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预约图书复本量探析

2011-05-08 08:28
图书馆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购书馆藏次数

侯 茜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3)

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网上图书预约服务,主要是指在图书馆馆藏可借复本全部被借出的情况下,读者利用计算机检索馆藏书目的同时在网上登记预约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当图书归还时由图书管理系统自动根据预约先后顺序通知预约者办理借书手续。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图书预约服务,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局限,对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图书预约服务中也出现有些图书被排队预约或预约频次较高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藏书主要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具有特定的读者群,对于在某一时段出现某类或某种图书排队预约或预约频次较高的现象,图书馆应该给予重视并加以分析,以便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中文图书是高校图书馆流通出借的主要图书,也是学校读者利用最多的图书。流通书库开架借阅使馆藏图书与读者之间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为读者检索、翻阅、浏览图书,发现自己所需图书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不少读者选择对已被全部借出的图书进行预约,还有的读者借书目的非常明确,直接进行图书预约。预约图书与教学科研关系紧密。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统计,该馆 2009年 9月 23日至 12月 23日的网上通知到馆预约图书有635种 ,预约者1 380人次,其中本科生1 005人次 、研究生 363人次、教师 12人次。预约图书涉及社会科学(I类不提供预约服务)和自然科学的 17大类,预约图书最多是 TU类 219种(占 34.49%),其次是 Q类 57种(占 8.98%),这也是该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涉及的两类图书。635种预约图书按用途主要可以归纳在以下 8个方面:1)基础课教材配套的学习辅导习题解答;2)专业基础课教材配套的学习辅导书;3)专业课指定范围内的参考教材;4)选修课指定范围内的参考教材;5)毕业论文涉及的专业参考书;6)考研辅导教材;7)公务员考试类书;8)考级、考证类书。对预约图书复本量的调查显示:可借复本 1册的 37种、2册的 131种、3册的 357种、4册的 82种、4册以上的 28种,预约图书按分类统计,馆藏最小、最大及平均复本量见表 1。这些图书在高校都是需求量比较大的,因为出借次数多,导致有的图书在使用有效期内就破损严重,甚至有的经几次修补后就无法外借了,使得馆藏可借复本减少。馆藏复本不足是读者预约图书的原因,重视分析图书预约信息,针对性地解决读者需求,将更有利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表1 预约图书复本量的统计情况

续表1

2 补充复本讨论

进入 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校本科生人数增多,有不少高校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在百人以上,近几年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相应的,学校对图书馆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有了保障,年均购书经费达百万元以上的高校不在少数。另外,还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得到政府部门的专项购书经费支持,购书经费充足,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图书品种和藏书量。但是,我们也看到有的高校图书馆偏重收藏图书品种,甚至购进学校非专业的图书,使馆藏零借阅率图书增多,而需求量较大的教学、科研用书却往往由于复本量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外借,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大打折扣。

馆藏图书复本究竟订购多少,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一些文献对教学参考用书复本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复本量的计算公式[1-2]或数学模型来决策复本量采购[3]。但是,分析复本量的确定有若干影响因素,如需要此书的读者人数、续借该书的概率、馆藏类似图书品种、借阅期限、限借册数、图书使用有效期、预计损耗等,其中有些因素是不确定的,是变化和模糊的。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图书市场产业化的发展,每年出版的新书有上万种,内容深浅或难易程度差别甚大,图书采购人员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从中进行判断、选择,因此图书馆在每年的采购中几乎没有按标准计算来采购图书复本量。

高校图书馆根据年购书经费采购图书,为了增加图书品种,各图书馆馆对不同类别图书的采购量(如社科类、理工类、重点学科、非重点学科、工具书、价格贵的图书等)事先都做了规定,这种规定是一种“保品种、减复本”的策略,采购复本量一般在1—5册之间,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按规定的复本量采购图书。馆藏图书复本量按规定采购,图书的利用由读者决定,由于每种图书流通出借次数不一样,图书的利用率也不同,因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率高或预约频次高的图书就有可能出现复本不足的情况。实际情况是馆藏图书复本量与读者需求之间往往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关系到读者的拒借、预约、荐购等方面的数量,也反映出学科资源的保障程度[4]。

图书馆开通网上图书预约服务,目的是为读者借书提供方便,但是,在实践中常常遇到某种图书被多位读者甚至达到十余人排队预约的情况,有的读者因排队预约时间长,无法借到急需的书只好去买,显然该种图书的馆藏复本量太少,需要增加复本。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利用不仅要从出借品种考虑,还要从出借册数考虑,由于复本能解决同一时段内不同读者对同一种图书需求的问题,对于读者集中借阅或阶段性借阅的教学或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如果复本量不足,势必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目前,高校图书馆年购书经费稳定且有保障,每年完全可以安排少量经费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流通中反映出的复本量不足的问题。

3 补充复本参考要素

图书馆通过对预约图书调查分析进行必要的复本补充,能够达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为用而藏,以用定藏”的实用性要求。由于图书馆实行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容易地统计出图书的利用情况,甚至可以精确统计出某种图书的入藏日期、复本量、最初最后流通时间、流通次数、预约次数,这对采访人员重购复本有一定参考作用。为了判断预约图书复本量是否适合某一时段读者需求,可以通过图书出借率来帮助分析。图书出借率公式为:A=x/ijy100%,其中 A为图书出借率(%),x为某种图书出借次数之和(统计时段流通册次),i为全部可借复本(册),j为借阅期限(次 /年),y为入藏时间(统计时段起止年份)。因为图书出借率是对图书出借次数的统计,某种图书出借率越大表明其出借次数越多,根据帕累托法则(80/20法则),可以认为在某一时段内出借率大于 80%的图书即为复本数不足,小于 50%则认为复本数过多,超过 150%则认为是严重不足[5]。以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635种预约图书为例,对馆藏时间半年以上的图书统计其流通次数(检索时间 2010年 1月 8日—11日),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图书出借率在 80%—84%的有 59种,85%—89%的有 49种,90%—99%的有 51种,100%以上的有 24种,共计 183种,反映出复本不足,其中馆藏在半年—1年的有 30种,1—2年的有63种,2—3年的有 26种,3—4年的有 24种,4—5年的有 20种,5—6年以上的有 20种。

随着高校扩招,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图书馆在中文图书采购方面不仅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来确定图书收藏品种范围,还要适当增加部分中文图书的复本量,尤其是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图书。在图书采购工作中,图书馆规定的图书复本采购量应该是一个相对数,具体到某种图书复本量的配置要视图书利用情况来进行补充,可以购买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1]尤晓青.图书馆学中的定量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4):125— 128.

[2]曹 臻.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复本的配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53—56.

[3]叶柏松.试论文献资源建设的一种方法——边际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4):41—42.

[4]胡振华.馆藏资源质量的适用性评价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1):15—18.

[5]严 彬.图书利用的统计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9(7):31—34.

猜你喜欢
购书馆藏次数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谁是幸运星?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
我国人均藏书知多少
购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