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

2011-05-25 10:52卢忠武蒙家彦韦作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活动期变性实质

卢忠武,蒙家彦,韦作康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放射科,广西 河池 547000 E-mail:luzhongwu78@163.com)

脑囊虫病的发病率约占囊虫病的80%,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猪绦虫寄生脑部所致[1]。根据病变部位,脑囊虫病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以脑实质型多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63例资料,旨在探讨MRI对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42例,女21例,年龄最大 66岁,最小17岁,平均41岁,以30~50岁最多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47例,头晕头痛10例,精神异常4例,记忆力障碍2例,病史最短者3天,最长者13年。

1.2 MRI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0.2T永磁开放型(signaprolile)磁共振成像仪,患者取仰卧位,头线圈,SE序列分别进行横断面扫描 T1WI(TR 300~440ms,TE 14~21ms)、T2WI(T R 3900~ 4400ms,TE 109~ 112ms),FLAIR(TR 5600ms,TE 113ms),层厚7~8mm,层间距2mm。其中16例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T1WI横断面、冠状及矢状面,增强造影剂为Gd-DTPA,用量0.2ml/kg。

2 结果

63例患者中多发 58例(占 92.06%),单发 5例(占7.94%),单发的5例病灶,分别位于右额叶、右颞叶、右顶叶、左枕叶和左额叶,多发的58例广泛分布于两侧大脑半球各叶皮层下,其中8例侵及小脑,5例侵及脑干,3例同时侵及小脑、脑干及双侧基底节区,最小者直径约2mm,最大者直径约17mm。其中活动期均显示囊虫“头节”、变性死亡期均显示“白靶征”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特征性M RI表现。参照田旭玉等分期[2],脑囊虫病MRI分期可分为四期:活动期、变性死亡期、非活动期(钙化期)、混杂期。①本组活动期18例,单发2例,多发16例,MRI表现呈小圆形囊性病变,边缘清楚,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大小约2~17mm,其内可见到等或略高信号的囊虫头节附在囊壁上,FLAIR序列囊液呈低信号,头节则呈等或略高信号,囊肿周围无水肿或只有轻微的水肿(见图1~图3),增强扫描的6例表现不一,5例囊壁及头节均强化,1例无强化。②本组变性死亡期 37例,单发3例,多发34例,头节显示不清,周围水肿明显,T1WI、T2WI、FLAIR图像上均显示明显水肿信号,此时出现“白靶征”(见图4)。增强扫描 5例囊壁呈环形增强,3例囊壁及囊内头节均强化。③本组非活动期(钙化期)2例,均为多发,T1WI、T2WI、FLAIR均为低信号的结节影,周围无水肿及无占位效应。④本组混杂期6例,均为多发;其中2例有部分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囊液呈低信号,周围无水肿,可显示囊虫“头节”;部分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显示明显水肿信号的“白靶征”。4例有部分病灶呈T1WI、T2WI、FLAIR均为低信号的结节影,部分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显示明显水肿信号的“白靶征”。增强的2例囊壁呈环形增强。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 脑囊虫病系猪绦虫,即囊尾蚴寄生于颅内而引起的疾病,以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为高发区[3]。脑囊虫感染来自异体或自体,虫卵进入消化道后,孵化成幼虫,随血液、淋巴输送到体内多个脏器成为囊尾蚴,进入脑部者为脑囊虫病。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大多数位于双侧大小脑半球各叶皮层下,与文献报道一致[4]。本组以30~50岁男性农民患者最多见,这应与生食猪血的习俗有关。临床表现因侵入囊虫数目而不同,常有癫痫、颅内压增高和局限症状;本组主要表现为癫痫47例,头晕头痛10例,精神异常4例,记忆力障碍2例,病史最短者3天,最长者13年。

3.2 脑实质型囊虫病的病理基础及其M RI表现

3.2.1 活动期 此期囊虫头节在含清晰囊液的囊腔内,包膜完整,虫体内异体蛋白不能进入脑组织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因此周围脑实质大部分无明显水肿,部分有轻微水肿。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小圆形囊性病变,其内可见到等或略高信号的囊虫头节附在囊壁上,FLAIR序列囊液呈低信号,头节则呈等或略高信号;在FLAIR序列中,囊液被抑制为低信号,头节呈等或略高信号,显示更清楚。而增强扫描的6例表现不一,5例囊壁及头节均强化(见图5),1例无强化;如看到囊内有头节存在时可明确诊断[5],本组18例头节均显示。

图1~图3 为同一病人,男,55岁。图1 T1WI呈低信号;图2 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到等或略高信号的囊虫头节附在囊壁上,囊肿周围无水肿或只有轻微的水肿;图3 FLAIR序列中,囊液被抑制为低信号,头节显示更清楚;图4 男,66岁,T2WI显示“白靶征”,即在T2WI图像中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呈低信号。

图5 男,39岁,囊壁呈环形强化,附在囊壁的头节呈点状强化(黑箭头所指)。

3.2.2 变性死亡期 此期囊虫变性死亡,造成坏死头节显示不清,囊肿膨胀破裂溶解,释放的代谢性物质破坏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炎性反应和水肿,T1WI、T2WI、FLAIR图像上均显示明显水肿信号;尽管病变显而易见,但病变反而缺乏特征性,唯一可提示脑囊虫的MRI表现是所谓“白靶征”,即在T2加权图像中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呈低信号[6]。增强扫描的 8例中,囊壁呈环形增强 5例,囊壁及头节均强化3例。

3.2.3 非活动期(钙化期) 囊虫死亡,发生钙化,在钙化过程中,一般头节最先发生钙化,一般钙化在感染5年后出现,钙化出现表示囊虫已被宿主消灭。T1WI、T2WI、FLAIR均表现为低信号的结节影,周围无水肿及无占位效应,对钙化的显示MRI不如CT。本组2例未行增强扫描。

3.2.4 混杂期 是指上述各型的2种或2种以上的类型的混合表现,亦可急、慢性期的混合表现,本组有6例;其中2例有部分病灶为活动期,可显示囊虫“头节”,部分病灶为变性死亡期,可显示“白靶征”的特征性MRI表现。4例有部分病灶为钙化期,是病变的终末期,囊虫形成钙化结节,呈 T1WI、T2WI、FLAIR均为低信号的结节影;部分病灶为变性死亡期,显示“白靶征”的特征性MRI表现。增强的2例为活动期和变性死亡期囊虫同时存在,囊壁呈环形增强。

3.3 鉴别诊断 脑实质型脑囊虫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脑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原发肿瘤病史,壁与囊虫壁相比环更厚些,多呈小结节大水肿表现。②脑脓肿: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大小不一,临床上多有典型感染症状。③结核瘤:脑实质结核瘤常以串珠形式聚集在一起的实质性病灶,临床多有脑外结核之病史,增强见结核瘤壁厚薄不均,其内可见许多未强化干酪样坏死的低信号区。

总之,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而脑实质型脑囊虫病活动期均显示囊虫“头节”、变性死亡期均显示“白靶征”的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特征性MRI表现,MRI能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演变过程,能清楚显示病变在脑内的大小、范围、数目和部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MRI对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 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

[2] 田旭玉,王立军,兰岚,等.脑囊虫病分型分期的MRI诊断[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8):98.

[3] 许乙凯,郑木明.现代CT与 MRI诊断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6.

[4] 闫俊杰,刘杰,耿志伟,等.脑囊虫病60例磁共振成像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4,28(6):420.

[5] 范国光,王玉.MRI读片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1.

[6]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9-190.

猜你喜欢
活动期变性实质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不说话、不说真话、不说有实质内容的话 “沉默干部”的五种面孔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征兵“惊艳”
超声造影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炎活动期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例说追及问题的解法归类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