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自我终结

2011-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定价法国文明

苏 琦

“这本书是一个文明的死亡证明书。”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如此评价自己的著作《农民的终结》: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法国目睹了一个千年文明的消失,这文明是它自身的组成部分。

这里的文明指的是由千千万万户小农组成的传统农业文明,在大规模工商业文明出现以前,它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曾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形态,而且迄今仍在那些后发国家里顽强地存在着。作者在阐述写作本书的目的时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社会科学能够给予什么样的回答呢?“要想知道怎样使全世界的农民进入工业文明,以便使他们能够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和走向繁荣,难道思索的最好例子不是西方国家已经完成飞跃的农民吗?”孟德拉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反传统的“田野教学派”的一员,孟德拉斯强调研究必须建立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为此,他和他的团队花了12年时间“上山下乡”进行这项调查。孟德拉斯认为法国的农村给社会学家“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那里收集了很多可供进行各种分析的‘自发性试验”,因此虽然所论述的仅仅是法国,但读者可以“自由地探索可能的推论和借鉴”。

对于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来说,这样的命题显然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那些先行者的进退得失足以为中国这样的后来者鉴。

在本书写就的1967年的法国,以小农户为代表的农业文明的消亡进入尾声。从1946年到1965年,法国的拖拉机停车场从2万处左右发展到100多万处,新技术直接来自实验室的研究,而不是来自进步农业劳动者的摸索。

冲击不仅仅来自技术层面。那些沉迷于“个人主义”和“土地恋”的法国农民一度怀有这样的梦想:在吸收了一些新技术和接受了一些经济制约之后,也即适应期的危机过去之后,他们可以重新创立一种能够和以前一样持久的耕作与经营体制,进而重新找到类似他们父辈熟悉的那种平衡。

然而技术文明有着自己的节拍。像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农业也必须服从工业社会中技术和工业变化的节奏。一切农业生产都受消费者的欲望和市场的变化所支配。农民不仅远未重新找到传统的稳定,而且将经受技术革新和经济趋势带来的长期变动。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应对这一长期变动,法国农民或主动或被动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和经营集中化的道路,从而“被卷入了”一场从变革“技术结构”始,至变革“社会结构”终的历史性事业。

在孟德拉斯看来,法国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具有惊人的适应性,一旦对经济的前途和“乡村职业的高尚”重新确立信心,他们可以按照工业社会的经济规则行事,利用邻居外流的时机扩展自身,并以“惊人的可靠直觉去创立一些全新的和非常符合现代要求的机构(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集体利益协会、家庭乡村培训所等等)”。

在这里,不难看出,“邻居外流”和农民的“自组织”是“终结”小农户的两个关键前提,前者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对接技术与市场变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尽快结束对农民工进城的“欲迎还拒”,尽快放开对农民自我组织的限制,同样是顺遂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世界到底怎么了》

朱焱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定价:27元

从气候变化到城市发展,再从烟草控制到塑料袋之争,一名中国记者15年走遍世界将自己的观察和思索记录下来,呈现给读者。

《被误读的金融》

[英]拉里·埃利奥特 丹·阿特金森

中信出版社

定价:48元

全球化、通讯化、自由化、私有化、竞争化、金融化是6位善神,而被华尔街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投机、鲁莽、贪婪、傲慢、寡头6位恶神,演绎了金融世界的血雨腥风。

《唉,我的沧桑50年》

八爪夜叉

重庆出版社

定价:29.8元

作者出生于1959年,正好碰上三年大饥荒,随后遭遇文革,上山下乡,回城,下岗……被拆迁等等。剧烈的社会变化,冲击着这个普通的中国人。

《北京的腔调》

胡赳赳

新星出版社

定价:25元

“知道分子”胡赳赳穿梭于人群的缝隙之中,寻找那么一点诗意和无趣。他似乎不在意真相,而是热衷于猜人性之谜。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薛涌

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29.8元

作者将西方有关智商、脑神经、大脑髓鞘,以及天才训练等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求学、科研经验,得出结论,普通人也能完成自我超越,取得更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定价法国文明
扫地
莫奈《睡莲》[法国]
漫说文明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文明过春节
最新出版图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