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日战争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战略地位

2011-05-04 02:23崔英会,张婧
学理论·下 2011年2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

崔英会,张婧

摘 要: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反动统治的民主革命斗争史。其中抗日战争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近代中国反帝斗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根本转折,是新民主主义胜利的第一阶段,一言以蔽之,抗日战争是实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主革命;战略地位

中图分类号:O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044-02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离不开战争两个字。“从鸦片战争到土地革命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在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斗争和战争中,走过了将近一百年。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经过八年艰苦奋战,中国人民终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局面,开辟出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道路”[1]。由此可见,抗日战争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2]63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双重任务,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基础上,于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縱观中国革命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中国革命的总战略是以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为蓝本的,即彻底实现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目标,使得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建立民主的共和国。而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抗日战争是实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步骤。

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帝斗争由失败走向胜利的根本转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封建落后、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渐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特别是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到惨败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落后的中国是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而进入20世纪的。虽然中国的各个阶级、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都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作出了各种努力,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直到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行径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东北四省;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实行华北自治;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战争,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抗击东方头号帝国主义强国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此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革命力量倡导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族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及作出部分让步的情况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八年的全面抗战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民党军队在前线和敌人主力作战;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牵制了大批敌人。经过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一扫过去的挫折和失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反对帝国战争的第一次胜利,亦是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虽然打败的只是一个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罪恶历史,但它却为清除整个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到极大发展,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并于1949年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4]340由此可见,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由败到胜的转折点,还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这个意义上看,抗日战争完成了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的目标,为实现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二、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第一阶段

“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衰败,除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因此,要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除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外,还必须完成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个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5]中国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是在主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行的。其中抗日战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战争看作推进民主进程、实现民主革命总战略的必经阶段。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民众,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始终高举抗日民主的大旗,从抗战初期党的洛川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到党的七大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中国共产党并身体力行,在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实现抗日与民主的结合”[6]。在抗日根据地,中共实行“三三制”原则,有效地调节了根据地内部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同时,实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协调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使得广大地主阶级成为抗日的力量。在国统区,积极推进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独立自主原则首先要求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抗日的民族斗争,但同时民族斗争又需要必要的阶级斗争去推动。这集中体现在中共对国民党顽固派在抗日中的妥协、分裂、倒退行径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最主要的表现即打退三次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到底。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统一,即在民族斗争中发展壮大阶级力量。因此,抗日战争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深入,扩大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时期是实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中反封建目标的重要阶段。

综上所述,由于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反帝反封建。中国的帝国主义历来都是和本国的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反帝反封建也必须同时进行,抗日战争是以中共为首的革命力量进行反帝反封建任务的重要阶段,因此可以说抗日战争是实现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刘大年.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J].近代史研究,1987,(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杨泽明.略论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郭德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J].中共党史研究,1995,(4).

[6]胡和勤,王豹.全面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J].理论导刊,2003,(8).

[7]李东朗.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地位的变化[J].中共党史研究,1995,(4).

[8]王桧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抗日战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

[9]刘大年.我亲历的抗日战争与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郭德宏.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1]刘德军.抗日战争研究述评[M].济南:齐鲁书社,2005.

[12]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13]梁柱.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J].中国近现代史,2005,(8).

[14]王官成.抗日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

[15]范前锋,徐骏华.论抗日战争在中国统一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
9月历史大事记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的东北抗联研究
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化动员考论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
中国共产党就政治领导方面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论抗战时期的“夫人文学奖”
王西麟《第九交响曲——抗日战争安魂曲》第一乐章《哀悼》创作探析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规划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