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麓的科技富民之音——25年科技扶贫的英山实践

2011-04-18 04:47程杰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英山英山县大别山

文|本刊记者 程杰

25年来,科技部依托科技扶贫团对英山的科技扶贫进行了全程指导,帮助制定科技扶贫规划,明确科技扶贫思路;确立主导产业,审定科技扶贫项目;组织科技攻关,推广科技成果;选派科技扶贫团,组织科技大合唱。

巍巍大别山区位于鄂(湖北)、豫(河南)、皖(安徽)三省交界处,在半个世纪前,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为解放全中国,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从山东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半个世纪后,一支科技大军活跃在这片洒满先烈血迹的红土地上,为当地百姓架起了致富的金桥。

如今,这里每一项农业支柱产业,每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大别山科技扶贫团成员的名字紧紧相连。科技的星星圣火,已汇聚成崇山峻岭的财富之源。经过25年的科技扶贫改变了大别山区的经济结构,改造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科技挺进大别山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英山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区、库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县。1985年农村人均收入仅有191元,全县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居民达25.23万人之多。“松枝当灯,辣椒当盐,看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成为当时百姓生活水平的真实写照。

“我永远也忘不了25年前的那一次决策,就是那一次省市决断,才有了今天英山农村的富裕。”67岁的原英山县政协副主席、科委主任桂应龙感叹。

1986年,当时的国家科委打算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选择扶贫点,英山被选中,成为重点扶持的6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从此,英山与国家科技部紧紧联在一起。

今年是科技部在湖北省英山县实施的定点科技扶贫工作的第25个年头。这25年来,科技部依托科技扶贫团对英山的科技扶贫进行了全程指导,帮助制定科技扶贫规划,明确科技扶贫思路;确立主导产业,审定科技扶贫项目;组织科技攻关,推广科技成果;选派科技扶贫团,组织科技大合唱。

如今,在国家科技部等各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大别山区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60元增加到2009年的3668元,增加了13倍。贫困人口减少到2009年的1.8万人,减少了93%。富裕起来的英山人民致力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全县80%的农民住进了新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县村村通路、通信、通电、通广播电视,80%的自然村实现了村通水泥公路,85%的农户饮用了自来水。现在的英山,正步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成为镶嵌在大别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1986年,当时的国家科委打算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选择扶贫点,英山被选中,成为重点扶持的6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从此,英山与国家科技部紧紧联在一起。

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科技融入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向产业渗透,让山区农民懂得了什么是科技、什么是市场、什么是管理,农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奇迹,科技支撑经济显示了巨大威力。

派驻英山的科技扶贫团从地方特点出发,选准特色资源,确定带动农民致富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抵御市场风险。围绕培植“茶、桑、药、栗”四大产业,尤其是茶产业,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在英山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星火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累计98项,投资规模1.4亿元。科技项目的实施,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13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40余项。

传统茶产业重焕生机

英山县生态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蕲门”和安徽生产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列为贡品运往京都长安。享有“鄂土茶称圣,英茗味独珍”之美誉。1986年,英山县茶叶面积仅为2.61万亩、产量173.2万斤,产值4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效益不高严重制约英山茶叶发展。

自科技部开始在大别山实施科技扶贫以来,英山县即确立了建设“中国茶叶大县”的发展思路。在科技扶贫团的帮助下,通过“茶园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英山云雾系列名茶开发研制”、“良种茶无性系繁育技术”、“英山云雾有机茶开发”等项目,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确立了英山茶叶的品牌地位,茶园亩平均效益超过4000元,极品茶拍卖创下每斤4.8万元的天价。茶叶技术的“三级跳”带来了茶叶产业效益的飞速发展。

2008年,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了破解英山茶产业困境,第23届科技扶贫团的科技人员多次带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的专家深入茶厂、企业调研,发现了英山夏秋茶鲜叶资源综合开发率不高,品质不优等问题。在扶贫团的主导下,英山茶叶龙头企业绿屏公司、翻身湾茶业公司联合中华供销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院,开展夏秋茶品质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并在全县5个茶叶生产基地开展中试。

2010年,英山茶叶面积达19.6万亩,年产干茶2800万斤,茶叶系列产值3.47亿元。茶叶产业成为英山第一大产业,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英山茶叶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被国家确定为中国茶叶之乡。

目前,英山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茶叶产业集群,建设河南畈等5个茶叶带和100个茶叶专业村,扩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基地认证面积。同时,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天福集团茶叶观光园、英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科技园等项目也正式启动。由县绿屏茶叶公司和浙江华发公司联合投资组建的英山云雾茶有限公司,力争打造成集茶加工、茶销售、茶文化于一体的茶产业开发“航空母舰”。

茧丝绸产业成后起新秀

在英山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大别山中两条龙,青山绿水沐春风,青龙能使民致富,白龙能治万家穷。”这里所说的“青龙”指的是茶叶产业,而“白龙”则是指蚕桑产业。

英山自古是楚头吴尾,桑蚕种养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楚国与吴国经常为桑而战。新中国成立后,英山县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桑蚕产业,形成了乡镇都有茧站、县城建有丝绵被制品厂、丝绸制品厂、针织内衣厂、真丝制品厂等相关产业链一条龙的红火局面。

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桑蚕产业出现大滑坡,国营企业相继破产,零散的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蚕茧基地分散,生产集约化不够,蚕农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效益差;没有建成一体化机制,蚕农始终游走在贫困的边缘,农民种桑养蚕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

2006年以来,在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依靠科技支撑,英山县紧紧抓住市场转暖机遇,积极发动群众恢复发展蚕桑产业,不断延伸加工产业链条。

2008年,科技部第23届扶贫团准确地找到了制约英山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龙头企业不强。本着“扶龙头,带产业”这一思路,县政府决定重点扶持湖北怡莲阳光丝绸公司和梦丝家公司这两家龙头企业,为他们引技术、招人才、上项目、搞服务。怡莲阳光公司在扶贫团的帮助下,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并实现了从生产到管理全程信息化,并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鄂桑1号繁育技术示范”,获得国家专利8项。科技实力的攀升带来竞争力的增强,怡莲丝绸产品畅销海内外。

2006年以来,在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政策的扶持与推动下,依靠科技支撑,英山县紧紧抓住市场转暖机遇,积极发动群众恢复发展蚕桑产业,不断延伸加工产业链条。

目前,英山茧丝绸产业集群已被列入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序列。英山也正在以孔坊、金铺、石镇为中心建设蚕桑产业带,支持怡莲阳光、梦丝家、雍华等茧丝绸企业扩规升级。

罗田板栗“乐”了大山里的农家

“去年我家种了90亩板栗,卖了6万多元,家里人均收入过万元。”在新盖的三层小楼房里,72岁的周厚成高兴得合不拢嘴。

周厚成是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栗农,被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为板栗“第一大户”。在罗田,像周厚成一样通过种植板栗致富的农民还有不少。

罗田县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境内丘陵广布,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板栗生长。

尽管罗田人种植板栗历史悠久,名气不小,但是长期以来罗田板栗在种植上基本是靠天说话,产量并不大,产品附加值也不高。

在科技部开展大别山科技扶贫行动计划的引导下,英山县依托板栗资源抓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拉长产业链条,按照“基地规模化、企业龙头化、服务社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目标,形成了“市场联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和具有特色的板栗科技支撑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板栗产业快速、稳定、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之路。

近年来,英山县不断优化品种,先后建成了县南早熟品种区、县中中熟品种区以及县北晚熟品种区,如“大果中迟栗”、“羊毛栗”等8个被评为国家、省级优良品种,因早、中、晚不同成熟期,使得市场竞争优势开始显现。

同时,英山县还联合国内外知名的板栗专家和科研院所,先后成功地完成了“降低板栗空苞率增产技术”、“板栗增雌减雄技术”等20余项板栗攻关课题研究。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全县亩均板栗“空苞率”由过去的将近50%下降到不到5%。

此外,英山县还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先后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板栗科技推广,通过请专家来现场给农户讲课,从育苗、防虫、修剪、施肥到嫁接手把手教,全县95%以上的栗农掌握了板栗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技术要领,产量逐年增加。目前,罗田县板栗面积已达到100万亩,年产量达1.2亿斤,板栗种植已实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

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使罗田板栗在全国打响了名气,2007年,“罗田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板栗已经成为带动英山县甚至整个大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中药材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英山素有大别山天然药用种植资源宝库之称,具备适宜于中药材生长的温度、土壤等自然条件。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7.8万多亩,中药材种植品种90多个,主要品种有桔梗、苍术、柴胡、茯苓等10余种。

中药材产业是英山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科技扶贫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扶持科技特派员卫学初和县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陶河、草盘、石镇等山区乡镇近万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1996年,在英山县茯苓厂工作了近30年、年迈50的卫学初下岗失业,经过反复思忖与权衡,他认为依托英山的自然条件和劳力资源以及自己的特长,发展药材生产是一条可行之路。

万事开头难。如何找准市场,让所种的药材有畅销的渠道;如何说服农民从事药材种植,并让药材种植产生经济效益。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两大难题。为了让外商放心在英山建基地,他费尽口舌向其宣讲英山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种药历史;为了让农户放心大胆种药材,他毅然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和父母的房产,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并作出郑重承诺:收获期不能及时收购药农的药材产品,他所有的抵押物及款项都将作为药农的赔偿。让广大药农打消了顾虑,实现了零风险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硬措施,摆在药材种植业上的两大难题破解了,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药材种植之路。

2004年,卫学初积极动员周边群众入股参与药材种植经营,为打消农民的顾虑,他把自家的房产和汽车全部押上了。金秋时节,他的药材基地终于喜获丰收,参股药农人均分红800元,药农们乐得合不拢嘴。

为了更好地发展药材产业,形成规模优势。2005年4月,卫学初接受了县科技局的建议,正式成立了英山县中药材种植协会,并在全县8个乡镇设立分会。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协会药农人均增收达1180元。

2005年,卫学初组建成立了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科技种植服务有限公司,2008年8月18日,他又牵头将该公司改制成为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协会的有机融合为英山药材种植业提供了坚强保障。

如今,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体系最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在科技扶贫团的帮助下,国内医药流通领域最大企业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公司与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使英山中药材产业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有效降低了长期过分依赖日本市场的风险。

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开展中外合作、技术攻关、应用示范,有效地解决了管理粗、产出低、销售难等关键问题。

科技扶贫触角再延伸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先进的市场运作手段,都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这是扶贫团的同志常说的话。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科技扶贫团先后引导英山县东冲河等8个科技示范村采取村建户管、反包倒租等模式,把分散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联合起来,组建生态农庄等股份制公司等。同时,将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扶贫的创新载体,使科技扶贫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普通百姓。

如今在英山,小农生产方式的格局正逐步被打破,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农村城镇化、信息化的理念,被山区群众广泛接受。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和资源基础上发展经济,不能再靠拼资源、拼劳力、拼资金,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必须由分散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向适度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变;必须由靠救济向自主开发转变;必须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2010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试验区要按照“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要求,改善和提高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围绕该《意见》,湖北省科技厅制定了《科技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该地区的特色产业。重点围绕大别山试验区的优质水稻、油料作物、茶叶、林果、畜牧、家禽、蔬菜、中药材8大特色产业,开展优良苗种繁育、推广示范标准化养殖技术,支持大别山实验区。并广泛开展科技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大别山试验区的发展需求,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震龙表示,自2011年起,3年内省科技厅将向大别山实验区投入科技资金21亿元,其中,无偿支持的科技政策性资金1亿元左右,帮助引进企业投入资金10个亿。

据悉,在3~5年内,湖北省科技厅将集成示范推广科技成果100项,培育壮大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50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以上,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以上,带动特色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英山英山县大别山
又见大别山
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
游英山县马鞍寨
防疫满分
英山茶园
英山云雾 高山名品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再见了,大别山
走进大别山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