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的本意办学校

2011-06-19 09:51殷正红
湖北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昭君中学学校

◎/王 强 殷正红

每一位校长,在他接手一所学校之前,首先都应该回答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吕克昂建立了一所学院,学院有小树林和许多林荫道,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荫道上和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讲课或讨论学问。而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这些生动的教育场景,尽管简陋,却揭示了教育最原始、最本质的内涵:以自由、快乐的方式探究真理,认识世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如今,我们的学校有大楼,有围墙,有了许多教育教学设施,有了严密的组织机构,这本是好事,既是人类知识日益丰富、日趋精密的反映,也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专业化不断增强的明证。然而,在今天的学校再难看到亚里士多德或孔子式教学的生动场景,学校围墙隔断的不仅是喧嚣的外界环境,还有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关注的不再是真理,不是大自然,也不是人本身。我们忘记了简单而有力的教育信条,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细枝末节上,比如分数,比如升学率。这些东西,本来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如今却反过来成为大家疯狂追逐的东西,而我们,成了它们的奴隶。学校已经迷失了自己,教育偏离它的原点越来越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恪守教育良知,尊重教育规律,落实管理规律,回归教育的本意办学校。

多年来,兴山县昭君中学理清思路、严抓常规、注重过程、做实细节,让学校发展回归了正确的轨道。

回归教育的原点,理清学校发展思路

昭君中学是定点初级中学,原名高阳中学,始创于1968年2月,2002年8月因三峡库区移民整体迁入现址,2009年10月改名为昭君中学。近几年来,学校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导向,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探索学校的发展思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定了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在普九期间,学校以分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对学生按能力状况分层评价,在完成普九任务和向更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上分层发展,为地方教育和学校办学水平综合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零辍学”的目标。

在大搬迁、大合并期间,学校以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每年组织校内科技体育艺术节、组队参加宜昌市青少年科技节和兴山县中学生运动会等方式,打造科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了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形成艺术教育特色的大跨越。

在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主抓教育质量阶段,学校以“减负增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大了对教学的投入,使学科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由十多年前全县有名的末位学校一跃成为位居全县前列的质量强校,连续七年获得兴山县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奖,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初步实现了学校“特色教育占鳌头,教学质量前三强”的发展目标,实现了由教育大校向教育强校的大跨越。

回归教师的天职,促进教师提升人生价值

教师的天职是成人成己,成己方能成人。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如果一味追求学生的分数,追求升学率,学校势必会变成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厂,进而拼命榨取教师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劳动,生活如同苦役,学校也就成了教师事业的坟墓。

要激发教师的生命活力,促进其人生价值不断增值,关键在于管理。好的管理制度不是束缚人,而是肯定人、激励人、开发人。

昭君中学实行岗位逐级聘任制,每学年开始,先由校长聘任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再由政教处会同相关处室负责人聘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然后由教务处会同相关处室和年级组长聘任年级组任课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最后由班主任聘任本班任课教师。这种逐级聘任、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聘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坚持以绩效工资考核为导向,着力构建教师工作业绩评价长效机制,规范教师执教行为。一是加大学校工作制度建设和学习教育力度,组织专班汇编了比较完备的9章118条规章制度,并内化制度学习教育任务,让制度成为全体师生的行为指南和共同价值追求。二是完善岗位工作目标责任,同全体教职工签订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充分挖掘教职工潜力。三是健全民主监督的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处室管理职能,指导各处室加大对教职工日常工作督导检查的力度和密度。

好制度落到实处才能产生好的效益。学校通过每周五的周工作小结会对校委会班子成员进行整顿和培训,增强执行意识和落实力度,确保过程管理的高效和精细化。全校教师细分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不同的管理单元,相应负责人定期参与校委会扩大会议,实行目标考核,分块负责,以提高管理效能。为强化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实行校级领导蹲年级制度,蹲年级领导每周与教师一起办公的时间不得低于全部办公时间的60%。学校成立了课堂监管小组,认真落实巡课制度,同时大力开展教学常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做到详细记录、准确评价、实时公布,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成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组,制定具体评价操作细则,对每次常态课的随机检查均做出等级量化评定和描述性评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工资等相关评比的重要依据。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教师如果只是教育别人学习,自己却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自己的人生会逐渐贬值,也会有碍甚至误导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学习,必须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昭君中学加大力度推进课题实践研究,着眼于师生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突出的问题,用小课题解决大问题,用小课题推动教师成长。

早在2005年,学校就根据课堂效率普遍低下、学生负担普遍过重的实际情况,积极承担了湖北省教研室“减负增效”课题研究,前后共有40多名教师、近2000名学生参与实验,几年来共有80多篇论文获省级嘉奖。2007年,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的子课题——《学校心理咨询方式方法及常用技术(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等)的研究》在昭君中学立项并顺利结题。学校成立课题组,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三年多来,学校先后有100多篇(次)论文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嘉奖,10多名教师荣获“优秀实验教师”称号,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先进实验学校”表彰。以此为龙头,学校所有学科教研组都动起来,开展了适合本学科高效课堂创建的课题研究,各教研组都在宜昌市教研中心承担了相应的课题(子课题)研究。英语、数学、物理等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已在全县乃至全市形成显著优势。学校基本实现了向科研强师、科研强校的跨越。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作为校长,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把每一名教师都放在心上,关注教师的感受,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情绪,倾听教师的声音,做教师心灵的按摩师,在制度行使权力之外的领域有所作为。

在实施逐级聘任制时,每学期都有教师从教学岗位上落聘。对于这些教师,一方面学校提供了转岗后再竞聘教学岗位、签特殊协议然后上岗的机会;一方面校长因人而异,及时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鼓励他们从挫折中奋起,力争做最好的自己。

兴山县原峡口、建阳坪中学教师合入昭君中学后,住房、生活困难。学校从办公室、库房等旧房中想办法挤、挪出十多间房子,解决了20多名住房严重困难教师的燃眉之急。学校在不影响学生住宿的情况下,在学生宿舍楼中安排了教师休息室,为在外租房的教师提供午休床铺和晚上值班休息室。学校挤出经费为班主任、值班教师提供工作餐,并添置微波炉,方便中午带饭的教师热饭。针对教师忙于工作、身体状况普遍较差的现状,学校筹资建起了健身房,用于教师课间锻炼,并请专业人士为教师作健身指导,指导教师练习太极拳,开展武术健身、大家唱大家跳等群体性体育活动。针对教师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的情况,学校多次请心理辅导专家来校讲座,为教师作了广泛深入的心理辅导。

尊重教师成长规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这些举措为昭君中学打造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在兴山县2010-2011年度课改骨干教师评比中,昭君中学共有16名教师榜上有名,接近全县初中课改骨干教师的三分之一。

回归学生的天性,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学生是“待完成”的人,学生的天性是充满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学校的神圣使命就是发现、保护、实现各种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由、幸福和快乐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因此,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

在昭君中学,学生之间只有兴趣爱好的差异、特长的差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而没有所谓的“优生”“差生”之别。学校始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是“优生”,“差生”只是教师不负责任地给学生贴上的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无能的表现。

学校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经典诵读、书法、艺术欣赏三门校本课程,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免费开设了车模航模训练、电子组装与制作、舞蹈形体训练、电子琴、美术作品制作等科艺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发展潜能,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科学品质,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只会解答练习题的机器。学校每年举办“星光科技体育艺术节”,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兴山县历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昭君中学多次名列乡镇中学第一,荣获团体总分、单项前三名大奖。学校每年组队参加宜昌市科技节,每年参赛获奖人次都占全县总数的80%以上。学校有近50名学生的科技小发明荣获国家专利。2009年以来,学校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乡村少年宫”建设活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开放了科技活动室等10类功能室,开设了科技发明等10个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取得了突出的综合教育成效。

健康的心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针对库区移民子女、留守孩子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新情况,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组建心理咨询室,由专业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异常等问题,并开设心理课程,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对学生细心帮扶、贴心关爱。为了落实初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学校政教处牵头制定各项管理办法,并加强监督检查,尤其是管好学生的“钱袋子”,确保学生手中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坚决杜绝学生铺张浪费、讲面子摆阔气、互相攀比之风。2006年起,学校以推普“文明储蓄卡”为平台,细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文明路队、文明寝室、示范班级等文明创建活动和“远离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成功承办了县、镇司法部门主办的“法制教育进校园”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并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优良学风班风创建工作,出台了《昭君镇中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课堂学习新规范》,引导学生崇尚文明、储蓄文明。

猜你喜欢
昭君中学学校
昭君
昭君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昭君别院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长歌一曲昭君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