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健康养殖 发展生态畜牧

2011-04-13 08:39张丽娟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夏县畜产品畜牧业

张丽娟

(夏县畜牧局,山西 夏县 044400)

1 夏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夏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粮食生产有余粮,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多年来夏县县委、县政府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组织实施了种草养畜、棚圈建设、秸秆过腹还田、动物保健养殖等重点工程,有效增加了全县畜禽产量,改善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了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使全县畜牧业经济运行良好、养殖区域化格局日益凸现、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统计显示,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达5000户,占总农户的10%;肉、奶、蛋产量分别达 7188,265,2810 t,分别比2009年增长8.3%、6.2%、10.02%,畜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准的提高,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畜牧业生产急需重新洗牌、重新开局。笔者认为,夏县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健康养殖,发展生态畜牧。

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如今,我国已进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畜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开创夏县畜牧业生产的新局面,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推进健康养殖,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2 全力推进健康养殖是发展夏县畜牧业的关键环节

当前,夏县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养殖效益明显,农民积极性高涨,使畜牧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其中仍潜藏着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畜产品安全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切入点,抓住建设现代畜牧业这一关键环节,全力推进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就是通过健康的动物生产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养殖方式。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养殖过程中保障饲养动物的健康;二是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要安全、优质,有利于人类健康[1]。

2.1 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不仅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健康养殖重点工程、形成一条规模健康养殖产业带,而且要在重点工程的选址、布局上严格标准,严格把关。要求养殖小区距居民生活区、水源、主要交通要道500 m以上;距学校、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牲畜屠宰厂1000 m以上,结构通风良好,布局利于防疫[2]。使人们生活与畜牧养殖的关系,主导产业与一般产业的关系,地域特色与科学标准的关系,养殖户行为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得以正确处理。要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技术,加强饲养管理,进一步夯实全县健康养殖基础,提高健康养殖水平。

2.2 要从实际出发,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

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预防动物疫病意识的同时,必须明确县、乡两级政府主要领导是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逐级落实程序免疫、疫情监测、消毒灭源、检疫检验、建设追溯体系等综合防疫措施,确保夏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加大对饲料生产投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积极推行统一养殖品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的标准化养殖模式;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厉打击非法制售饲料、兽药、添加剂行为和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行为,不断完善夏县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2.3 要从夏县畜牧产业发展升级着眼,确实加快良种繁育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要通过黄牛、奶牛冷配,肉羊、肉牛杂交改良以及生猪二三元杂交等技术的推广,加大全县畜禽品种的改良力度,提高畜禽品种质量和生产效益,为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的种质条件;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入村驻场,开展技术入户活动,加快实用技术的转化和高效技术推广,力争在疫病防治、良种普及、饲料饲草利用、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全县养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生态畜牧业(Ecological Animal Husbandry)是指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它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其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用洁净的生产方式饲养畜禽,实现无公害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发展生态畜牧业不仅可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减少污染,改善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选择。夏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必须结合县域实际,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典型引路,科学指导,整体推进,使生态畜牧业真正成为夏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3.1 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县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生态畜牧业的整体规划,将其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的组织和领导,综合协调。各乡镇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和领导机构,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协调、指导村委会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制订发展计划,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生态畜牧业有步骤、科学化地发展。

3.2 依托发酵床养猪、秸秆养牛、集约化养鸡等实用先进技术

在全县选择树立一批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拉动效益强的生态养殖典型,通过广泛宣传,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点带面推进沼气利用、畜禽粪便烘干、秸秆处理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粪便处理无害化、产品质量安全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在全县形成一个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生态循环圈[3]。

3.3 加大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

县政府应制订和完善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尽力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开绿灯,在土地使用、税收管理等方面为畜禽养殖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方便,给予优惠。县财政要加大生态畜牧业的投资力度,金融部门应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和畜禽养殖户,适当增加中、长期贷款额度,调整贷款资金和自筹资金的配备比例,引导农民扩大自我投入,使更多的自有资金用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夏县生态畜牧业创造一个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

健康养殖是生态畜牧业的有力保障,生态畜牧业是健康养殖的主要载体,二者相互包容,相辅相成。我们在注重推进健康养殖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只要我们明确思路、选准目标,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真正地把夏县建成一个生态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在夏县经济发展中打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廖正录,王天生,张宗义.发展健康养殖,推进贵州生态畜牧业大省建设[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125-128.

[2]曹玉魁,李军,王占云.池塘水质净化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66-68.

[3]丁伯良,鄢明华.天津市生猪生产情况调查报告[J].天津农业科学,2007,13(4):1-3.

猜你喜欢
夏县畜产品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多措并举严防火灾 守护夏县绿水青山
夏县葡萄销四方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夏县: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履职能力
训俭醒一人 家范正万家——夏县多措并举弘扬司马光廉政文化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