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1-04-13 07:55李连波陈云飞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温针类风湿关节炎

李连波,陈云飞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连波,陈云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 200437)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方法包括针刺、温针、刺血、灸法、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机制。该文对上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针灸疗法;关节炎,类风湿;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关(Rheumatoid arthri- 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RA的患病率在我国约为0.4%,全球为0.5%~1.0%[1]。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在文献中又被描述为“尪痹”、“顽痹”、“历节”、“痛风”、“骨槌风”等名称[2]。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其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中医治疗RA在缓解疼痛、消除肿胀、改善活动受限、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毒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中针灸疗法因其安全、经济、疗效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现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RA的报道综述如下,以期今后更好拓宽对此病的治疗思路。

1 单纯治疗方法

1.1 毫针疗法

尹百顺等[4]主穴选大杼、肝俞、肾俞、膀胱俞、委中、昆仑、外关、风市、血海、太溪、三阴交。局部随证加减治疗RA62例,总有效率96.8%。何巍等[5]采用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RA患者30例,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上获得了更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尤其是对RF、压痛关节数以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0.01)。主穴选风池、风府、风门、风市、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公孙。局部随证加减治疗RA64例,总有效率为90%。孟宪军[6]以三池穴为主(曲池、风池、阳池),配合局部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有效率达95%。梁松柏[7]采用子午流注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1例。上肢部病变于戊日庚申时泻二间,庚日庚申时取商阳,壬日庚戌时取曲池,丁日庚子时取腕骨,丁日丙午时取中渚,己日戊辰时取支沟。病在下肢部于乙日戊寅时取丘墟,己日甲子时取阳辅,壬日壬寅时取至阴,丁日壬寅时取昆仑,并随证配穴。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2%。

1.2 穴位注射疗法

段昭侠[8]选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病处取病变局部经穴、经外奇穴或痛点,治疗RA68例,总有效率为85.3%。韦嵩等[9]治疗RA顽固性肿痛,于基础治疗上选用蛇毒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治疗RA32例,治疗后症状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1.3 灸法

黄奎炎等[10]采用太乙雷火神针(乳香、没药、红花、丁香、麝香、白芷、独活、穿山甲、皂角刺、肉桂等药研成细末,与艾绒卷制成神针)治疗RA60例,总有效率为96.7%。牛俊明等[11]采用铺灸法治疗本病,取其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治疗时,脊柱正中常规消毒,涂蒜泥汁,撒上斑蝥粉、马钱子粉、丁香粉、肉桂粉、生川乌粉、生草乌粉等,然后从大椎至腰俞穴铺蒜泥1条,其上放置艾炷,让其自然烧灼。铺灸时间为暑夏三伏天或入冬三九天,治疗RA60例,总有效率为96.6%。吴仕杰等[12]采用辛芥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2例,总有效率为95.1%。岳宝安等[13]采用长蛇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72例,取督脉从大椎至腰俞穴,将自制药饼厚铺于大椎至腰俞施灸,总有效率为97.7%。

1.4 火针疗法

王夕花等[14]采用火针疗法,于三伏天深针多刺,取天应穴、夹脊穴、四肢小关节局部腧穴,共治疗RA142例,临床治愈64例,显效39例。王永亮[15]采用埋线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本病120例,主穴取风池、大杼、肝俞、肾俞、大肠俞,配穴取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环跳、阴陵泉、阳陵泉、八风、八邪等穴。7~15 d治疗1次,5~l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

1.5 温针疗法

张泽胜等[16]采用温针治疗RA48例,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5%、95.8%。金永健[17]采用温针治疗RA28例,总有效率为85.9%。唐韬等[18]采用温针治疗RA58例,总有效率为96.6%。耿惠萍[19]采用温针治疗RA30例进行3个月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100.0%。刘金芝等[20]采用温针治疗RA患者,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肝俞、肾俞、脾俞为主穴,配合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总有效率为86.2%。

1.6 刺血疗法

夏义仁等[21]采用刺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上肢肩关节取肩髃、尺泽,肘关节取曲泽,腕关节取中渚、阳溪,指关节取八邪;下肢髋关节取环跳、委阳,膝关节取足三里、阴陵泉,踝关节取足背穴位,局部选取阿是穴。选取穴位及穴位周围显露的静脉血管,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针刺放血,血止拔罐约2 min,用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每星期刺血1次,治疗4次为1个疗程,可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3.0%。

1.7 耳压疗法

郑春雷[22]采用耳压治疗RA58例,耳廓常规消毒,找准穴位,取中药王不留行籽,用0.5 cm×0.5 cm胶布黏贴于耳穴,并适当加压。根据病变部位每次取穴4~5个,两耳交替,隔日换贴1次,每日按压耳穴3次,每次持续20 min,按压时活动病变关节,90 d为1个疗程。耳穴取指、腕、肩、肘、肩关节、趾、踝、膝、颈、骶腰椎、胸椎、颈椎、上耳背、中耳背、下耳背。结果临床治愈9例,显效32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

2 综合治疗方法

2.1 针刺、艾灸结合疗法

孙伊平[23]采用以针刺为主并根据病情辅以刺络与走罐等方法综合治疗RA35例。关节肿胀灼热,用三棱针点刺局部出血加拔罐;久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在背部督脉腧穴及膀胱经背俞走罐以达到温通督脉、振奋阳气的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88.6%。陈兴华等[24]采用合谷刺配合化脓灸治疗RA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76.7%。高汉媛等[25]采用针刺加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3例,总有效率为94.3%。钟祖健等[26]采用针灸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12例,总有效率为8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并且,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和关节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吴家萍等[27]采用附子饼间接灸大椎、命门、肝俞、脾俞、肾俞,局部取穴温针灸受累关节,隔日1次,治疗5个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6.7%,且针灸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2 针灸、拔罐结合疗法

曲齐生等[28]采用温针加拔罐疗法治疗40例RA患者,取华佗夹脊穴和肢体穴位,采用温针,用皮肤针叩刺关节局部肿胀处至微渗血为度后,肿痛甚者,皮肤针叩刺后加拔罐治疗,总有效率达87.5%。黄迪君[29]运用麦粒灸叩刺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屡获良效。

2.3 电针、药物结合疗法

刘累耕等[30]采用电针“指间穴”为主配合药物头孢噻肟钠静脉点滴及地塞米松片口服治疗,并与单纯电针及单纯药物对照组相比较,结束治疗1年后观察各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确切,有稳定的远期疗效。程丽华[31]采用电针配合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75.8%,对照组有效率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4 针灸、中药结合疗法

刘丽等[32]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并设单纯内服中药组3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82.4%。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观测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王庆国等[33]选用傣药吗碧色外敷、内服,并配合针灸治疗痹证,经过1~4 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张可欣[34]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辨治类风湿关节炎108例,总有效率为86.1%。李红等[35]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56例,总有效率为90.9l%。徐丽华等[36]采用温针配合风湿灵胶囊治疗RA33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喋呤及柳氮磺吡啶,治疗90 d后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0.01)。

2.5 针灸、西药结合疗法

刘媛媛等[37]采用背部穴(肝俞、肾俞、膈俞、大杼、脾俞、命门)行温针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并随机选择30例以单纯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7%(<0.05)。戚艳等[38]采用温针配合药物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29例,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66.67%。王素芳等[39]采用针灸配合西药内服加肌肉注射治疗RA38例,总有效率为97.4%。庞学丰等[40]采用针灸结合西药甲氨喋呤、云克注射液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46例,总有效率91.3%。田士松等[41]采用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

2.6 其他结合疗法

冷钰玲等[42]采用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RA48例,口服蛞痹冲剂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刘和春[43]以针灸为主(基本穴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配合超短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乌头或麻醉1号)、少量消炎镇痛类药物及心理疗法对27例RA患者进行观察,并于3~4年后对其生活情况进行残疾评定,愈显率占81.5%。谢立娅[44]采用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0例,总有效率为85.0%。王文娟等[45]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汽疗仪汽浴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5例,有效率为91.8%,疗效满意。

3 针灸治疗RA机理探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治疗RA疗效确切,但有关其作用的现代医学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对针灸治疗RA的机制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消炎镇痛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消炎镇痛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内的镇痛介质增加、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达到镇痛的作用[46]。针刺消炎镇痛作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其一,调节局部组织中炎症介质至正常水平,缓解局部炎性反应病理过程,从而减轻炎症介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通过消炎起到镇痛作用。其二,增强皮质醇的分泌水平,发挥抗炎消肿作用。其三,直接作用于神经递质,阻遏或调制信号的传递和感受,而起到镇痛作用[47]。

3.2 调节免疫

实验研究[48,49]表明,艾灸可以加快炎性反应灶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并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使白细胞功能活跃,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改善组织营养,促使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加速炎性化学介质的清除,从而使炎性反应病灶痊愈。也有学者们认为艾条作用机制更可能是温热效应、光的辐射效应、艾条的药性及燃烧产物和气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50]。

3.3 其他作用

针刺不但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5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的目的,而且可以降低血液高黏滞、高凝状态,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最终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52],还可减少氧自由基、降低其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清除自由基,改善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失衡,起到消炎、抗氧化和细胞保护作用[53]。

总之,针灸治疗RA的中医学机制主要在于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同时针灸是通过对机体的全面调节依靠内因的变化而起作用,无任何副反应,可作为长期治疗RA的一种方法[54]。

4 小结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论述的“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针刺采取对一定腧穴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激发经气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是RA的病机特点,其病程缠绵,反复多变。现代医学至今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虽起效缓慢,但可久治而无弊,既重视整体调治(扶正),又重视局部治疗(祛邪)。若病情严重者,尚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西药控制病情,用针灸中药逐步替代则能相得益彰,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来看,针灸可以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现有临床证据表明针灸联合药物治疗RA疗效优于单纯药物。针灸领域中的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针灸综合疗法,能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发挥多种疗法结合治病的优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近年来针灸在治疗RA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疗效得到肯定,而且见效快,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针灸治疗RA除整体、局部与辨证循经取穴外,当注重分期予以治疗,各期之中穴、法之选择当有所侧重,早期以健运脾胃为主,辅以局部针治;中晚期当以补益肝肾为主以防其变,在这一治疗过程中,维护正气当贯穿始终,在治法上应对灸法加以注意,辨证施治,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1] 张义浜,刘志敏,熊凌霜.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B03):88-90.

[2] 廖世煌,陈春雪.类风湿关节炎外治法近况[J].中医外治杂志, 2004,13(3):40-42.

[3] 孙华.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21 (3):186-188.

[4] 尹百顺,张国强,刘月振.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2例[J].中国针灸,2007,27(9):698.

[5] 何巍,张吉,谷世喆,等.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5):331-334.

[6] 孟宪军.三池穴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光明中医,2008,23 (10):1549-1550.

[7] 梁松柏.子午流注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1例[J].中国针灸, 2004,z1:80-81.

[8] 段昭侠.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30-31.

[9] 韦嵩,沈鹰,黄振文,等.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肿痛3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76-277.

[10] 黄奎炎,黄禺.太乙雷火神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O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8):17-18.

[11] 牛俊明,彭海霞,赵红星.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O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l2):43-44.

[12] 吴仕杰,扈新花.辛芥粉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2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3):308-309.

[13] 岳宝安,毕宇峰.长蛇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72例[J].陕西中医, 2007,28(11):1536-1537.

[14] 王夕花,窦理修,陈为友,等.三伏天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中国针灸,2001,21(9):561.

[15] 王永亮.埋线配合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OO4,23(10):31.

[16] 张泽胜,陈千里.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7):57.

[17] 金永健.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7,6(3):140.

[18] 唐韬,赵敏奇,刘春城,等.温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14.

[19] 耿惠萍.温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0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0,19(2):318-319.

[20] 刘金芝,鞠琰莉.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23-24.

[21] 夏义仁,吴俊.刺血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2):784.

[22] 郑春雷.耳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 (5):29.

[23] 孙伊平.针刺与刺络走罐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J].中国针灸,2004,z1:81-82.

[24] 陈兴华,姚文敏,邹春萍,等.合谷刺配合化脓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11):884-886.

[25] 高汉媛,赵耀东,惠建萍,等.针刺加铺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3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1):40-42.

[26] 钟祖健,任玉兰.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8,34(3):176-178

[27] 吴家萍,边朝辉.针灸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90例临床疗效对比[J].针刺研究,2006,31(4):235-237.

[28] 曲齐生,李严龙,张立峰,等.温针灸加扣刺拔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J].中医药信息,2005,22(5):63.

[29] 黄迪君.黄氏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中医药学刊,2006,24 (7):1203-1204.

[30] 刘累耕,刘岚,吕鸣.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z1:10-11.

[31] 程丽华.电针配合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3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5):25.

[32] 刘丽,李文丽.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27(5):48-49.

[33] 王庆国,曹泽民,方丽,等.傣药吗碧色配合针灸治疗痹证96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S1):128-129.

[34] 张可欣.针灸配合中药辨治类风湿关节炎10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2):50-51.

[35] 李红,冯晶.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56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715.

[36] 徐丽华,马文良,郭奕文,等.温针灸配合风湿灵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3例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06)89-91.

[37] 刘媛媛,江钢辉.温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5,(1):34-35.

[38] 戚艳,杨锐.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类风湿关节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01):40-41.

[39] 王素芳,李文杰.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51-52.

[40] 庞学丰,刘欢,巩志富,等.针灸结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2-1403.

[41] 田士松,周桂英,陈爱瑰,等.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9):11-12.

[42] 冷钰玲,李义,陈学农,等.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25.

[43] 刘和春.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09,28(4):224-225.

[44] 谢立娅.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山西中医, 2005,21(3):13.

[45] 王文娟,李莉.针灸配合中药汽疗仪汽浴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17-18.

[46] 高学敏.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07-508.

[47] 周景慧,刘冀东,李倩,等.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作用机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89-91.

[48] 吴焕淦.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49] HU Ling, Dirckinck-Holmfeld Lars, SONG Xiao-ge,. Effect of Moxibustion on IL-1band IL-2 in Rat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0,8(3):149-153.

[50] 谢莉,刘光谱.艾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00,16(5):55.

[51] 刘金洪,方剑乔.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针灸,2002,22(1):59-61.

[52] 铃木聪,李艳,周静,等.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4):69-70.

[53] 唐照亮,宋小鸽.艾灸对关节炎大鼠抗炎消肿作用及细胞因子、自由基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34-37.

[54] 盛佑祥,赵仓焕.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2):46-48.

2011-02-20

李连波(1983 - ),男,2008级硕士生

陈云飞(1968 - ),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1005-0957(2011)06-0423-04

R246.2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23

猜你喜欢
温针类风湿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