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中应用初探

2011-05-08 08:28唐小新
图书馆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联网文献

唐小新

(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04)

1 前 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构建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不但能有效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能大大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探讨与分析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对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东盟信息资源是指有关东盟各国科技、经济、政治、文化、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公开出版物(含纸质和电子的)以及专门检索上述这些资源的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书和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作为专业的情报信息中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大环境下,面对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和读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开展为本校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东盟国家留学生等东盟信息用户提供基于东盟信息资源的课题查新、情报调研、教学培训、文献传递等服务,如何对有关东盟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等,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

2.1 当前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进行相关教学、科研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东盟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如图 1所示。

图1 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2.1.1 东盟信息资源用户:主要是指获取东盟信息资源用于学习、工作及科研的相关人员。

2.1.2 高校图书馆基于东盟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科技查新、教学培训、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几个简单的传统服务。科技查新是指向校内外教学、科技人员(尤其是校内外有关东盟问题研究人员)提供的科技文献新颖性查证服务。教学培训是指为帮助校内外用户了解图书馆、熟练使用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而提供的读者培训服务。查收查引是指通过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文献篇名、期刊名称、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发表时间等途径,查找文献被 SCI、EI、ISTP、CSSCI等数据库收录和引用情况,并依据检索结果出具检索证明的服务。文献传递是指为帮助读者获取本校未收藏的文献信息而提供的中外文原文文献复制和传递服务。复制及传递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技术报告、会议录、标准等;传递方式包括传真、电子邮件、邮寄及读者自取等。

2.1.3 东盟信息资源来源仅限于本馆纸质书刊、电子书刊、自建数据库、国内其他图书馆、情报所、东盟协议合作机构等。

2.2 当前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的缺陷

高校图书馆只有具备丰富的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和高质量的文献服务水平,才能为从事东盟学习与研究的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帮助,使他们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质量、学术交流、科学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在东盟信息资源和文献服务上远远满足不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2.2.1 东盟信息资源馆藏匮乏,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等东盟信息资源种类较小、册数不多;东盟信息资源不齐全;文献传递来源方式单一,造成了东盟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不足的现状。以广西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例,东盟信息资源拥有现状如表 1所示:

表1 广西部分高校东盟资源分布收藏情况

自建数据库方面:目前已建设有东南亚风情资源库、东南亚研究论文资料库、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贸易东盟专题电子期刊等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目前只收录了不到1 000篇文章,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由于版权问题,数据库还仅限于在小范围内浏览。另外,音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还没有起步[1]。文献传递来源单一:主要表现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和合作的文献机构较少,或者合作的机构本身东盟信息资源拥有量也较少[3]。

2.2.2 熟练掌握东盟语言的馆员人数有限,专业服务水平不高。东盟信息资源服务不仅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了解不同文化中某些语言词汇的特定含义,如禁忌语、多义词、双关语、体态语、比喻,等等,避免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使用产生的误解。[2]另外,馆员还需要具备东盟信息资源用户所需信息的专业背景。只有这两者都兼备的馆员才能做好东盟信息资源的服务工作。显然,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具备这两种能力的馆员还很少。

2.2.3 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水平较差、局限性大,满足不了东盟信息资源用户的多层次要求[4]。当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东盟信息资源服务仅限于资源供给、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服务,却没有由用户主动参与的个性化服务,如个性化信息定制、信息推送、语言翻译、智能定位、账户管理、3G服务等。

2.2.4 文献传递和科技查新服务周期长,用户无法准确掌握文献与报告到达的精准时间,失去了信息的先导权。

2.2.5 跨语言、跨库检索等技术手段水平低,信息现代服务能力较差,无法实现中国—东盟跨库检索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

3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物联网架构技术来整合中国—东盟分散的、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环境的信息服务机构,克服东盟信息服务中资源匮乏、外语水平低、专业能力不强、个性化服务水平差、文献传递和科技查新周期长等缺陷,建设一个服务功能强大、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的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保障针对东盟信息用户的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3.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概念于 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提出[5],2010年 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说明:物联网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被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体系结构、系统模型以及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能嵌入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遥感技术、微纳技术,构建智能网络,由过去仅能在网上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发展至能够进行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动。通过向铁路、电器等嵌入芯片,不仅使这些物品能够自动进行感应、识别,人类也可以远程控制物品,整个地球都变得智慧起来。

3.2 基于物联网的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架构思路与目标

所谓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就是一种以用户的东盟信息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它能区分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并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需求等特征向他们提供最能满足其需要的信息服务。与通用性信息服务相比,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主动性、易用性、知识性和安全性,它是对通用性信息服务的进一步拓展和细分,是信息服务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开展对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应用的研究,不仅能极大地促进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进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还能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东盟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深度。

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整合东盟信息资源,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目标与思路是:在不改变现有的中国—东盟信息服务机构的前提下,在现有应用中增加一层独立的“基于物联网的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将目前已经存在的信息服务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组织起来。这些信息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图书馆、出版商、国家知识产权局、咨询研究机构、科学信息与交换机构、档案馆等,它们负责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数字资源和实体资源。

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向东盟信息资源用户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东盟信息资源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陆平台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功能。平台通过分析注册用户提供的个性化特征和定制选项,主动地将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推送给用户。当用户主动向其他国家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出信息资源服务请求时,该信息服务机构根可据统一规范的要求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一个虚实结合、跨语言、跨数据格式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东盟信息资源用户多专业、多层次信息资源的需求。

3.3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实现

图2 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架构

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集成了东盟信息资源用户、互联网、银行、物流、卫星定位、通讯、信息服务机构等,实现了信息资源服务的扁平化,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架构如图 2所示。

东盟信息资源用户:通过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注册自己的相关特征信息(如银行账户及消费信用额度),并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台提供的服务类型。

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它是整个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的核心,集成了互联网、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物联网技术手段,管理与协调用户、银行、信息服务机构、物流公司、通讯公司等之间的事务,并实现彼此间的信息交换。

平台服务语言:平台将根据用户目前使用的互联网 IP或移动 IP的归属地,提供 IP归属地的语种版本,如不是用户的母语版,用户登录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注册国别,向用户提供所属母语的服务平台。如图 3所示。

图3 平台服务语言过程

信息资源语种服务:信息资源语种服务主要包括:1)平台配备不同语种单词、语句、段落的计算机翻译工具,以方便用户进行信息资源检索与阅览;2)提供多语种关键词库供信息资源检索使用。用户可将使用的检索关键词向所有信息资源服务机构提交,信息资源服务机构会以自身的语种返回检索结果,以供用户选取。对于其他的检索途径,除用户选定外,仅检索本国信息资源服务机构;3)根据用户注册时选择的可接受语言,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如果所需信息资源因语言障碍而影响检索,可以向平台请求语言翻译服务,如图 4所示。

图4 信息资源语种服务功能

面向东盟信息资源用户:它提供个性化服务功能,如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推送服务、个性检索服务、个性化收藏服务、个性化知识管理、个性化信息聚合、语言翻译服务、个人账户管理、智能识别服务、智能定位服务等。其个性化服务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扩展,以满足用户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东盟信息资源:主要由中国—东盟信息服务机构提供数字资源和实体资源。通过平台,不仅让本国间的信息服务机构联系更紧密,而且也把国与国之间无序的信息孤岛相互统一、密切关联,从而跨越了语言障碍,克服了源数据格式的不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银行:在信息商品化、机构商品化的今天,信息服务机构不仅要考虑用户所需,而且还需要在提供服务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入银行主要是用于结算信息资源服务的费用,完成用户、信息服务机构、平台服务商之间的费用结算。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 、装卸 、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主要为实体资源服务,如实物图书、报纸、档案材料、文献传递的资料等。

4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的优势

(1)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融合了多种技术,解决了传统信息资源服务的诸多不便环节,实现信息资源扁平化服务,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更简便,服务更个性化,用户仅需把问题提供给服务平台,当服务平台处理好后则会通过用户定制的服务方式把结果返回给用户。

(2)东盟信息资源来源更广、更全更齐。各国信息资源服务机构成为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与服务者,用户面对的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高校图书馆及与高校图书馆相互协作的几个信息服务机构,他将获得中国—东盟所有信息资源服务机构的服务。

(3)东盟信息资源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手段,实时掌握自己所订购的实体信息资源物流动态,以便规划自己的学习、工作、科研进度。

(4)引入信息商品化、机构商品化的利益机制,增强信息资源服务的竞争力,促使信息服务机构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科研,抢时间、争速度,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基于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平台:提供信息定制、推送、账户管理、智能定位等个性化服手段,满足了用户多层次的信息获取需求;同时,信息服务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服务会更主动,资源建设与科研投入会更大。更重要的是,它把国与国之间、信息服务机构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更齐全的东盟信息资源。物联网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优化了信息资源服务方式,实现了扁平化服务,为高校东盟信息资源用户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5 总 结

当前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服务还处于一种紧耦合状态,不利于不同语种、不同数据格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能力较差,而采用物联网——面向服务体系的架构方式,则保留了信息资源服务机构之间松散的耦合状态。

系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供用户选择 ,对不同的信息资源检索请求,系统可以包装成信息服务发送给信息服务机构,并把结果返回给用户。

用物联网架构东盟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高校图书馆东盟信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结合物流、通讯、语言翻译等多种服务,实现虚实结合、跨语言、跨数据格式的综合服务,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多层次、多方位需求。

[1]梁 俭,金建英.广西东盟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界,2009(4):99—103.

[2]龚 军.广西高校图书馆为东盟留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策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10):224—226.

[3]杜文宏,黄珊珊,刘 茜.对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10):84—86.

[4]周凤珍.论民族高校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82—84.

[5]Architec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EB/OL].[2010-05-10].http:∥www.autoidlabs.org/page.html.

[6]刘 强,崔 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6):1— 4.

[7]肖慧彬.物联网中企业信息交互中间件技术开发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9.

[8]张佐帮.基于 ArcSDE和Oracle的东盟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联网文献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