成为产成品。如果条件再不允许,老师也应该利用网络,搜集产品生产流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加以认识,增强责任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永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J].科教纵横,2010,(12).

[3]陶燕.关于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10,(6).

[4]周晓惠.成本会计教材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财会月刊,2010,(11).

猜你喜欢
成本计算成本会计成本核算
基于能耗分析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碳排放及成本计算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越性分析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论企业成本内控制度的建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基于项目嵌入式教学方法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浅议作业成本法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