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碛湖溃决的冰滑坡力学机制与危险性评价★

2011-06-12 08:54彭程辉王常明王钢城
山西建筑 2011年27期
关键词:冰湖前缘冰川

彭程辉 王常明 王钢城

0 引言

冰湖是一种在常年积雪的冰川上发育的蓄水湖泊。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加剧[1],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湖的数量和面积都有增大的趋势。发生溃决灾害的冰湖类型主要为两种:冰川阻塞湖和冰碛阻塞湖(冰碛湖)[2]。据统计,喜马拉雅山地区近50年来至少发生过20余次较大的冰湖溃决灾害[3]。发生灾害的冰湖类型中,冰碛湖几乎占了全部。以下为了方便,将冰碛湖简称为冰湖。冰湖溃决的机制一般分成两类:1)终碛垄内部埋藏的冰核融化引起终碛堤管涌破坏;2)冰川崩塌或者滑坡导致湖水位上涨并引起涌浪,造成终碛堤溢流型溃决[4]。这两种机制中,后者发生的次数多、灾害大,是研究的重点。对于冰湖溃决机制的研究,很多学者[4-8]从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数值模拟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冰川滑坡的研究相对较少。刘晶晶[5]分析了冰舌的稳定性,但是没有考虑冰川融水和后缘冰川对冰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冰川滑动的力学条件,并采用溃决危险性指数 Idl[9]判断冰湖稳定性。

1 冰川滑坡的力学分析

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和应力释放,冰川前缘拉张裂缝密集发育。裂缝上部宽度可达0.5 m,下部宽度小于0.2 m,深入冰川内部数米至十余米[10],使冰川被切割成不连续的块体。冰川前缘厚度较薄,容易发生滑动和崩塌,冰崩体可达数百万立方米,相当于冰湖蓄水容积的1/4~1/2[3]。下面对冰川前缘进行力学分析。

1.1 冰川前缘滑动力学模型

冰川与下覆基岩层的接触面为滑动面,平面滑动。冰川前缘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冰体来研究,文中取单位厚度的冰川进行研究。沿冰川潜在滑动方向对冰体编号,各冰体对应的长度为li(i为冰体编号),冰川总长度为L;冰川厚度为h;冰川坡角为θ。冰川前缘滑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冰川前缘滑动力学模型图

1.2 冰体1受力稳定性分析

冰体1位于模型的最上缘,裂缝发育密集,裂缝宽度较大,延伸到冰川深部,将冰体1与其上缘冰川分割开。冰体1受力条件如图2所示。冰体1受力情况如下:自身重力G,基岩支持力N和抗滑力τl1。由于冰川融水沿着裂缝通道渗入到冰川内部,对冰川滑动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因此需要对抗剪强度τ进行折减。设折减系数为m且0<m<1,则抗剪强度τ为:

其中,l1为冰体1的长度,m;θ为冰川的坡度,(°);c为内聚力,kPa;φ 为内摩擦角,(°)。下滑力 T滑=Gsinθ,抗滑力 T抗= τl1。冰体1稳定平衡条件为:

将式(1)代入式(2)中,冰体1临界平衡条件为Gsinθ=τl1即ρghl1sinθ=m(c+ ρghl1cosθ/l1tanφ)l1。其中,ρ为冰川的密度,kg/m3,得临界冰川厚度h2:

图2 冰体1受力示意图

1.3 冰舌受力稳定性分析

由于冰体不连续,不考虑下邻冰体的作用,则冰体2~n受力条件相同,因此仅对冰舌进行稳定性分析。冰舌受力条件如图3所示。抗滑力 T抗= τln,下滑力 T滑=Pn-1+Gsinθ。其中,Pn-1为冰体n-1在冰舌上的作用力,分两种情况讨论:1)Pn-1=0时,冰体n-1稳定,冰舌不受上部冰体的作用力;2)Pn-1>0时,冰体n-1滑动,对冰舌有向下的推动力。此时临界冰川厚度hn为:

由式(4)可见,当 Pn-1=0 时,冰川厚度和式(3)相同;当 Pn-1>0时,临界冰川厚度减小。

最不利的情况下,冰舌上缘整体滑动,此时下滑力T滑=(G1+G2+…+Gn)sinθ=ρghLsinθ,抗滑力不变。此时临界冰川厚度hn'为:

计算结果hn'<hn<h1,说明冰川后缘滑动,需要较大的厚度,才能克服抗剪强度;在冰舌部位,冰川厚度小,容易发生滑动。

2 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价

2.1 临界冰川厚度计算

取临界冰川厚度最大值h1作为冰川滑动的判别依据。当冰湖后缘冰川平均厚度大于h1时,冰川发生滑动。为了方便计算,对式(3)进行简化:取折减系数m=1,冰川与基岩接触面上的内聚力 c=100 kPa[11],内摩擦角 φ =0°。则式(3)化简为:

其中,ρ为冰川密度,取900 kg/m3;g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阿亚错等五个冰湖野外调查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图3 冰舌受力示意图

表1 冰湖野外调查统计资料

2.2 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数计算

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数Idl,即危险冰川的体积与冰湖蓄水体积比值的倒数1/R[9],R值越大冰湖溃决的可能性越小[12]。研究区冰川类型属于亚大陆型冰川[13],因此危险冰川的平均厚度H计算公式如下[14]:

其中,H为危险冰川平均厚度,m;F为危险冰川面积,km2。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冰湖溃决危险性指数计算结果

2.3 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

阿亚错危险冰川平均厚度39.2 m远小于临界冰川厚度68 m,冰川较稳定,不会发生滑动。桑旺错危险冰川平均厚度71.8 m和临界冰川厚度73.5 m,两者相差很小,冰川滑动的可能性大。野外调查得知,该冰湖曾于1954年溃决过一次,终碛垄厚度超过600 m,且湖水位与下游河道没有集中落差,因此冰湖的稳定性较好。郭洛错危险冰川平均厚度57 m远大于临界冰川厚度27.8 m,冰川容易发生滑动,冰湖不安全。郭洛强错临界冰川厚度37 m小于危险冰川平均厚度58.7 m,冰川可能发生滑动。印达普错临界冰川厚度74 m大于危险冰川平均厚度49.9 m,因此冰川不大可能发生滑动。溃决危险性指数0.26较小,说明冰湖稳定,发生溃决可能性小。但现场调查显示,终碛堤容易产生渗透变形破坏,引起冰湖溃决。

最终评价结果:阿亚错和桑旺错稳定性较高,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小;郭洛错和郭洛强错稳定性较低,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大;印达普错稳定性低,溃决可能性大。

3 结论和建议

冰湖地处高原地区,不可能做到实时监测,而冰湖溃决造成的灾害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冰湖溃决的危险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中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冰川滑动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冰川前缘,前缘裂缝发育。2)临界冰川厚度可以作为冰川滑动的判别依据,对冰川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3)危险性指数适用于冰川滑坡引起的冰湖溃决危险性评价,而对于因终碛堤渗透变形破坏引起的冰湖溃决评价结果不甚理想。4)危险冰川的范围界定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1]Houghton J T,Ding Y,Griggs D J,et al.Climate Change 2000:The Scientific Basi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880.

[2]徐道明,冯清华.冰川泥石流与冰湖溃决灾害研究[J].冰川冻土,1988,10(3):284-289.

[3]徐道明,冯清华.西藏喜马拉雅山区危险冰湖及其溃决特征[J].地理学报,1989,44(3):343-352.

[4]崔 鹏,马东涛,陈宁生,等.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形成、演化与减灾对策[J].第四纪研究,2003,23(6):621-628.

[5]刘晶晶,程尊兰,李 泳,等.西藏终碛湖溃决形式研究[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9,16(4):372-380.

[6]蒋忠信,崔 鹏,蒋良潍.冰碛湖漫溢型溃决临界水文条件[J].铁道工程学报,2004,4(84):21-26.

[7]陈储军,刘 明,张 帜.西藏年楚河冰川终碛湖溃决条件及洪水估算[J].冰川冻土,1996,18(4):347-352.

[8]岳志远,曹志先,车 涛,等.冰湖溃决洪水的二维水动力学数值模拟[J].冰川冻土,2007,29(5):756-763.

[9]吕儒仁,唐邦兴,朱平一,等.西藏泥石流与环境[M].成都:四川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69-105.

[10]李德基,游 勇.西藏波密米堆冰湖溃决浅议[J].山地研究,1992,10(4):219-224.

[11]施雅风,黄茂桓,任炳辉,等.中国冰川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2.

[12]陈晓青,崔 鹏,杨 忠,等.喜马拉雅山中段波曲流域近期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与评估[J].冰川冻土,2007,29(4):509-516.

[13]施雅风,黄茂桓,姚檀栋,等.中国冰川与环境——现在、过去和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6-27.

[14]施雅风,刘潮海,王宗太,等.简明中国冰川目录[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15.

猜你喜欢
冰湖前缘冰川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长途跋涉到冰川
冰湖奇观
可可西里冰湖旁的白色帐篷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
前缘
抢“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