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期刊工作(2005—2009年)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

2011-05-08 08:28
图书馆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图书馆

徐 婷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图书馆,贵州 遵义 563000)

1 引 言

期刊以其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时效强、更新快、内容丰富等特点,占据了图书馆一席之地。据统计,在人们广泛利用的众多文献类型中,大约 80%的信息来源于期刊。期刊成为图书馆馆藏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图书馆最活跃的文献因素。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工作。因此,开展期刊工作研究对于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论文来源及概况

笔者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关键词“期刊工作 ”或者 “期刊管理 ”、时间范围 “2005—2009年”、查询范围“全选”得出查询结果:共计1 652篇文章(统计截止时间为 2010年 4月中旬)。通过逐篇浏览、审查并剔除简讯、报道、消息、会议纪要、编辑工作、出版工作、档案工作等方面的文章,共检索到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 949篇。按年代排序如表 1所示。

表1 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从表 1中可看出:5年来期刊工作研究处于平稳时期,每年的研究论文数量不相上下,众多的期刊工作者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期刊工作的行列,积极地撰写论文,期刊工作研究沿着平稳、有序、正规的轨道发展。

3 论文发表的刊物

刊发 6篇以上论文的刊物详见表 2。

表2 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分布情况

从统计中可看出,949篇论文分别发表在 314种刊物上,行业涵盖面较大。表 2显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发表论文 134篇,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科技信息》发表论文 69篇、《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发表论文 51篇。论文总数中 60%的论文(即559篇)集中发表在 30种刊物上(仅占相关刊物总数的 10%),它们主要是科技信息类、图书情报类以及医学类的刊物。其中《图书馆论坛》《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是图书馆学类的核心期刊。

4 论文的作者分布

笔者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出的 949篇论文均是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论文作者为 862人。发文情况如表 3所示。

表3 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的作者分布情况

从统计中可看出,期刊工作是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一定的研究群体。其中,发文 2篇以上的论文作者有 77人,合计发文 164篇。以闾月兰的 5篇为最多,占发表论文总人数的 0.2%;别立谦、龚玉平、古田、默秀红、汤罡辉和肖永霖各发文 3篇,占发表论文总人数的 0.8%;陈洁薇等 69人各发文 2篇,占发表论文总人数的 8%;其余 785人各发文 1篇,占发表论文总人数的 91%。这说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是:参与人数众多,但相对分散,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5 论文的地区分布

按论文作者的地区排序如表 4(以第一作者为准)。

表4 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作者的地区分布情况

从表 4中可以看出,东部、中部以及沿海一带地区的发文量大,共发文 792篇,所占比例高达83.4%,广东、江苏、山东名列前三位;而西部地区的发文量较少,合计 154篇,仅占 16.2%。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学术研究越活跃。

6 论文的主题分布

笔者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 949篇论文的主题进行了分类,情况如表 5所示。

表5 有关期刊工作或管理的学术论文的主题分布情况

从论文的主题分布来看,期刊工作基础研究、期刊工作管理、期刊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期刊工作队伍建设、期刊工作现代化、现代技术应用、电子期刊等是其研究的热点。既有总括的宏观论述,又有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的专门研究。

6.1 期刊采访是期刊工作的首要环节,影响着整个期刊信息资源的质量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图书馆的苏建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马小红、周荔薇,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图书馆的睢秋菊、张恒,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的陈琳等对中文期刊采访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措施:1)制定采访原则;2)注重期刊的选定、查重工作;3)传统采访方法与网络采访互补;4)优化订购流程;5)加强图书馆与发行部门之间的联系。[1]期刊编目一定要注意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著录的准确性。作者们还探讨了更名期刊的著录。

6.2 图书馆界期刊的排架方式存在不同观点和做法

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刊名字顺与学科分类两种排架方式。河西学院图书馆的张维真、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谢亮、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别立谦、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的赵淑萍等分别从各自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现刊及过刊的排架方式,使期刊在库里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及逻辑性的科学体系,方便读者、简化管理、利于倒架。[2]

6.3 期刊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研究论文相对也多,有328篇,占全部发表论文的 34.6%。对期刊管理模式的研究是搞好期刊管理工作的关键之一。“一条龙”的管理体制目前已被大多数图书馆所采用,要注重从以期刊文献为中心的“一条龙”管理走向以读者为中心的“一条龙”管理,这是期刊工作的发展方向。期刊管理还要体现人本管理的新理念。加强图书馆期刊队伍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是:1)必须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必须具有信息素质;3)必须具有多元文化知识;4)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5)必须具备科研创新能力。[3]

6.4 期刊的服务和开发利用仍然是期刊工作的重点

研究期刊服务和开发利用的人数最多,研究论文高达 389篇,占全部发表论文的 41%。论文作者的单位涉及面广,有高等院校图书馆及资料室,公共图书馆,医院图书馆,高职、中专、中技、中学图书馆,他们对现刊、过刊、内刊、专业期刊、外文期刊等都有研究。作者们对各种文献的服务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的李砚楼、张永梅,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时永清等提出了期刊流通的观点,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6.5 期刊工作的现代化研究仍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

电子期刊 、数据库、新技术的应用和期刊的自动化建设是期刊工作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作者们探讨了电子期刊的发展、管理及开发利用,分析了电子期刊给我国期刊管理研究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扩大化、研究对 象多元化、技术化研究倾向日益鲜明、人文化思想重新张扬、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6个方面。[4]此外,他们还研究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优化整合,探讨了数据库的建设,介绍了回溯建库的经验,并深入探讨、研究了各种图书馆系统,如: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 Libsys3.0、GLIS8期刊管理子系统,ALEPH500系统、ILAS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等。以及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6.6 对期刊本身的研究也有涉足

作者们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种期刊进行评价或预测,或对某种期刊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期刊工作的研究触及期刊工作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期刊工作研究仍然占有很大比例,而传统工作与现代化工作接轨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研究论文将会有所增加。期刊工作的研究者大多是图书馆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理论知识和有实践经验,对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正在由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转变,定量与定性结合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实证研究得到关注和重视,研究论文数量攀升,这些对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工作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陈 琳.中文期刊采访特点及问题分析[J].情报探索,2006(4):22—21.

[2]赵淑萍.中文现刊排架和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建设,2009(1):71—75.

[3]刘忠碧.论面向 21世纪的期刊馆员[J].图书馆,2000(6):37—38.

[4]许 静.电子期刊给我国期刊管理研究带来的 6大变化.医学信息学杂志[J],2008(1):19—21.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图书馆
期刊简介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图书馆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去图书馆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