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8~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分析

2011-05-23 07:05韩玉刚董秀涛
山东医药 2011年43期
关键词:曲霉菌念珠菌消化道

韩玉刚,杨 乐,董秀涛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济南201027)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高,其中免疫力极其低下及反复放化疗、大量输注免疫抑制剂者极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甚至死亡。2011年7月,笔者对我院2008~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①标本来源:标本来源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其中2008年375份、2009年452份、2010年531份;标本来自下呼吸道1 023份、尿液201份、血液86份、消化道分泌物48份;患者男832例、女526例,年龄36~97岁;原发病为肺癌906例,胃癌201例,卵巢癌16例,前列腺癌40例,食管癌39例,结直肠癌156例。②菌株分离及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经革兰染色、触酶试验等筛选,采用DL-96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

结果:共分离鉴定真菌20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28株(62.7%)、热带念珠菌25株(12.3%)、其他念珠菌35株(17.1%)、曲霉菌11株(5.4%)、其他真菌5株(2.5%)。2008、2009、2010年真菌检出率分别为 12.2%(46/375)、13.7%(62/452)、18.1%(96/531)。不同标本来源及原发病患者真菌检出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标本来源及原发病患者真菌检出情况[株(%)]

讨论:近年来,并发真菌感染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我院2008~2010年真菌检出率分别为12.2%、13.7%、18.1%,呈逐渐增高趋势。主要原因:①反复放疗和化疗可杀灭体内大部分白细胞,削弱机体自身抵抗力。②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普遍易感性。③患者自身体质衰弱、营养不良,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④高龄、肿瘤分期较晚和住院期间交叉感染等。本研究还显示,患者感染真菌种类主要为念珠菌、曲霉菌,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和下呼吸道(且各部位感染均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肺癌患者真菌检出率高于食管癌、胃癌、卵巢癌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且亦均以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可能原因为白色念珠菌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口腔、消化道和皮肤上的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发生菌群失调时则易致病;曲霉菌不入血液,血培养无法检出曲霉菌;肺癌患者是真菌的易感人群。笔者体会,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①严格执行院内感染防护制度、减少医院潜在病原菌;应用口服抗真菌药物。②增强患者免疫力(体内中性粒细胞能消除菌丝体,单核—巨噬细胞能吞噬霉菌孢子)。③减少不必要的静脉导管输液、长期留置导尿管、静脉穿刺和组织活检等以避免器官组织损伤。④合理使用抗生素。⑤加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制度,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等深部真菌)感染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临床对其(尤其是肺癌患者)应注意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免疫力及减少交叉感染。

猜你喜欢
曲霉菌念珠菌消化道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鸡曲霉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鉴别与防治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肺曲霉菌合并肺放线菌感染一例
佩特曲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猪的消化道营养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