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西藏边防的英雄战将张国华

2011-06-05 07:15吴肇贵
党史文苑 2011年9期
关键词:张国华印军西藏

■ 吴肇贵

张国华,1914年生于江西永新。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中央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日战争中,曾任冀鲁豫军区第九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地委书记。解放战争中,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奉命率第十八军进军西藏。1952年,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兼中共西藏工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曾任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张国华将军作为西藏党政军的一把手,忠诚地执行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平息叛乱和反击印度等一系列伟大战略决策,在实现西藏从农奴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大跨跃,在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伟大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进军西藏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针对帝国主义分子和西藏地方上层反动势力紧锣密鼓策划“西藏独立”的活动,1949年9月2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 《决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的社论。西藏各界纷纷响应和拥护,盼望解放军早日进藏。10月1日,十世班禅致电中央政府“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11月23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十世班禅:“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这个愿望。”

1950年1月2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致电党中央,确定由西南局承担进军和经营西藏的任务。8日,第二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回电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确定第十八军担负入藏任务,由军长张国华任新组建的中共西藏工委书记。从此,这位年仅36岁、年富力强的军长张国华的名字就与西藏联在一起。在张国华的率领下,第十八军的3万名官兵用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屋脊”西藏的天路,把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带领西藏百万农奴走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为了确保顺利进军西藏,第十八军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张国华要求把全体官兵的思想引导到进军西藏这个主航道上来。张国华在参加第五十二师动员会上明确地指出:“你们说为什么派我们?这是刘邓首长对我们第十八军的信任,这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过去我们协同兄弟部队解放一个省会,消灭几万敌人,就兴高采烈,觉得很了不起。而现在进军西藏是以我们第十八军为主,不只是解放一个省会,而是解放全西藏,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西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这还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与此同时,西藏地方政府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怂恿和西藏上层亲帝分裂势力的把持下,极力扩充藏军,并以其主力7个代本(相当于团)沿金沙江西岸陈兵于以昌都为中心的周围地区,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军解放西藏。1950年8月23日,毛泽东指出占领昌都“对于争取西藏政治变化及明年进军拉萨是有利的”,“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10月6日起,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从南北两线分别渡过金沙江,执行解放昌都的作战任务。10月19日,昌都解放打开了和平谈判的大门,为促进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探索解放西藏的过程中,考虑到西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为了有利于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有利于维护西藏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党中央确立了和平解放的方式。在中央人民政府民族平等政策和和平解放西藏方针的感召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了与中央人民政府和谈的全权代表团,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和桑颇·登增顿珠等代表齐聚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谈判代表团,李维汉为首席全权代表,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为全权代表。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这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伟大斗争中的一件大事,是西藏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是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新起点。

从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以第十八军为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路进藏部队,在没有公路和汽车、铁路和火车、机场和飞机等现代交通设施的支持下,广大官兵们仅仅依靠两条腿、马匹和牦牛等十分原始的行军方式,战胜了来自“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大自然,以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艰难险阻,分别进驻拉萨、太昭、江孜、日喀则、山南、亚东、察隅和改则等边防重镇,胜利完成了进军西藏的艰巨任务,结束了西藏4000多公里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

进驻拉萨的人民解放军部队举行阅兵式,张国华(右二)等在检阅台上。

西藏平叛

实行民主改革之前的旧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落后、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5%的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和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广大农奴和奴隶不仅遭受着沉重的赋税、乌拉差役和高利贷的剥削,而且遭受着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

改革西藏社会制度是西藏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根本愿望。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社会制度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和极为宽容的政策,耐心等待和劝说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主动进行改革,并给予了充分的时间。但是,西藏反动上层为了维护农奴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根本反对改革,企图永远保持封建农奴制,为此,他们蓄意策划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活动。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全面的武装叛乱。当月15日,张国华从北京奉命到武汉晋见毛泽东。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阶级本性决定他们要闹事。他们总以为他们还有资本,总是手中发痒。他们要叛乱,无非是想把你张国华(指解放军)赶走。”谈到改革时,毛泽东说:“我们确定西藏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进行改革,但他们总是听不进去,因为他们从根本上是反对改革的,坏事变好事。我早就说过,只要西藏反动派敢于发动全面叛乱,我们就要一边平叛,一边改革,要相信95%以上的人民是站在我们一边的。”毛泽东谈到在平叛中,要把军事打击、政治争取和发动群众三者结合起来。毛泽东分析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开叛乱后,达赖一伙有可能逃跑时说道:“如果达赖及其一群逃走时,我军一概不要阻挡。无论去山南,去印度,让他们去。”

17日,张国华回到北京后稍作准备就飞往拉萨,开始指挥和领导西藏轰轰烈烈的平叛和民主改革工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叛乱,解散了西藏地方政府,并进行了一场彻底摧毁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实现了政教分离;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了农牧民个体所有制;废除了对“三大领主”的人身依附,使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民主改革是西藏社会进步和人权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使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多方面实现了翻身解放,有效地促进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1959年西藏叛乱后,达赖一伙逃亡到印度,仍没有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和分裂国家的活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达赖在印度宣布成立“西藏独立国”,在印度和尼泊尔建立了叛乱武装基地,长期对我国边境实施武装袭扰。1964年,国务院第151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达赖职务的决定》,指出“达赖在1959年发动叛国的反革命武装叛乱,逃往国外以后,组织流亡伪政府,公布伪宪法,支持印度反动派对我国的侵略,积极组织和训练逃往国外的残余叛乱武装骚扰祖国边境。这一切证明他早已自绝于祖国和人民,是一个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作工具的叛国分子”。

反击印度

1959年8月,中印边境朗久发生了首次武装冲突,揭开了中印双方军事对峙的序幕。

中方认为边界尚未划定,我方是驻守在自己的实际控制区内;印方认为边界已划定了(就是中国国民政府、中共政府都未予承认的麦克马洪线),完全不顾中方的态度,在边境上全面推进,广设哨所,武装巡逻也一再深入禁地。

1962年,张国华回北京治疗“高原病”时,中国边防军对越境奔袭至眼皮底下的印军做出了火力回击 (毙敌9人、俘敌7人)。9月20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对中方的尺冬哨所发动围攻,至10月中方已有47名官兵伤亡。

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常委会,做出了“自卫反击战”的决策。毛泽东对着地图沉思后,指着地图上印军的据点,用湖南腔调说:“扫了它!”这时,中央军委的诸将帅对这场边界战争也相当审慎,发出了“慎重初战”的指示。

中国和印度打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印军实力怎样?谁也没底。估计没有国民党的主力强,但也不能估计过低,最好死猫当老虎打。军委的意见是,初战只打沙则一个点,围歼敌人一个营,这是个很保险的作战方案。张国华作为一位沙场悍将并不这样想,认为吃掉一个营不痛不痒,要打就要把印军的王牌第七旅连锅端!

两种方案电告军委,多数认为张国华是“冒险主义”。毛泽东却一言九鼎:“他是前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中央军委任命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为前线总指挥。张国华得到尚方宝剑,即掷下军令:要打得好,打得狠,打得快,速战速决,务求全歼,不要怕伤亡,打起来不受麦克马洪线的限制!身经百战的张国华将军受命后重披战袍奔赴前线。

1962年10月18日,印度军队首先向我发动进攻。20日7时,中方的炮火突然向克节朗的印军阵地猛烈倾泻。至9时30分,第一个据点已被攻克,被俘虏的印度兵还穿着睡衣。同日,中国军队向东西长达21公里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发起了总攻,分多路向纵深快速穿插。22日,印军王牌第七旅全军覆没,旅长达维尔准将被擒,另一准将旅长辛格被击毙。23日,中央军委致电张国华,称赞:“中央军委极为高兴。”在整个为期一个月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中方于边境东、西两段发动的二次战役取得了歼灭印军三个旅,击毙、俘虏敌人7000多人,中方伤亡1460人,无一人被俘的压倒性伟大胜利。

1963年12月19日,张国华奉命向中央工作会议汇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情况。他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坐在一起。张国华说:“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靠的就是我们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泽东立即给予了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说完,毛泽东又用手指了指张国华:“这是你的发明权。”张国华连连摆手说:“不是我,发明权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点点头说:“今天我要说,撼山易,撼解放军难!”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对张国华本人来说是一次极大的鼓舞,也是张国华将军戎马生涯中应重彩浓墨书写的辉煌一页。○

猜你喜欢
张国华印军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一天全歼“王牌旅”
巴基斯坦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
“卷绕王”张国华:一辈子,一件事
1967年,解放军一个月内两次打退印军入侵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时间之河
家有贤妻解心忧,厅官放胆狂贪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