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嘉陵江2010年洪水

2011-04-19 07:50柳晓玲
四川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三川嘉陵江亭子

柳晓玲

(四川省南充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 南充,637000)

2010年7月下旬,嘉陵江中、上游,支流东河、西河普降大到暴雨,致使嘉陵江干流各控制站——亭子口、河溪、金溪、南充,发生了自1998年来的最大洪水,嘉陵江二级支流雍河三川站发生了超警戒水位、超保证水位、超建站最高水位的洪水。本文对本次嘉陵江流域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1 暴雨时空分布及特点

降雨从2010年7月22日8时开始,暴雨中心主要在嘉陵江干流的广元、剑阁,东河流域的旺苍、三川,西河流域的武连驿、金仙一带。最大1小时暴雨量剑阁58mm,最大6小时暴雨量剑阁166.5mm,最大12小时暴雨量剑阁236.5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嘉陵江中、上游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中、下游地区降雨较小。由于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导致嘉陵江洪水陡涨。

受高空低槽和低层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5~26日又再次降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1小时暴雨量白龙45.5 mm,最大6小时暴雨量雁门154.6 mm,最大12小时暴雨量白龙167.0 mm。在流域土壤含水量饱和的情况下,因下渗量减少,降雨很快形成径流,嘉陵江干流再次出现了洪水。

2次暴雨过程,有5站1小时暴雨量超过50mm,有20站次6小时暴雨量超过50mm,有5站6小时暴雨量超过100mm,有25站日降雨量超过100mm,有3站日降雨量超过200mm,最大日降雨量达到223.5mm(广元站)。5日总降雨量最大的是剑阁站511.5mm,有8站5日总降雨量超过400mm。

2 洪水分析

嘉陵江洪水由暴雨形成,同时支流东河、西河暴雨洪水对嘉陵江干流的洪水也有较大影响。洪水特点是涨率快、退率慢、峰高量大,多为复式峰型,破坏力大,突发性强,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灾害。

2.1 亭子口水文站洪水分析

亭子口站地处苍溪县浙水乡水文村,位于嘉陵江左岸东经105°49′,北纬31°51′,距下游苍溪县城33km,集水面积61089km2,城内河长513km。亭子口站现为国家重要水文站,对嘉陵江防洪和梯级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亭子口站7月23日22时洪峰水位397.19m,25日23时又出现复式洪峰水位398.98m,是当年的最高水位。水位涨幅23.84m,超过了1998年和1981年最高洪水水位。由于亭子口枢纽工程处在施工阶段,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影响了流域水循环,且断面束窄,形成雍水,致使亭子口站水位失真,严重影响了洪水预报及防洪报汛。亭子口站2010年最大洪水过程对比分析成果见表1。

表1 亭子口站水位分析对比

从表1中看出,2010年亭子口站最高洪水位壅高了6.28m,修正成未受影响前的水位为392.70m,流量为16000m3/s。用年最大流量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得出2010年亭子口站洪水约为8年一遇。

2.2 河溪水位站年最大流量分析

河溪站位于阆中市河溪镇,嘉陵江中游左岸,东经106°03′,北纬31°32′,集水面积67696km2。该站距上游阆中市约16km,距下游南部县城27km,由原金银台水文站于2002年迁建而成。两站相距1.2km,面积约2km2,区间无大支流加入,两站流量可相互取用。该站是嘉陵江中游重要水情控制站和预报依据站,有1952~2010年共59年年最大流量资料系列,加入1903年调查洪水进行分析,分析成果见表2所示。

表2 河溪站年最大流量频率

从频率分析计算可得,1981年年最大流量31000m3/s,为该站实测最大值,约为80年一遇的洪水。2010洪水是至1998年来的最大洪水。1998年年最大流量22700m3/s,约为14年一遇洪水。河溪站2010年最高水位为348.08m,最大流量20100m3/s,约为9年一遇的洪水。

2.3 南充水位站年最高水位分析

南充站位于南充市顺庆区滨江路,嘉陵江中游右岸,东经105°49′,北纬31°51′,集水面积75813km2,上游88km2处有金溪水文站,洪水主要来源于上游。南充站是嘉陵江重要水位控制站,该站的水情变化对于南充市及下游的防洪决策极为重要。对1939年建站有资料记载以来至2010共72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成果见表3。

表3 南充水位站年最高水位频率

从频率分析计算可得出,该站实测最高水位为1981年的276.25m,约为50年一遇洪水。1998年最高水位272.44m,约为10年一遇的洪水。2010年最高水位271.91m,约为8年一遇洪水。

2.4 三川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分析

三川站地处苍溪县龙王镇田家坝村,位于嘉陵江二级支流雍河左岸,东经106°10′,北纬32°02′,集水面积303km2,域内河长40.3km。该站南面的九龙山,是流域附近的暴雨区。三川站设于1967年,从1969~2010年实测年最大流量共42年,加入三次历史洪水统计分析,分析成果见表4。

表4 三川站年最大流量频率

三川站2010年最高水位为18.23m,最大流量2050m3/s,是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频率分析计算得出,2010年洪水约为15年一遇。

3 结语

现行洪水预报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已出现水文情势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分析预报未来水文情势的变化,不但是防汛抢险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之一。

嘉陵江流域大规模水利工程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不断加大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原有的洪水预报方案精度下降,且由于流域产、汇流规律的改变,给洪水预报带来了很大难度,导致原有的洪水预报方案预报误差增大,甚至有的预报失败。如何兼顾水利工程与防汛的关系,更好的改造自然、造福人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对今后的水情及防汛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流域内水利工程的新建和运行是影响洪水预报精度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水利工程部门应主动向水文部门及时传递工程施工进展情况信息以及运行时的特殊信息。

(2)水文人应在枯季进行调查、了解流域内水利工程情况和流域特性,为作好今后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3)洪水预报不能只限现有的方案,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从实践当中不断积累、总结。只有这样,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才能从容应对。

猜你喜欢
三川嘉陵江亭子
大树亭子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超级头脑训练营(1)
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
嘉陵江东满福坝
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
把“亭子”随身携带
在嘉陵江边
去菜市口
我的嘉陵江(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