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铝工业进出口贸易研究

2011-05-30 03:19吴建业
中国矿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铝材铝土矿电解铝

吴建业,李 昊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并购其他业内企业是占有和控制资源的有效手段,海外很多品位高、条件好的铝土矿资源产地和优越区域早已被发达国家瓜分、占据,加强了它们对全球铝资源的控制力,发达国家的跨国矿业公司凭借其雄厚实力加速扩张,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都进一步扩大。如美国铝业公司在经过全球并购扩张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该公司的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居世界第一;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英国比利顿公司联合后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综合性矿业公司。我国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2006年4月美铝公司正式并购运城铝业有限公司并成立美铝 (昆山)铝业有限公司,美铝在我国兼并、合资的的工厂和设立的机构已多达16家。此外,挪威海德鲁铝业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工厂和机构有7家,加拿大铝业公司与宁夏青铜峡铝厂达成合作意向,参股50%合资运营生产电解铝。而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应该加快全球化步伐,通过对外投资、国外办矿、建厂、兼并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国内外两个资源市场的竞争中,实施跨国并购和全球化铝资源配置。

1 背景

我国铝资源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2007年为55%[1],风险较大,实施 “走出去”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资源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资源开发国际化面临着双重制约和挑战。我国实施 “走出去”资源战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我国资源开发有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努力,我国利用境外资源的规模、能力已经超过日本40年、韩国30年的积累,在境外份额矿的总体水平也高于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传统工业化国家。在铝土矿资源产业,应该加强企业间的协调,实施联合作战形式。之前,在我国内部环境不好、外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国铝土矿资源开发 “走出去”的企业存在恶性竞争、相互倾轧的现象,在境内争资金、在境外争项目,同时在上下游企业间、贸易和资源性企业间的协调远远不够,导致结果不理想,如越南多农省的铝土矿项目迄今进展缓慢。应加强企业及企业背后的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赴海外投资采矿,如2007年5月,4家河南企业联手成立河南国际矿业开发公司赴几内亚对开发铝土矿项目进行谈判。

2 进口贸易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最近几年,我国铝土矿开采能力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到2006年底,国内统计范围内的铝土矿开发能力为1686万t/a。考虑到统计范围外的民采矿产能,国内铝土矿实际采矿能力要大于统计值。国内铝土矿采矿量统计数据表明,采矿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主要是受氧化铝产量快速增长的拉动,使铝土矿资源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中国氧化铝产量加速增长,国内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十分强劲,原料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尤其是国内新建氧化铝项目多采用拜尔法生产,对铝土矿质量要求较高,更加剧了高铝硅比矿石供应紧张趋势。近年来我国国产的氧化铝中至少有40%是利用进口铝土矿生产的。据2007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年我国铝土矿进口量达到968万t,比上年增长346.9%。2007年铝土矿进口量达到2328万t,比上年增长140.5%。我国铝土矿进口存在三个特点:一是进口量增长速度过快,2004~2007年进口量每年分别增长 42%、145%、346.9%和140.5%;二是进口国过于集中,2007年我国从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分别进口铝土矿1524万t、525万t,占进口总量的88.0%;三是铝土矿使用企业过于集中,目前使用铝土矿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的五家企业,风险均有这些企业承担,这五家企业氧化铝总产能900万t,其中四家全部采用低温拜尔法工艺,这一工艺要求只能使用三水软铝石,国产的一水硬铝铝土矿石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一旦铝土矿国际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进口受阻或价格过高,势必造成大量氧化铝产能停产,对行业健康发展产生巨大冲击。我国急需引导氧化铝企业加快铝土矿进口来源多元化,鼓励企业加快 “走出去”步伐和进程以获取更多份额的矿产品。

在氧化铝工业方面,一般生产1t电解铝需要约2t氧化铝,2009年我国生产电解铝1296.4万t,那么需要约2592.8万 t氧化铝,我国2009年生产氧化铝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产量为2379.2万t,仍有一定缺口。1996~2009年我国氧化铝进口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1996~2009年氧化铝进口情况示意图

我国近15年来氧化铝进口数量由1996年的116万t,增加到2009年的514万t,其间2005年进口超过700万t,2008年受金融危机,电解铝行业产能下降,导致氧化铝进口数量减低,2009年又恢复到2007年水平。从贸易额度角度,我国进口氧化铝从1996年花费23698万美元到2009年133734万美元,其间2006年达到最高峰值302354万美元,2007年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影响,贸易额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009年的贸易额度与2003年水平相当。

我国氧化铝进口单价不稳定,一直在150美元/t到450美元/t区间之内波动,2002年最低,约为164.8美元/t,2006年最高,约为437.6美元/t,2009年进口氧化铝的平均单价为260.2美元/t。因为我国氧化铝进口基本是以现货采购的形式,没有自己的稳定货源渠道,需要通过国际大型公司来完成,因而在某些时期会因需求提高而造成价格突然上升。而国外电解铝企业绝大部分是通过长期采购合同来购买,采购价格较稳定,有利于原料成本的控制。以2003年为例,我国进口氧化铝561t,虽然同比有一定上升,但是这个增长对于当年全球氧化铝的5790万t而言确实很小的变化,按理说不该是我国的进口价格由2002年的164.8美元/t突增至 245.2美元/t,同比上涨48.8%,但是我国企业的这种采购方法导致当时国际氧化铝市场抬高价格,使得我国国内的氧化铝需求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国际氧化铝价格,对于我国铝工业和整个国家经济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国急需引导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开展行业自律,逐步建立统一进口谈判机制。

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方面,1996~2007年我国进口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情况如图2所示。我国进口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数量、金额的变化趋势近似:上下波动幅度较大,两次达到峰值后又大幅下降,我国进口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数量、金额在1997年、1998年相比于之前都略微有所下滑,1998年后开始大幅增长,2000年达到第一个峰值,分别为91.4万t和132544万美元,2001年都降回前年的水平,2002年后又开始大幅增长,2004年达到第二个峰值,分别为103万t和157110万美元,之后直到2007年又呈下滑趋势,2007年分别大致相当于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数量1998年水平,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进口金额的1999年水平。与数量和金额的变化趋势不同,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进口平均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接近2000美元/t,2007年达到约2250美元/t。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铝资源的产品价格走势一直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工业、航天航空事业对于铝资源的需求增大,造成了这种局面,这种现象有利于世界铝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图2 我国1996~2007年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进口数量示意图 (据1997~2008中国统计年鉴)

铝材与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的发展趋势不同,变化波动不大,数量和金额在2001年较2000年降低之外,基本呈上升趋势,铝材的进口平均单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近几年的增势更快,约是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的2倍,其上升趋势原因与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价格上升原因一样,都是因为需求增大造成的。

3 出口贸易

我国因电解铝工业发达,氧化铝的产量尚不足以满足电解铝工业的需求,铝工业主要出口产品为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与铝材。1996~2007年我国出口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数量如图3所示。

图3 我国1996~2007年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出口数量示意图 (据1997~2008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05年我国出口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数量、金额的变化趋势近似,2000~2003年之间大幅提高,2006年因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的价格上升,我国出口数量虽然下降,但是出口金额仍然有不小的提高。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出口平均单价在1996~2003年间都在1500美元/t左右,2004年开始上涨,到2007年上涨约 71%,达到2452美元/t。铝材与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的发展趋势不同,1996~2001年间状态平稳,2002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并且增速逐年加大,2004年出口量超过40万t,2007年达到185.3万t,出口金额在2004至2006年跨越式发展超过10亿、20亿、40亿美元,2007年达到59.3亿美元,同比增长53.76%。铝材的进口平均单价是在2003年开始上升,2006年超过3000美元/t,2007年达到 3201美元/t。

图4 我国1996~2007年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进出口金额对比图 (据1997~2008中国统计年鉴)

对比我国相同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如图4所示,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的进出口贸易在1996年时候都处于贸易逆差阶段,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在1998年进出口贸易额相当之后又回落到逆差阶段,于2002年达到顺差之后,至2007年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状态;铝材虽然在2006年出口额才超过进口额,但是到2007年其顺差贸易额已超过27亿美元。

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的出口平均单价始终高于进口平均单价 (见图5),说明我国原铝的成本较高,究其原因是由我国铝土矿冶炼、电力成本等多方面造成的,在本文后面章节将会对我国铝工业成本问题进行详细研究。我国铝材出口平均单价始终低于进口平均单价,说明我国的铝材行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质量上仍有上升的空间,应该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技术,在铝工业产业中加深产业链建设,将初级产品向铝材等深度产品发展,从质量上提高,在出口单价上提高达到贸易顺差,而不是靠量的积累去达到贸易顺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成本,这样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使我国铝工业健康发展。

图5 我国1996~2007年未锻造的铝及铝合金、铝材进出口平均价格对比图(据1997~2008中国统计年鉴)

4 关税政策

2004年以来,为限制铝土矿、初级电解铝产品、铝废料出口,鼓励铝土矿、氧化铝、再生铝进口,我国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 《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规定从11月1日起,对铝土矿砂及其精矿、主要含铝的矿灰及残渣出口收取10%的暂定关税,将氧化铝的进口关税税率降至3%,含铝量低于99.95%的未锻轧非合金铝的出口关税由5%升至15%,铝废碎料的出口关税税率由10%升至15%;2008年颁布的 《关于调整铝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关税的通知》规定从8月20日起对未锻轧铝合金的出口征收15%的暂定关税。

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2003年222号文件《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取消氧化铝、氢氧化铝、铝废碎料的出口退税,并将未锻轧铝的出口退税率由15%降至8%;2004年214号文件 《关于取消电解铝、铁合金等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取消未锻轧非合金铝和未锻轧铝合金的出口退税,并加征5%的出口暂定关税;2006年139号文件 《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规定铝条、杆、型材和异型材的出口退税由13%降为11%,铝丝及铝合金丝的出口退税由13%降为8%,铝板带的出口退税由13%降为11%,铝粉取消退税;2007年90号文件 《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7月1日起铝条、杆、型材和异型材的出口退税由11%降为零,铝丝及铝合金丝的出口退税由8%降为零。

国家海关总署2005年第27号公告规定从7月1日起未锻轧铝合金的出口暂定关税税率由5%调整为零;2005年第64号公告规定从2006年起铝废碎料进口关税税率由1.5%降低到零;2007年第38号公告 《关于对部分铝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规定从2007年8月1日起对非铝合金制铝条、杆开征出口暂定关税,暂定关税税率为15%,从2007年8月1日到从2007年12月31日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将未锻轧非合金铝的进口关税税率由5%下调至零;2007年第79号公告中规定从2008年起对铝土矿砂及其精矿的税率调高到15%,将氧化铝的进口关税税率调低至零。

这些政策基本上都出台的比较适时,在这些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4年电解铝净出口量持续上升时,及时降低出口退税进而开征并逐步提高出口关税,从而限制了出口规模;2006年在氧化铝进口量剧增的时候,开始适度地降低进口关税;对于再生铝和铝合金不同时期的发展,先是取消了出口退税后又在2008年开征出口关税;对于不同的铝产品采取了有所区别的政策,铝挤压材是首先降低继而取消出口退税然后又进一步开征关税,铝板带则仅仅降低了出口退税。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仍然必须进一步优化关税政策以按照理想的方式调整铝的进出口结构,另一方面,除了相应的关税政策,政府还应该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大力扶持我国铝工业企业到国外购买铝土矿山、铝废料,“走出去”开办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企业并将这些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的含铝产品大量地运回国内。

在进口贸易上,我国应该大量进口铝土矿、氧化铝和铝废料,以满足国内铝工业需求和资源战略储备,鼓励进口高能耗、高污染物排放、低附加值的电解铝、再生铝和部分铝产品;在出口贸易上应该加以限制,可以允许铝产业以低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形式出口。因此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应该继续鼓励进口铝土矿、氧化铝、铝废料等原料,限制出口并鼓励进口电解铝、再生铝和铝挤压材等铝中间产品,暂时不对高附加值的铝产品如高端铝板带、铝箔的进出口贸易实行管制。同时应支持我国企业到海外购买铝土矿山,建立全球性的铝废料回收网络,到海外开办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企业并将产品运回国内。

5 结论

坚决贯彻铝资源企业 “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在国外的铝土矿资源及其产业的相关研究、勘查、开发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相关项目建设,努力实施以并购、收购、参股为形式的多种国际合作化方法,改革和完善 “走出去”的投资管理体制,推进铝土矿资源产业国际合作的便利化。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铝土矿资源产业的勘查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经验以及矿区综合利用的先进体制,并且还要促进国际区域找矿和国际对比计划的项目和研究的发展,全方位、大力度的对铝资源实施战略储备。在国际化道路进程中,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等方式被普遍采用,我国铝土矿资源产业内的企业应借鉴这些成功案例和经验。在国际化的路线中,我国企业应该对 “走出去”的方式有所创新和突破,注重与外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强矿业与地质勘查的合作而发挥互补优势,以国有企业为主,加快民营企业步伐,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以利润为导向参与国际铝业秩序建设。

但同时也要注意,铝资源项目如氧化铝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低,国际上各公司决策新建氧化铝厂时候都很谨慎。另外,国外氧化铝企业遵循的安全供矿标准在50年之上,我们切忌急功近利。在政策措施方面加强国家级的扶持力度,河南省政府于2007年已经出台 《关于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的意见》 (豫政 〔2007〕59号),该意见中专门强调了要更好的发挥地勘单位的作用尤其是在资源勘查开采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同时,国家也应调整相关外汇管理政策以支持,增加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1] 贾文龙,薛亚洲,任忠宝.关于建立中国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政策思考 [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2):7-9.

[2] 张新安,张迎新,陈静.2006~2007年资源开发 “走出去”形势分析 [C].中国地质学会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交流资料汇编,2008:56-60.

[3] 周京英,孙延绵,付水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的供需形势 [J].地质通报,2003,28(2-3):171-176.

[4] 胡小平.2007年国内外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C].中国地质学会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交流资料汇编,2008:42-55.

[5] Hao Li,Qingfei Wang.Research on circu lar economy of mineral resou rces in China,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Education,e-Business,e-Managem ent and e-Learning,America:Published by the IEEE,2010:354-357.

[6] 陈祺,关慧勤,熊慧.世界铝工业资源——铝土矿、氧化铝开发利用情况 [J].世界有色金属,2007(1):27-33.

[7] 汪安佑,雷涯邻,沙景华,等.资源环境经济学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74-75.

[8] 申华.我国能源循环经济的立法促进初探[J].希望月报.2007(11):61.

[9] 刘新全.广西铝土矿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D].广西大学.2007:60-61.

[10] 李昊,邓军,王庆飞.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铝土矿资源为例 [J].经济问题,2010(2):43-45.

猜你喜欢
铝材铝土矿电解铝
云南对电解铝下手,未来将推动电解铝产能退出
中国铝工业可提供氢能经济时代所需的一切铝材
电解铝消耗全国6.5%电能,未来铝价或涨破天际
国内外铝土矿拜耳法氧化铝溶出对比分析
更正声明
伟昌铝材·门窗
W2018078 马来西亚延长铝土矿出口禁令至2018年底
河南省铝土矿的勘查现状及找矿前景
DK7732型快走丝线切割机加工铝材的工艺研究
电解铝降压整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