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工艺画让养鸡利润翻番

2011-05-14 14:5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鸡毛养鸡鸡舍

她养鸡2年多,不要肉、不要蛋,只要漂亮的鸡毛。

从首都到鸡园

从一地鸡毛到绝境逢生

2007年年初,高钰环揣着在北京积攒下的5万元钱,回到了郴州老家。目的只有一个:养鸡。经过大半年的辛苦经营,她鸡园里的鸡发展到了3000只。初见成效后,高钰环筹资30万元,引进了饲养周期短的美国肉鸡鸡种。父母极力反对她养鸡,亲戚们也说三道四,相恋多年的男友也因为她的选择而提出了分手。

高钰环觉得心里委屈,为什么一个大学生养鸡就闹得满城风雨呢?自己养鸡不是也赚到钱了吗?然而,就在高钰环决定大干一场时,她的创业差点夭折了:2008年,暴雪席卷南方,压塌了鸡舍,1万多只鸡死了九成。鸡死了,钱怎么还?难道真的就这样倾家荡产了?看着散落一地的鸡毛,想到当初亲友的规劝, 高钰环泪流不止。

“你能把鸡哭活,就好好哭。你天天看着这些鸡毛,能看出钱来?”母亲心疼又无奈的劝她。

母亲的话让高钰环眼前突然一亮:把鸡毛变成钱!秸秆画漂亮还值钱,鸡毛为什么不能呢?更何况鸡毛的柔性和颜色更适合做画。她顿时兴奋起来,边擦眼泪边跑到鸡舍边,用镊子把一片片羽毛拉直展开。洗净后,鸡毛格外光泽亮丽。按风景画的图案,她用鸡毛比划着做了起来。

高钰环从小就爱画画的,这点爱好帮了她的大忙。1个星期后,她的第一幅杰作大功告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画栩栩如生,那些柔软而颜色丰富的鸡毛,给这幅山水画添了一些动感和柔美。

这一试验的成果,让高钰环看到了希望。但是仅一幅画从洗鸡毛到制作完成就花了她近1周的时间,如果想大批量制作生产,那简直是跟磨绣花针一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高钰环又陷入了苦闷当中。

她一边苦思这个问题,一边开始着手收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鸡毛。高钰环开始到处收集家禽羽毛,菜市场、农贸市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还发动亲戚朋友帮她收集。她把收集回来的羽毛根据色彩、大小进行分类,再对羽毛做防腐处理,其中一部分加以上色用于装饰点缀。

高钰环用鸡毛做画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争相跑来看她做画。

2008年10月,高钰环的同学要结婚了,同学开玩笑说:“钰环,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就差一个有特色的艺术品。要不你用鸡毛给我做幅画?”高钰环一口答应。

1个多星期的精心赶工,一幅漂亮的工艺画完成了:鸟语花香的春天,在一个湖边的秋千上,两个相爱的人手拉着手坐在秋千上,深情相望。用淡淡绿色的鸡毛做成的湖水,湖面上波光荡漾,闪闪动人……

婚礼上,高钰环把自己用鸡毛做的工艺画送给了同学。同学们被她的创意和手艺惊呆了,他们没想到高钰环还有如此绝活。同时,同学们鼓励她大胆地把这个项目做下去,并祝福她获得成功。看着同学们鼓励的眼神,高钰环哭了,她下决心以此作为她的第二次创业的突破点。高钰环没想到,这件事改变她的一生。

2008年12月,带着鸡毛工艺画,高钰环参加了广州工艺品展览会,第一次破天荒地接了20多万的国内外订单。

产业链上分工合作

产销两旺

养鸡没赚到钱,倒是鸡毛让高钰环小有成就。这一切,让高钰环感到啼笑皆非。有了客户和订单,高钰环开始重操养鸡旧业——她办了个鸡场。和上次不同的是,她这次是为了别人不要的鸡毛。

村子里的弱劳力和妇女都跟着她学起了制作鸡毛画。2009年,她的鸡毛画再次征服广州国际工艺品博览会,新加坡的客户以5000元的高价购买。几个月后,她接到了来自国外50万美元的工艺品订单!

市场迫使她必须规模生产。她投资建起了鸡毛画加工厂,把一幅画分解成很多道工序,先加工“零件”,然后合成。

今天,高钰环的鸡毛工艺画已经销售到湖北、河北、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在别人眼里不值钱的鸡毛,却在高钰环的手里变成了真金白银。

合作要求:代理商只是技术上的合作,产品要自己生产、加工与销售。地级代理费8万元;县级代理费3.8万元。制造商是学技术,可无店经营,也可自己开店,学费9800元。

猜你喜欢
鸡毛养鸡鸡舍
养鸡趣事
鸡舍救无人机
喂鸡
别请狐狸建鸡舍
柬埔寨磅湛省每月出栏约23万只活鸡
鸡舍
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探讨
捐鸡毛
张飞丢鸡毛(四)
后院养鸡流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