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兰种子萌发条件研究*

2011-06-22 00:46杜喜春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培养箱发芽率光照

杜喜春,常 瑾

(西安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陕西西安 710065)

柳兰(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为柳叶菜科柳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3],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及华北等地区,在海拔1 500~3 200 m的沟边、林缘、山谷、林内或森林草原中,常大片生长形成群落,有时在路旁或形成占优势的小群落[3]。既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有药用价值,花多而大,花色鲜艳,花期长达 40 d,贯穿夏季,是很好的夏秋两季观花植物,宜作花境背景材料,丛植于花坛或花境中,亦可作切花材料[4]。柳兰全草入药,性辛、苦、平,有小毒,可调经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骨折、关节扭伤、阴囊肿大等症[6]。含有黄酮、三萜酸、鞣质、柳兰聚酚等,提取物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7-9]。

柳兰种子繁殖系数高,果实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的种子(体积小、重量轻),但目前园艺引种栽培主要靠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繁殖系数较低[10-11],有关种子繁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给柳兰引种栽培、驯化和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对其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年3~4月在有光照条件的培养箱(250D型)中进行。野生柳兰成熟种子2009年10月采集于秦岭太白山下板寺(海拔2500 m左右),千粒重0.029 g。

1.2 试验设计

温度设置30 ℃、25℃、20 ℃、15℃、5℃共5个梯度;光照条件在每个温度梯度下分设黑暗和全光照(光照度为5000 LX)。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设5个培养钵,每个培养钵中种植15粒种子。

黑暗条件以在培养箱上套黑色塑料膜,做遮光处理;光照条件以在培养箱上套透明塑料膜处理,以保持水分蒸腾、温度等条件统一。培养钵基质采用柳兰野生生长地(太白山下板寺附近)腐殖土。种子点播覆土后,适量浇水保湿,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柳兰种子萌发速度较快,第3 d就有种子开始破土出苗,到第13 d种子出芽基本结束。黑暗和光照处理的柳兰种子在5℃的低温条件下,均不能发芽,在30℃、25℃、20℃和15℃温度梯度下,均可以发芽,黑暗条件下平均发芽率为68.67%;光照条件下平均发芽率为64.32%。

表1 不同光照条件下柳兰种子发芽率

表2 不同光照处理对柳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3 不同温度处理对柳兰种子萌发的影响

对表1中黑暗和光照处理的平均发芽率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柳兰种子萌发状况在30℃下的黑暗处理(D30)和光照处理(L30)的平均发芽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Sig.为0.5022);同样在25℃黑暗处理(D25)和光照处理(L25)、在20℃黑暗处理(D 20)和光照处理(L20)、15℃黑暗处理(D15)和光照处理(L15)平均发芽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Sig.分别为 0.9500,0.4186,0.3846),表明光照状况的差异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表2)。

3.2 温度对柳兰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于光照状况对柳兰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在分析温度条件的影响时,可以不考虑光照因素。对表1的数据进行了合并(同温度下光照与黑暗合并),根据温度梯度分为4组:30℃、25℃、20℃和15℃组,比较分析显示:30℃和25℃对萌发结果影响差异不显著,20℃和15℃对萌发结果的影响差异也不显著(Sig.分别为0.0834,0.8880),因此上述4组处理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组;但是这两组处理之间萌发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ig.分别为0.0003,0.0002,0.0181,0.0133),30℃、25℃、20℃和15℃的平均出苗率分别为54%、62.4%、74.4%、75.07%,20 ℃和15℃的萌发结果显著高于30℃和25℃。

4 结果和讨论

柳兰适应偏寒的气候,耐热性不强[11],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种子萌发都不利。实验结果表明柳兰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引种栽培时可在春末夏初进行播种,这个时候气温比较适合柳兰种子萌发。

柳兰种子发芽对光的敏感性不强,完全黑暗和有光照两种条件下均能萌发,二者差异不显著。实际栽培时,不必进行遮光处理,自然光照下选取合适温度即可。目前虽然有野生柳兰扦插繁殖、分株法繁殖的报道,但在我国的花卉市场,特别是西部的花卉市场上还未见这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上市销售。采用种子进行繁育,筛选观赏价值较高的柳兰植株进行引种和栽培,如果能够成功,将为美化我们的环境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志(电子版http://frp s.plan tphoto.cn/pdf.asp)[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3(2):73-74.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第一册:1021.

[3]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3):355.

[4] 陈俊愉,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448.

[5] 崔凯峰,武耀祥,栾艳新,等.长白山区柳兰的开发利用及园艺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5):27-28,56.

[6] 刘延泽,王彩芳,张振中,等.柳兰化学成分研究 1柳兰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中草药,2002,33(4):289-291.

[7] 刘延泽,王彩芳,张振中,等.柳兰化学成分研究 2鞣质及多元酚类化合物[J].中草药,2003,34(11):967-969.

[8] 王彩芳,张楠,刘延泽.柳兰中多元酚类化学成份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7):1-2.

[9] 雷 颖.柳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54.

[10] 吕晋慧,孔冬梅,郭斌,等.柳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13-317.

猜你喜欢
培养箱发芽率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婴儿培养箱的质控办法及设计改良探讨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微生物培养箱的选购与管理
春光照瑶乡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基于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细胞培养箱温度控制算法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服装CAD系统中的光照面向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