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白细胞数的观察

2011-06-19 06:28武世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8期
关键词:神经质抗抑郁白细胞

武世祥

山西省忻州市荣军精神病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抑郁症患者系累计观察的住院和门诊就诊男性病人,诊断均符合DSM-Ⅲ诊断标准,SDS(抑郁量表) >0.7,患者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2岁,在观察抑郁症患者白细胞值前后都未用影响粒细胞数目变化的其他任何药物,病人在观察期间限制吸烟 (在对抑郁症患者观察白细胞期间,凡合并其他可能影响白细胞变化的感染、炎症、感冒等内外科躯体疾患病例未列入统计)。

1.2 操作 对每一个被观察的抑郁症患者,测定以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丙米嗪为主治疗抑郁症连续3天白细胞和治疗一月时连续3天白细胞数,记录白细胞数,每一被观察的患者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数作为观察值。操作中严格负压静脉取血,采样时间规定在上午9点。检验人员固定,仪器采用SysmexKX-21血球仪及进口配套试剂。

2 结果

32例抑郁症患者一开始白细胞数与用丙米嗪治疗一月时白细胞数结果如下:

开始治疗白细胞(平均值)治疗后白细胞(平均值)治疗前后白细胞差 (平均值)n值 t值 P值6.9×109/L 8.1×109/L 2.3×109/L 32 3.88<0.01

3 讨论

观察病人白细胞采样时,防止日间变化引起的白细胞误差 (活动和进食时较高,早晨低,下午较高)。防止运动、疼痛和情绪激动白细胞误差 (白细胞会明显增高,可高达35×109/L,这些刺激停止白细胞会恢复正常)。防止吸烟引起的误差 (吸烟患者平均白细胞高于非吸烟者30%,可达12×109/L,重度吸烟者可达15×109/L[1])。

3.1 由测定结果可知,白细胞总数确有升高,并具有显著性 (P<0.01)。正如近年来对白细胞介素-6(IL-6)研究其浓度,与病人忧郁的发病相关,说明 (IL-6)参与了神经内分泌的调节[2]。抗抑郁剂是通过调节各种递质的功能失调而达到抗抑郁效应的[3],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多种造血因子的调控下,最终分化、发育、成熟并释放到外周血液,这些抗抑郁药物使机体递质发生变化而白细胞是否也发生改变呢,还需临床较大数据的研究。

3.2 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且忧郁症病人一般有悲伤、失望、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食欲不佳,神疲体倦。内源性忧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 (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中医可谓心气虚,从中医研究认为气的生理功能有五个方面 (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白细胞对个体而言是相对恒定的,其中防御作用即白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偶见白细胞下降的病例,但是由于心气影响整个身体各个系统,随着抑郁情绪的减轻,病情的好转,抑郁症状得到恢复,机体防御作用加强,致使白细胞有生理性增加,临床上检查白细胞明细升高,白细胞数值的变化正是本文研究和观察的指标。白细胞升高是否能作为忧郁症治疗效果的监测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3.3 许多资料证实,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高神经质的人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性的情感体验,所以神经质是罹患忧郁症和体验更多应激的易感因素。神经质和青少年忧郁症之间的相关性已比较明确,这是青少年忧郁症发病原因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一种。这种研究说明人体患病后一系列生化指标都在改变,本文只对成人抑郁症治疗中白细胞观察,随忧郁症治疗的好转白细胞的变化对18岁以下患者未进行观察。那么对这些高神经质人群患抑郁症白细胞的观察更有意义,因为是神经质体质人群具有的遗传性也许与机体血液系统的成分有关联。

3.4 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有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的异常。现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针对这些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促使其功能恢复正常。那么给抑郁症病人清心平肝、宁心安神、疏肝解郁、调脾和胃、滋补肝肾、调畅气机、平衡脏腑等补益心气方治疗,促使机体抑郁症的恢复,通过这些药物强化治疗,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值有无更大的变化还在资料整理和统计中。

3.5 目前对白细胞在抑郁症病人治疗中没有更多的报道,犹如忧郁症与遗传的探讨中,知道忧郁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代表忧郁症基因的存在,毕竟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研究成果证实这一点。所以忧郁症患者与遗传的问题还有待更多证据去定论。外周血液与骨髓造血系统白细胞在抑郁症中的变化也同样需进一步的临床探实。

3.6 由于女性生理周期对白细胞影响较大,如经期、排卵期都会引起白细胞的升高,尤其妊娠期 (白细胞可达15×109),因此在观察中只对男性进行白细胞的观察。

[1]临床检验基础[Z].2008年4月,4:50.

[2]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J].2009,1,18(1).

[3]精神医学基础[Z].1983,7月,1卷189.

猜你喜欢
神经质抗抑郁白细胞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白细胞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反刍思维对中学生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