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规模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的启示

2011-04-14 06:05史金发谷守祥闵保望徐胜高李萍湖北省应城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21期
关键词:粪污养殖场畜禽

文│史金发 谷守祥 闵保望 徐胜高 李萍(湖北省应城市畜牧兽医局)

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在极大地丰富市场供给、振兴农村经济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为此,应城市围绕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综合利用,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应城市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

近年来,应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创建畜牧大市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畜禽规模经营比重逐年提高,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年出栏3万头养猪场2个、1万头养猪场(小区)7个,存笼2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4个、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11个,年出笼70万只肉鸡养殖小区1个、30万只肉鸽养殖小区1个,新建标准化“150”模式猪舍317栋、标准化“153”模式蛋鸡舍122栋。此外,应城华兴50万只走地鸡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湖北雪绒城400万只商品獭兔项目已投产,田店500万只狼头鹅、陈河50万只白鼠、三合10万只野鸭、三合1万头野猪等特种养殖基地相继建成。应城市现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2267户,其中存笼5000只以上的规模蛋鸡养殖大户364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00户。全市规模养猪年出栏37.1万头、规模养殖蛋鸡存笼860万只,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1.2%、85.5%。

二、依托规模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1.狠抓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要求,以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为设计依据,应用农艺、园艺、生物和建筑学等综合技术,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大力推行种养殖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再生、污染零排放,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化。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联户沼气。依托蓬勃发展的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大力建设联户沼气工程,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统一建地、集中供气、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积极发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生产,使养殖农户和非养殖农户都能用上清洁廉价的沼气能源。同时,畜禽粪尿经过沼气池的集中处理,可以有效治理养殖场的污染。目前,应城市在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基础上,建设重心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养殖场治污并重的大中型联户沼气倾斜,已建成15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沼气池 4个,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大中型沼气池所发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

二是加快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是连接养殖所产生的粪污与综合利用这些粪污、以种植业为主的下游产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作用既是避免粪污被乱排乱放、乱扔乱弃,又可以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常见的有输粪通道、发酵储粪池、有机肥厂、三级沉淀池及污水深度处理设施设备等。应城市在田店镇建成一个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厂,年处理畜禽粪便能力达10万吨。华兴公司与日本客商合作,利用养殖场污水生产液态有机肥。全市各规模养殖场(小区)建成发酵储粪池6万平方米、三级沉淀池10.5万平方米。2007年以来,应城市结合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三是着力配套生态种植基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发展以规模养殖为依托的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养殖场粪污最终、最重要、最生态的出路只能是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只有在种养殖相结合上做好、做足了文章,循环农业发展才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养殖场畜禽粪便用作种植业的肥料,既可以是经过简单的堆积发酵处理后施用,也可以是专业化生产有机肥、液态有机肥等施用。建议按照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组织方式,积极为规模养殖场(小区)协调配套一定的种植基地,实现种养殖整体、协同发展。

四是全面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在全市全面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四级联创”活动,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在场址选择、规模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品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应城市已创建1个部级、44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计划“十二五”期末,共创建10个部级、20个省级、40个孝感市级、600个应城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

2.大力推广多种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大力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有效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农民节本增收。目前,应城市已成功推广了“猪—沼—肥—鱼”、“猪—沼—果(菜)”、“林地果园养鸡”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一是猪—肥—沼—鱼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主要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料,部分粪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沼气供应给本场生产供热及周边农户生活用气,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喂鱼,从而有效解决了猪粪污染问题,又增加了商品有机肥和渔场收益,节省了养猪生产成本。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是应城市一家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出栏生猪6万头,年产生粪污约7万吨。为实现粪污有效治理,猪场建成1个年处理粪污10万吨的有机肥场和1个83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并配套1个630亩水面的灌溉用水水库养鱼。此外,田店镇张董村养猪场、郎君镇邱徐村养猪场等17家大中型养猪场也利用了此种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猪—菜(果等)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粪尿用作蔬菜基地、果园、茶园等的有机肥料,达到了粪污无害化处理、种养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的目的。应城市兴力畜牧有限公司配套建设的千亩蔬菜基地、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配套的300亩蔬菜基地、祝墩村双平养猪专业合作社千头猪场配套的千亩林果基地,均是成功的典范。

三是林地果园养鸡模式。生态养鸡通常被认为是通过散养方式进行走地饲养的地方鸡或地方杂交鸡,又称为“散养鸡”、“农家鸡”或“土鸡”。这种模式选择交通方便,水清洁充足,远离工矿区、城镇人口密集区、饲养场,在无工业废物和无农药污染地区的果园林地或其他山坡上建鸡舍,出壳雏鸡在舍内育雏,脱温鸡放到果园林地散养。鸡白天放到果园林地等山坡地散养,得到自由活动,晒太阳,采食天然饵料,既节约饲料,又能促进生长,羽毛丰满、色泽光亮、肌肉结实,脂肪沉积均匀、肉味鲜美。走地鸡因其蛋产品和肉产品的优良品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四是生态养兔模式。生态养兔模式就是将一定规模的兔群划分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配备一定的种植面积,土地种草养兔,兔粪入田长草,形成良性互动,共生共荣。湖北雪绒城有限公司400万只獭兔养殖基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不断扩大种群规模的同时,通过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养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公司在抓好种苗繁育的同时,重点抓好技术研发,切实加强对首批加盟的100个家庭式规模养兔农户的巡回技术指导。

五是鸭—鱼模式。该模式通过水下养鱼、水面养鸭的鱼鸭混养方式,形成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既能充分利用水面,又增产降耗,养殖效益非常显著。鸭吃剩下的残留饲料以及鸭粪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鱼提供了饵料。鸭在水中活动,可以吃掉水中的青蛙、蝌蚪、水生昆虫等对鱼类有害的生物,并为鱼塘水体增氧。应城市汤池镇打榨村的20万只蛋鸭养殖小区多采用此种模式。

六是鱼—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养鹅业是养殖业中饲养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效益好的一个产业。鹅适应性强,以吃青饲料为主,生产设施简单,鹅肉的营养价值较高,鹅产品基本无污染,属绿色食品。实行鹅—鱼—草立体生态养殖,水下养鱼,水面养鹅,鹅粪种草,草料养鹅,形成牧、渔、草循环生物链。近几年来,市鑫业狼头鹅专业合作社把养鹅与草、果、渔业生产结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七是稻鸭共作模式。稻鸭共作模式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主,以鸭为水稻提供多项田间作业,能够同时生产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两种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从而开创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田店、杨河、东马坊等乡镇和许多规模养鸭农户,采用这种模式养鸭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发展循环农业的措施建议

1.建立土地合理流转和利益协调机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政府可通过适当的激动政策,建立可行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入股的土地由企业统一经营,农民在年底参与企业分红。同时建立长效可行的协调机制,使农户可按其为养殖企业提供的土地、秸秆、人畜粪便的量,从养殖企业免费或低价获得沼气和沼肥。这样既能利用企业的资金、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土地的高产、高效,又能有效地推动种养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2.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服务力度。各级要制定鼓励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向循环农业倾斜。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循环农业的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引导。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用地、水电路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和农户更多的关爱和优先。涉农部门要加强循环农业关键环节和技术的研究,积极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为循环农业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3.完善检查指导和环保监管措施。环保、畜牧等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监督、指导规模养殖场(小区)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帮助养殖场(小区)提高环保技术和环保装备水平。要对养殖场(小区)粪污状况进行严格监管,造成污染且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法律坚决予以处罚。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经环保部门环评,发改部门批准立项,畜牧兽医部门规划设计,做到建设规划与环保规划同步,生产建设与环保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工程验收与环保设施验收同步。

4.发挥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和印刷品等各种媒介充分宣传循环农业知识,做好循环农业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建设。举办发展循环农业的培训班,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环保养殖周”等活动,及时宣传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环保养殖示范村先进典型,做好示范和引导,在全社会掀起建设循环农业的高潮。

猜你喜欢
粪污养殖场畜禽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