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传统媒体要坚守两条底线

2011-04-25 14:48韩志国
中国传媒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默多克底线报纸

互联网时代 传统媒体要坚守两条底线

传媒大佬鲁珀特•默多克和他的新闻集团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

因为“窃听门”事件的不断升级,7月10日,英国销量最大的老牌周报《世界新闻报》在运行了168年之后,黯然停刊。但丢卒保车带来的平静仅仅只维持了一天,11日,英国媒体爆出,新闻集团旗下更多的报纸涉嫌窃听电话和盗取个人信息,包括一向以严肃报道著称的《星期日泰晤士报》。

众怒之下,英国议会开始罕见地谴责默多克,首相卡梅伦也出言批评自己的长期支持者,默多克收购天空广播公司的举措也因此严重受阻。叱咤风云数十年,即使近年来在面对新媒体的疯狂围剿时,这个强硬的老头也从未低下自己高昂的头!不过,若想冲出重围,光靠勇气显然还是不够的。毕竟,比速度,报纸印刷赶不上网络传递;比新闻内容深度,若没有“线人”提供独家内容,也抓不住读者眼球,而报纸销量下跌,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信息买卖”成为传统媒体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默多克不过是将它做得更为极端罢了!

极端的努力在初期得到了良好的回报,《世界新闻报》的发行量一度高达400万份;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70万份左右,是英国最大的小报。但是现在,突然之间,一切都化为泡影,有人认为,这位媒体大亨已经跌下了神坛。

如上所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世界新闻报》“非法获取新闻线索”,这在世界媒体行业里都绝非“个案”!在英国,许多报纸都流行给“线人”支付信息费,不管录音记录是否合法,他们都会大胆的启用;在香港,据凤凰卫视报道,当地所有的媒体都有能够听到警方通讯的电讯设备,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即使是在管理严格的国内,隐蔽拍录的声像在广播电视上亦随处可见;虽然不见得违法,但这种不用得到批准、只能依据记者的良心判断就可以随时采用的方式,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社会行为上,都潜在着对法治本身的巨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发问:在当今这样一个讲求言论自由、珍视民众知情权的时代,默多克有错吗?从新闻人的角度看,他只不过是在竭力搜集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而已!

对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柏铨表示,《世界新闻报》的黯然退场是因为其触犯了“两道”底线,一是新闻伦理道德底线,另一个是法律底线。这给中国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警示意义在于,同行竞争再激烈,以上两道底线决不能触犯,否则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抨击,甚至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责备,如果没有良心和良知,肯定无法从事新闻工作。他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极少数从业者和媒体,他们与《世界新闻报》有着相似的做法和表现,这种行为是危险的,我们应该从个案中吸取教训,要建立“自律观”。

一个《世界新闻报》倒下去了,但类似的媒体还有很多很多。希望默多克的遭遇能给新闻同行们足够的警示;毕竟,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管行业竞争有多么残酷,作为新闻人,都必须要把握好新闻伦理底线和法律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读者的同时保全自身安全。

猜你喜欢
默多克底线报纸
默多克和杰莉·霍尔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报纸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新书披露默多克被邓文迪“情伤”近崩溃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