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格局的革命

2011-06-05 03:29钟惠
决策与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战争革命

今日的文明法治,昨日的浴血革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无不验证了“穷则变变则通”的真理。自有国家始,革命就一直是政权更迭改朝换代的前奏曲。无论成败,革命的爆发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忽视,革命的历史意义都无法泯灭。面对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回溯扫视全球曾经发生过的、改变世界格局的革命事件,不无裨益。

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位于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16世纪初,这里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1566年,尼德兰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人民起义,历史上称作尼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后建立了荷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使人类历史的前景出现一抹灿烂的曙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三级会议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其特点是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毕竟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毒瘤。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从而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巴士底监狱爆发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名副其实的人权革命,法国大革命中一系列人权原则的提出无疑标志着世界范围内人权运动的真正开始。这次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革命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利时1830年革命

比利时革命或称比利时独立,是比利时人受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鼓励,反抗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强行合并荷兰及比利时两国的决定,争取比利时独立及成立自由主义政府的革命。这场革命成功地让比利时在列强同意下独立,推进了当时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进程。

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兰西、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这次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首先发起地点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而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全欧洲,仅俄国、西班牙及北欧少数国家未受影响。此次革命虽造成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但是所有革命行动均以失败收场,却为1860年代奥地利帝国日益自由化、意大利及德意志两国统一奠下重要基石。

巴黎公社起义

1871年3月 18日~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永远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菲律宾独立战争

1896年~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反抗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场持久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菲律宾人民通过自己顽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历时300多年的西班牙殖民统治。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对于菲律宾人民来说,独立战争以失败告终。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唤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同时,它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但却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流亡在国外的列宁返回俄国,并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确定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11月6日晚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用炮声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起义者向冬宫猛烈进攻,起义取得胜利。11月7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告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列宁当选为主席。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

这场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从此,反帝反封建斗争,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爱尔兰复活节起义

20世纪初,爱尔兰是英国的殖民地。1916年,爱尔兰人民为抗议英国政府拖延实施1914年议会通过的“爱尔兰自治法”,于4月24日在都柏林“复活节起义”。起义者约1500人,占领邮政总局、车站和行政机关,并宣告成立爱尔兰共和国和临时政府。与都柏林毗邻的各省和一些城市也相继爆发起义。4月30日,起义遭英军镇压,几百人被捕,起义领导人几乎全部被杀。1916年的爱尔兰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帝性质,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进入新阶段。

希腊独立战争

从15世纪起,希腊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821年~1829年希腊人民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希腊近400年的军事封建统治。它是希腊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为希腊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巴尔干半岛其他国家的人民受到鼓舞,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班牙内战

1936年~1939年,西班牙人民在共和国政府领导下反对国内法西斯武装叛乱,抗击德、意武装干涉,捍卫民主制度和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此次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发生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世界民主力量同法西斯侵略势力的重大较量。战争的结局对西班牙和整个欧洲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震撼了全球,改变了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

古巴革命

20世纪50年代,古巴爆发了一场武装起义,经过5年多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美洲大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对战后拉丁美洲和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起初是一场内战,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朝人民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的正义斗争,使世界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战争

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谋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争。阿民族解放军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抗击80多万法国殖民军,解放了大片国土。1962年3月18日,法国政府被迫停止殖民战争,并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长达130年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国家,它的胜利为北非及其他法属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非民族独立运动

20世纪初,南非曾一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由于南非白人当局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人民在以曼德拉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领导下,为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

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1968年1月5日开始的一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告终。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许多精英知识分子。该事件也影响了在西方国家中宣扬列宁主义的左翼人士的地位,最终导致了部分政党的崩溃。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国际政治事件,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剧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智利军事政变

1973年9月军人发动政变推翻阿连德政府。军政府上台后,开始推行以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南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智利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73年的军事政变标志着智利在政治上中断了多年相对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进程而走向极权主义,经济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向而走向自由主义。

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

1974年4月23日,葡萄牙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尉官运动”(改称“武装部队运动”)发动军事政变,4月25日独裁政府下台。人称“康乃馨革命”也称“红色革命”。政变期间,军人用康乃馨花来代替枪中子弹,“康乃馨革命”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康乃馨革命”终止了萨拉查统治下、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最终实现了葡萄牙的自由民主化。与普通暴力革命相比,葡萄牙的康乃馨革命者采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来实现政权更迭。

伊朗伊斯兰革命

这场革命是1978年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1979年2月11日,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建立起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赢得了伊斯兰革命胜利的穆斯林们开创了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彻底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

苏联和东欧剧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各国逐渐出现政治和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诸领域推行“改革和新思维”,进一步使苏联国内政治混乱,经济动荡,同时加速了东欧国家的剧变。1989年,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1990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快了脱离苏联的进程。1991年“8.19事件”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先后独立。同年12月22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文件。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解体。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逆变。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12月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作为美国对“9.11”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钟惠)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战争革命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中国的出行革命
他们的战争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