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百岁犹笔耕

2011-04-26 02:36包满
老同志之友 2011年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女作家文集

包满

如今,在上海滩上的女作家群中,要数罗洪高寿了。去年11月19日是女作家罗洪的百岁华诞。从1930年在《真美善》杂志上发表散文和短篇小说以来,迄今她的创作生涯已有80年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回顾以往的写作生活,总感到写作时间不短。”在这不短的时间里,她创作了散文集4部,短篇小说集7部,长篇小说3部,另有中篇小说《夜深沉》1部。在这个基础上,2006年编辑出版了三卷本《罗洪文集》。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作品既有解放前写的,也有解放后写的。解放后,她担当繁重的编辑工作,使她感到“实在太吃力了”,即便如此,她仍笔耕不辍。

更为人惊叹不已的是, 1996年她创作了长篇小说《孤岛岁月》。在他93岁高龄的时候,出版社推出罗洪以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上海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孤岛岁月》。当时,对于这样的老人,健康活着已属不易,还能将呕心沥血之作重新改过出版更是奇迹。

写此书的那一年,罗洪跌了一跤,右肩胛骨受伤,尚未痊愈。她担心来日无多,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写出来。《孤岛岁月》就是在极其艰难中写出来的。

当记者采访罗洪时,她在赠给记者的《罗洪散文》的扉页上这样写道:“这是我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回顾以往的写作生活,总感到写作时间不短,但质量太差,内心惭愧。”继《罗洪散文》出版后,三卷本《罗洪文集》也于2006年编辑出版,可以说给她一生的创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谁也没想到,2009年6月,她又发表了短篇小说《磨砺》。百岁作家坚持创作并推出新作,在中国文坛史无前例。

当记者问到罗洪在百岁高龄还能写作的秘诀时,罗洪的回答出乎意料:“得益于心境平静,宠辱不惊。”无论是在众人喝彩的得意岁月,还是在下放劳动的迷茫日子,她都抱着一颗平常心。如今,她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5时起床,自己漱洗完毕,然后准时收听6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她订有多种报刊,书大多数是现代小说。吃过中饭,小睡一会,大多是躺在床上翻翻报纸,然后眯上几十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午睡后构思写作。她晚年写的《孤岛岁月》、《罗洪散文》就是这样问世的。

她说:“对于作家来说,脑子要多用,格子要多爬,手脚要多动。我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看书写作一会,必然下楼走动走动。我平时喜欢散步,住宅周围地区,我都去走过,街道、建筑都无不熟悉,八九十岁时,还能从地处淮海中路的家里散步到徐家汇。”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女作家文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郭汉城文集》简介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