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芝6号芝麻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2011-04-30 05:44杨三维张明义宁东贤曹亚萍李红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春播芝麻单株

杨三维,张明义,宁东贤,曹亚萍,李红玲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

芝麻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加工领域,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产品之一。高产优质是芝麻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培育优良品种是实现高产优质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晋芝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多年综合抗性鉴定和品质检测培育而成的优良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芝2010001)。该品种抗多种病害,耐旱,抗倒伏,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宜山西省及相同生态区春播和夏播。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998年选用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品质较优良的中熟品种豫芝4号为母本,以综合抗病性好、耐旱、稳产的早熟品种晋芝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该组合F1表现杂种优势强,综合抗性和农艺性状好,1999年选择优株收获混脱后于第2年种植F2。2000年种植F2群体约450株,经过单株抗病性、产量性状和籽粒外观品质筛选,确定18个优异单株参加第2年F3株系种植。2001年该组合的18个F3株系中的01371和01376表现综合抗性好、生长势强、花期早、产量性状和籽粒外观品质优良,从中各选择20个优异单株混脱。2002—2003年在小麦—芝麻复播的芝麻重茬地连续2 a种植01371和01376混选株系,种植规模20m2(约300株),从中选择产量性状表现突出、抗芝麻枯萎病,兼抗茎点枯病和叶斑病的优异单株(30~50株),2002年多株混脱并测产,2003年分单株脱粒。2004—2005年在芝麻重茬地按株系种植上年选择的抗病优异单株,2005年对种植的16个株系经田间鉴选,收获5个品系,再经产量测定和品质检测,确定其中的05612为最优品系,定名为临芝7号。2006—2007年参加芝麻品比试验,其综合抗性和产量性状表现突出。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芝麻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芝6号。同时在山西省南部进行多点示范和扩繁,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受到芝麻种植户的普遍欢迎。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为单秆型品种,在稀植和肥力较足情况下,茎下部也可长出2~3个分枝。茎方柱形,茎秆及蒴果茸毛较短而少。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叶柄较短,中下部叶片较大、长椭圆形、缺刻小,上部叶片较小、柳叶形。初花期较早,花冠白色,始蒴位低,每叶腋3花,节间短,结蒴密而均匀,蒴果四棱形,果荚长2.7 cm。一般株高为160~180 cm,主茎果轴长70~100 cm,单株蒴果数80~120个,多者可达200个以上。每蒴粒数70~80粒,籽粒灌浆速度快,成熟时落黄好,顶梢瘪果少,收获时茎、叶、果均转为青黄色,叶片多自然脱落,蒴果在田间不易炸裂,收获后经晾晒,蒴果易集中开裂,一次脱粒率高。

2.2 生物学特性

晋芝6号属中早熟品种,在山西省南部种植,春播生育期120 d,夏播生育期95 d。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生长势较强。较抗倒伏,耐旱耐渍,落叶性好,抗茎点枯病、叶斑病和枯萎病,适应性广。千粒质量为2.5~2.8 g,籽粒扁卵形、种皮白色、显浅黄细纹,籽饱皮薄[1]。加工品质表现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都较高,符合国家油用一级标准。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蛋白质含量为22.86%,粗脂肪含量为54.22%,油酸含量为45.4%,亚油酸含量为40.5%,亚麻酸含量为0.5%。

3 产量表现及适应性

2006—2007年在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参加芝麻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006,2007年平均单产分别为1 552,1 494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芝1号分别增产18.5%和22.3%。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2 a的12个试点有10个点增产,平均单产1 080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芝1号增产10.3%(表1)。2008—2010年在山西省南部大面积春播和麦茬夏播示范种植,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单产普遍达1 200~1 500 kg/hm2。其中,2008年在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春播的一块旱地(1 100m2)单产高达2 496 kg/hm2。

表1 晋芝6号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结果

4 抗病性

晋芝6号综合抗性好。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植保室连续2 a在芝麻重茬地对晋芝6号进行抗性鉴定,其病情指数为:枯萎病5.42%,茎点枯病为2.94%,叶斑病为11.31%,确认其抗芝麻枯萎病、叶斑病和茎点枯病。另外,经多年多点调查,该品种抗旱性强、耐盐渍、抗倒伏,不论在旱地、水地或盐碱地,还是在干旱或多雨气候条件下,都表现良好,较对照品种增产显著。

5 配套栽培技术

5.1 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芝麻种子小,顶土能力弱,又怕水渍,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土质疏松、非芝麻重茬的地块种植。春播芝麻应在5月份前整好地,施足底肥,耕翻后耙耱2次,确保整地质量,做到地平土碎、上虚下实。夏播芝麻提倡硬茬播种,粗播精管。硬茬播种就是在小麦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灭茬,不再耕翻耙耱,只在麦茬行间破土开沟直接播种。

芝麻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低于12℃时易受冷害。芝麻又是无限花序作物,尽量延长芝麻生育期是保障芝麻丰产的前提。因此,应根据各地耕作和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播种时期。一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春播,山西省中部在5月下旬、南部在5月中旬播种为宜。山西省南部的夏播多在油菜和小麦收获后的6月上中旬播种,夏播要求抢时播种,越早越好,一般不迟于6月20日。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障芝麻全苗壮苗的关键,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造成缺苗断垄。覆土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 cm左右为宜。播种方式以条播为好,抢墒播种,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墒。如墒情太差,为赶播期,可干土播种,播后镇压,然后根据天气预报等雨或浇蒙头水,以确保一次播种出全苗。播量以5~7 kg/hm2为宜。

5.2 分段平衡施肥

芝麻的营养生长期较短,生殖生长期长,前期需肥量小、中后期需肥量大,对磷、钾肥和微肥较为敏感。施肥原则是以磷、钾肥为主,减施氮肥,增施微肥。一般在中等肥力地块,春播可施农家肥4.5 t/hm2左右,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00 kg/hm2;麦茬夏播在播种时可施三元复合肥250 kg/hm2作种肥。在初花期追肥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因为此后是生长最旺盛时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或降雨前开沟条施尿素150~200 kg/hm2,施后覆土。叶面增施微肥可显著增加单株蒴数,促进早熟,增加粒质量,提高品质。在整个花期和结蒴期结合防治病虫,在晴天的下午喷施 P,K,B,Zn,Fe,Mo 等多元叶面微肥,每隔10 d喷1次,共喷施3~4次[2-4]。

5.3 培育壮苗,合理密植

培育壮苗和合理密植是争取芝麻高产的关键。芝麻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和间苗定苗,以确保苗全苗壮苗齐。缺苗较少的地块可采取移栽补苗,移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带土取苗,移栽后点水保活;严重缺苗时,应及时补种,以保证全苗。为培育芝麻壮苗,防止苗挤苗、苗荒苗,要及时进行疏苗、间苗和定苗。在芝麻长出1对真叶时进行疏苗,2~3对真叶时间苗(做到去弱留强),3~4对真叶时定苗。根据晋芝6号生育特性,春播适宜的留苗密度是15万株/hm2,麦茬夏播以18万株/hm2为宜。

5.4 化学调控,防除杂草

芝麻苗期生长缓慢,易造成草荒,采用化学除草可大大减轻中耕除草的劳务投入。在芝麻出苗前,采用化学除草剂50%乙草胺或40%氟乐灵每公顷1 500mL对水525 kg,向地面均匀喷雾,封闭地面,能有效防除多种单子叶杂草和小粒双子叶杂草,药效可持续1个月以上。芝麻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防止植株狂长,培育壮苗,增强抗逆能力,促进成花坐果,显著提高产量。一般在芝麻初花期前(4对真叶时)每公顷喷施多效唑450 g;在盛花期,每公顷喷施多效唑750 g,增产效果显著。但要注意一次使用多效唑的药量不可过高,以免造成药害伤苗[5]。

5.5 防治病虫,后期打顶

晋芝6号芝麻抗病性较强,但在重茬地种植或多雨年份,也常有病害发生。为有效防治病害,花期可结合喷施叶面肥,用50%多菌灵800倍液,每隔10 d喷施1次,连喷3次。芝麻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蚜虫、芝麻螟等,可分别选用辛硫磷、敌百虫、吡虫啉、菊酯类等药剂进行防治。在芝麻苗期应重视对蛴螬和地老虎的防治;在生育中后期要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和芝麻螟等害虫。

芝麻为无限花序作物,收获前20多d的花序为无效花序[6]。为减少黄梢和瘦果瘪粒现象,改善芝麻生育后期营养状况,提高品质和产量,应在收获前20 d左右去梢打顶。一般在晴天下午将芝麻主茎及侧茎顶尖掐去约1 cm[7]。

5.6 适时收获,合理晾晒

芝麻收获期不宜过早也不宜太晚,过早植株养分没能向籽粒充分转化,导致粒质量降低而影响产量;收获太晚常有蒴果炸裂,易造成落粒使产量损失。一般是在植株的茎叶和果实转为淡黄色、大部分叶片脱落、下部蒴果的籽粒呈固有色泽时为芝麻的最佳收获期。收割时将植株整齐地扎成小捆,在晒场立架晾晒,注意通风,防止雨淋。当约50%的蒴果裂开后,可逐捆头朝下磕拍进行脱粒,经过2~3次晾晒和脱粒以后,即可完成全部脱粒。将种子晒干至含水量14%以下时,进行精选入库保存。

6 适宜种植区域

晋芝6号为中早熟品种,适于山西省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7 讨论

从育种实践来看,我国芝麻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选育的新品种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像晋芝6号在高产地块单产高达2 700 kg/hm2以上。从加工品质来看,国产芝麻优于进口芝麻,产品附加值高。但是,现有的芝麻品种抗病耐渍性差,再加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生产中有相当地区还是种植农家种,栽培技术不配套,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制约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因此,创制抗病耐渍新种质、选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改进杂交制种技术手段将成为今后芝麻遗传改良的主攻方向。同时从生产和应用实际出发,开展轻简化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耐重茬、间作套种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研究,芝麻新产品开发、产品规范化加工技术及生产工艺研究,将成为推动我国芝麻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1] 左联忠,马希骥,武翠萍.春播芝麻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1995,23(1):11-13.

[2] 赵应忠,危文亮,刘红艳.高产抗病优质芝麻新品种中芝12的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1):75-77.

[3] 李录久,丁楠,王家嘉,等.安徽省芝麻高效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高效施肥,2010,24(1):37-40.

[4] 孙克刚,王英,李贵宝,等.芝麻高产优化施肥推荐模型建立及其应用[J].土壤通报,1997,28(3):135-136.

[5] 陈郅启,石昭象.芝麻生育特点与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1(4):65-66.

[6] 张定选,王自云,徐春雨.夏芝麻打顶技术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0(7):12-13.

[7] 张明义,张合记,徐文生.芝麻两次打顶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1990(7):24-25.

猜你喜欢
春播芝麻单株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香喷喷的芝麻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辽宁省2016年春播种植意向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