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动漫的比较中看中国动漫的创作
——以《宝莲灯 》和《千与千寻》为例①

2011-04-12 19:15顾方哲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宫崎骏动漫动画

顾方哲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从中日动漫的比较中看中国动漫的创作
——以《宝莲灯 》和《千与千寻》为例①

顾方哲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被誉为全球经济朝阳产业的动漫产业,在当今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宝莲灯》与《千与千寻》作为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中日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和审美观。中国动漫缺少原创性,内容创新是束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市场化的今天,国产动漫应借鉴国外动画艺术的创作经验,提高动画艺术创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逐渐走向发展和繁荣。

动漫产业;动漫创作;《宝莲灯》;《千与千寻》

一、中日动漫产业现状

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成为许多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型产业。所谓动漫产业(Cartoon Industry),是以创意为动力,以动漫文化为基础,以版权为核心盈利模式,广泛涉及影视、网络、音像与书籍出版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①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8页。从全球范围来看,动漫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它已经成为各国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在起步时间和发展力度上存在差异,世界各国动漫产业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从总体实力上看,美国、日本、韩国处于领先地位,以英、法等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紧随其后,然后是中国、印度等国。美国的动漫起步最早,已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并形成了成熟的运作体系。日本动漫产业起步稍晚,但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也获得了“动漫王国”的称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后起之秀韩国也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后来居上,跻身于世界动漫强国之列。这样,在世界动漫的角逐中,世界动漫产业已形成美、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我国动画作品曾以独特的中国气派享誉世界,但由于中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整体实力远远不及美、日、韩等国。

由于缺乏市场意识,定位不准等原因,中国的动漫产品在国内外缺乏竞争力,难以与美、日、韩等国的动画作品相抗衡。面对美日动画异军突起,我国动画产业迅速做出反应,开始向商业化进军,但结果却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创作理念落后。《宝莲灯》作为我国民族动画向商业动画的转型之作,虽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同,但与国外动画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日本是一个动漫帝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动漫产业第二大国,其国际影响力不可小觑。目前,动漫产业已成为这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国家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日本漫画最初以“同人志”形式推出,经过五十多年的磨练和积累,发展到了今天的企业化规模,从技术和表现手法上都形成了日本风格的漫画体系,并对世界各国漫画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消费市场需求,日本有大量漫画家从事漫画的生产,并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顶级漫画家。目前日本最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当数吉卜力动画制作社(Studio Ghibli),它阵容强大,拥有包括宫崎骏 (Hayao Miyazaki)、高火田勋 (Isao Takahata)、铃木敏雄 (Suzuki Toshio)等在内的一批知名动画导演。①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67页。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被称为日本动画界的旗手。他的动画突破了日本传统动画的窠臼,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朴实自然的造型,真挚感人的情节和精美生动的构图,而且始终如一地表达了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崇尚人道主义精神的愿望。②石启:《日本动画片——“偏师”击溃好莱坞》,《大众电影》2007年第 17期。这些都在《千与千寻》中有所体现,它是迄今为止吉卜力工作室的巅峰之作,也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卖座的电影。

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创意产业,而选题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下面以中国的《宝莲灯》与日本的《千与千寻》为例,探讨中国动漫产业在创作环节上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二、《宝莲灯》与《千与千寻》的比较

《宝莲灯》被称为中国民族动画向商业动画的转型之作,是中国动画的第一部商业长片。虽然在商业上做了种种努力,但无论在故事结构、人物造型、动画设计还是商业运作上都有东施效颦之嫌。《千与千寻》作为日本一部成功的商业叙事动画长片,具备商业电影最大的卖点,也就是故事情节和技术看点。全片长约120分钟,是商业长片的一个标准长度。在此时间内,一个叫“千寻”的孩子把观众带进了一个神秘的魔幻世界,并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观众许多深邃的哲理。商业电影的制胜法宝是将观众置于上帝的地位,宫崎骏的动画无论是在精神理念上还是技术细节上都做到了这一点。同样都是商业电影,为什么相差如此之大呢?下面从叙事主题、人物设置以及故事内涵三方面对两部电影进行比较。

关于《宝莲灯》的主题,众说纷纭。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孝感天下”,“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还是正义战胜邪恶?整部影片中的主题是处在游走状态的。这是商业动画长片的大忌。中国传统沉香救母的故事是以拯救为主题的,这非常符合商业动画片的一般模式。③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年版,第 422、17页。而此部影片的主题没有表现到位,有些教条化和程式化,让观众感觉不自然,得不到共鸣。

《千与千寻》最大的主题是“成长”。成长是每一个人从童年走向社会后要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千寻的成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人类试图挽回他们曾经有情有爱的世界,整个影片的情节设置就是想让千寻承载成人世界的美好愿望。宫崎骏把握了成长的关键:影片中千寻接受汤婆婆安排的苦工,就是要让她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忍耐与坚强;千寻帮助河神洗去身上的垃圾,是教她要懂得尊敬别人,要尽力工作;帮助无脸男则说明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一直都记得自己的名字,不忘回家的路,是想说成长不能丢失自己的本性;而千寻让父母重新变成人则说明要实践自己的诺言。④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年版,第 422、17页。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也和千寻一起经历了一次成长。成长意味着什么,需要什么,关键是什么,是支撑动画的桥梁。

在《宝莲灯》的人物塑造方面,沉香作为一个拯救母亲的英雄,他执着、勇敢,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嘎妹带给大家的是一个不畏强权,敢于与邪恶势力斗争的顽强的女性形象。二郎神则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他本领高强却阴险、腐朽、顽固、蛮横无理。但影片中各角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在片中几乎没有变化,反面角色也不够强大。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英雄的伟大打折。一部好的影片,作者对角色的性格定位都是循序渐近的,每个角色都多重、丰满、有个性,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塑造的人物在性格上几乎都有缺陷,让人物通过成长改掉缺陷,这样才更贴近现实生活。

在《千与千寻》中,千寻一开始是以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她胆小、娇气、软弱。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她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变得坚强独立、勇敢自信。她诚挚、率真、待人热情,并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宫崎骏之所以选择一个普通的少女作为故事的主角,是既想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念,又想避免说教之嫌。无脸男 (或称无面人)是全片最有创意的一个人物。宫崎骏曾说过无脸男是他在这部电影中最关爱的角色。从表面上看,无脸男是金钱的象征,人们都狂热地崇拜他。我们可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人若一味地追求金钱,就会像片中的人们一样失去自我。但他同时又是寂寞的,是心灵的孤独者,没有朋友,没有友谊,除了金钱几乎一无所有。宫崎骏喜欢留一个可以有多种诠释的艺术形象让观众去思考,不同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汤婆婆是浴室的统治者,她卑鄙、阴险、狠毒,利用白龙为自己做事;对待千寻也是刁难、恐吓。但她也有着温柔的一面:对自己的宝宝百般呵护,是一个溺爱型的母亲。从片中几个典型的人物的分析中足可以看出宫崎骏对人物角色刻画的细腻。

《千与千寻》表面上看似是一部为每一个即将或已经踏上人生旅途的花季少女拍的影片,而实际上是适合每个现代人的。它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从茫然中获得勇气,这是人生的必修课,谁都无法逃避。在此片中,宫崎骏向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世界上充满了诱惑和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引发贪欲,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坠入欲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像千寻的父母就是这样。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日本现代都市,主要部分是一个日本澡堂。现在,温泉沐浴已经成了日本的一种文化。他们认为温泉浴是最高的享受,会有种回归自然的解放的感觉。尤其是现代人每天忙碌奔波于复杂的世界,追逐名利,勾心斗角,他们渴望的是能够享受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温泉浴”。宫崎骏把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设在澡堂,既迎合了日本国民心理,又有助于设置各种矛盾,展示人性的不同侧面,可谓是一举两得。故事中,汤婆婆规定凡是在他那而做工的人都必须把名字卖给他,而失去名字的人都会茫然失措。所以,忘记名字,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宫崎骏大师想通过汤婆婆的契约告诉大家:名字就是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初衷。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失去自我。①冰炎:《深邃内涵与超凡想象的完美结合—浅析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千与千寻〉》,《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 3期。

《宝莲灯》与《千与千寻》作为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大片,前者的主题处在游走状态,而后者则以成长为主线,讲述一个小女孩的一段奇遇;前者准确传达了人物的特点,但性格不够鲜活,而后者中的人物角色则塑造地出神入化;前者的内涵虽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但某些地方比较牵强,而后者的内涵深邃又丰富,表现自然。从两者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水平较之国外仍有待提高。

三、给中国动漫创作带来的启示

中国在动画制作技术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画面的处理已不是主要问题。但国内大多数作品故事内容简单,没有好的主题,无法吸引观众,更遑论后期发展了。中国动漫产业缺乏原创性,内容创新是束缚发展的主要瓶颈。曾制作过一连串迪斯尼大片而享誉世界的唐·哈恩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所以中国不缺人才和丰富的故事题材,关键是如何创新,并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②宗珊.《〈狮子王〉制片人称:中国导演将进军迪斯尼》,《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 4月 2日。上面对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主题、角色和内涵,以下将从创作方面谈一下其带给中国动漫的启示。

1.须重视取材。可通过对传统题材进行二次创作来增加影片的可视性。万氏兄弟作为中国动画片之父,其创作题材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主,带有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气息。后来中国动画的创作题材也一直是神话故事、传说、寓言等内容。狭隘的题材在无形中影响了动画的创作,在思想内涵及角色塑造上降低了影片的可视性。《宝莲灯》的创作亦是如此,在思想方面强调好人必定战胜坏人,在角色上也是将好人与坏人对立起来。所以制作商们应当与时俱进,多关注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欣赏需求。若选用中国传统题材,可加入再创作的成分,以原来故事为基础,从现代人的欣赏角度对其进行改编,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会被观众所接受,才能生生不息。在当今“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社会,要追求充满独特内涵和艺术品位的创意和设计,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赢得大众的认同。

2.要提高作品的娱乐性,不要只注重说教。中国动画片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但教化意义过强,娱乐成分所占比重较少,忽视了人们的审美观,最终使创作受到阻碍。所以,中国要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就要把借鉴与创新结合起来。《宝莲灯》是一部英雄传奇,主角是一位不畏艰险的少年。《千与千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主角是一位普通的少女。宫崎骏为了减轻说教色彩,把主人公定位为一个表面上看来毫不起眼的平凡小女孩。要减少教化意义就必须做到和观众真正的平等,满足其身心的需求。正如美国动画电影研究者约翰·A·兰特所指出:“虽然日本动画导演常常参考古代神话和神道故事,但他们并不进行道德训诫,作品里的角色也不充当理想的楷模。”③石启:《日本动画片——“偏师”击溃好莱坞》,《大众电影》2007年第 17期。制片者要从观众的审美欣赏角度来重新审视影片,题材也可从观众身边的现实生活中选取。宫崎骏的成功秘密之一就是对观众无比的尊重。多点娱乐,少点说教,紧跟时代的步伐,尊重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创作出观众喜爱的作品。

3.重视成年人的动漫需求,克服低幼化倾向,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传统的中国动画创作思想认为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创作出的作品大都非常幼稚,属于儿童片范畴。这样一来,不但创作范围缩小,题材受限,而且丧失了大量成人观众。现在的日本,足可以用“全民漫画”来形容漫画在其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让三岁到八十岁的人都有漫画看”是日本的一个著名口号。整个日本漫画市场的书刊都要按照幼儿、少年、少女、青年、女士、成人等进行市场细分,选题也十分广泛。对于成年受众严重流失的问题,我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借鉴日本对市场进行细分,研究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需求,针对成年观众量身定做一些适合他们的作品。也可尝试开发一些全民性的题材,尽量做到老少皆宜,注重轻松幽默的娱乐功能。因为不同年龄的人群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如对新奇的渴望、对美的感悟、对幽默的欣赏、对悬念的期待等。①石启:《日本动画片——“偏师”击溃好莱坞》,《大众电影》2007年第 17期。

4.动画创作中要体现中国特色,但不要刻意追求民族风格。刻意追求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成功的创作者一开始就没有在狭隘的民族传统中寻找资源。要认清动画是一种大众娱乐的消费形式,无论是哪国特色,风格是可以结合的,但模式与本体却要在本身固有的规律上进行创新。市场风格就是挖掘动画本身的魅力,到市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②李玲梅:《浅议中国动漫题材创新》,《中国电视》2007年第 1期。《千与千寻》并不是直接源于日本的传统故事,但我们能说它没有日本特色吗?它所有的创意都来自于日本本国的文化传统。无论是日本的油屋,还是温泉浴场,都是典型的日式风格。那个有神仙光顾的日式浴场就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缩影,所有的伦理、神话、历史都在这里通过一个小女孩告诉大家。宫崎骏的动画不是简单的在细节风格上强调区域民族化,但他的作品中无一不散发着着浓厚的日本气息。观众可以从他的影片中体会到他对自然对人类的思考,对成长的态度,还可看到日本民族的价值观,让大家更进一步思考人类的问题。约翰·A·兰特说:“他们 (日本动画导演)复活古代神话是为了创建新的神话,因为它更适合现代日本社会的需求与现实,并且这些神话更能被世界大部分国家所接受。”③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年版,第 477页。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我们要想从动画电影中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就要学会恰当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既体现市场风格,又富含中国特色的影片。

《宝莲灯》与《千与千寻》可以称得上是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大片,同时也是典型的商业动画长片。通过比较两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动画最需要的是创新。在商场化的今天,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艺术家的创作就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了,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到市场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编辑:蒋海升)

A

1003—4145[2011]02—0033—04

2010-12-21

顾方哲,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宫崎骏动漫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宫崎骏动漫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