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2011-05-16 10:40涂鸿鹄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34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西药精神分裂症

涂鸿鹄

(湖南省脑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精神科2病室 长沙 410000)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危害较大等临床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大多数单纯应用西药,但是一般其疗程较长且副作用较大,往往不能被患者所接受,笔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做相关的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我院经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实验组中,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3±9.9)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1.3±9.7)个月,入组前PANSS总分为(71.2±16.3)分,阴性症状分为(20.5±7.6)分;在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5.8±9.6)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0.2±12.3)个月,入组前PANSS总分为(70.8±15.8)分,阴性症状分为(19.8±7.2)分。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在研究前1周接受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PANSS总分≥60分,排除有任何严重躯体疾病或药物滥用及药物过敏者。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西药,氯丙嗪片,剂量维持在300~400mg/d的或者奋乃静16~58mg/d,平均26.2mg/d。实验组在口服西药基础上应用顺气导痰汤:法半夏15g、胆南星12g、橘皮15g、香附15g、木香10g、苍术15g、枳实10g、厚朴15g、郁金10g、甘草6g、石菖蒲10g、茯苓30g、加减柴胡、黄芩、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代赭石、生铁落、朱砂、栀子、莲子心、合欢皮等治疗。所有患者及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恢复原工作学习的可能,自知力完全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为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或发作减少50%~75%,具有参加一定工作的可能,自知力部分恢复,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环境为显效;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或发作减少25%~49%,恢复工作学习可能有困难,自知力缺乏,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为有效;症状无改善,发作无减少,或症状较治疗前加重,发作次数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0.05被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统计结果可以得知,实验组有3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有3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9.10%,2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发病率,并且对患者的身心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精神疾病,在病因方面尚未明确,在相关的治疗方面是研究的重点。在其临床表现方面,患者的行为、情感、思维等具有非现实性、不易理解性和彼此分离不协调的特点,这也是本病的基本特征。本病多在16~38岁之间发病,妄想是思维障碍较常见的症状,以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最多见,还多有知觉障碍,以幻觉最常见,以幻听较为多见。在临床分型方面主要有: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2]。约占精神病院住院病人的60%左右[3]。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中医学认为属于癫狂范畴。因为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分型较为复杂,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目前多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分型标准包括痰火内扰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内阻型、阳虚亏损型、阴虚火旺型及其他型6个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扬各自之长,避各自之短,提高各自疗效。并且中医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同其他疾病一样,强调整体观。各种单方、验方及非药物疗法具有取材简便、价格低廉、作用显著等特点。段跃水等[4]在研究中对虚证(阴证)采用癫狂2号,结合氯氮平、舒必利治疗,发现中西药合用可以较快的控制病,并且还减少了西药的用量和药物反应的发生。孙全新等[5]在临床中应用自拟中药方(防风、连翘、薄荷、当归、白芍药、白术、栀子、黄芩、石膏等)配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取得显著疗效。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有39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有36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9.10%,2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姜惠敏.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体会[J].天津护理,2009(17):108.

[3]苏会英,杨菊美.精神病康复出院前心理调查及护理指导[J].中原精神医学,1999,5(4):242.

[4]段跃水,潘惠萍,潘振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分析-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50例对照[J].现代中医药,2004,6:18~19.

[5]孙全新,刘祖松,胡正达.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8):1076.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西药精神分裂症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