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企业如何选择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

2011-07-11 08:01林剑波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1年22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兽药屠宰

文│林剑波(全国畜牧总站)

畜禽养殖企业在申报产品认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品牌认证的不同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畜牧业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的畜产品供给充足,品种增多。消费者在购买畜产品时也更加注重安全性、适口性,很多经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的品牌成为首选。因此,品牌认证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但是,对于畜牧企业来讲,受到环境条件、养殖方式、投入品使用等条件限制,并不见得能够满足所有认证品牌的要求。有的企业见到认证就盲目申请,虽然通过认证,但是品牌效果始终发挥不出来;有的企业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提出认证申请,反复整改也达不到要求,费时费力;有的企业片面追求品牌,甚至弄虚作假,结果被曝光,代价惨重。所以,在充分了解不同认证品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好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农产品认证品牌是至关重要的。

一、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不同意义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畜牧业产品认证主要有三大类,即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认证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有机农产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公害农产品强调的是企业全方位的满足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突出管理规范化和生产过程标准化,重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食品是用特定的生产方式,更加强调产品的优质与营养,其特点介于无公害和有机产品之间。有机农产品不再强调安全性,而是通过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采用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方式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种理念,与国际有机农业接轨。

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要求的主要区别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是实施认证的主要依据,也是制约企业能否进行相关品牌认证的主要因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都对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只有经过专门的检测机构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本文不对其进行比较。只是从养殖条件和方式、兽药和饲料使用、屠宰运输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养殖条件和方式。一是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对养殖场的条件和养殖方式相对于普通畜产品没有提出更高要求,同样需要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方式要以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方式为主,生产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过程有记录可追溯等。

二是有机农产品。对养殖条件和方式有着特殊的规定,总体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饲养条件要适应畜禽的生理和行为需要建设。例如:禁止采取使畜禽无法接触土地的笼养等饲养方式和完全圈养、舍饲、拴养等限制畜禽自然行为的饲养方式。畜禽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畜舍空气流通,自然光照充足,在适当的季节可以在户外自由运动,禁止强迫喂食等;另一方面,繁育方式要符合畜禽的自然生理周期。例如:提倡自然繁殖,允许采用人工授精等不会对畜禽遗传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的各种繁殖方法,但禁止使用胚胎移植、克隆等辅助性繁殖技术。除非为了治疗目的,禁止使用激素促进畜禽排卵和分娩;初乳期幼畜必须由母畜带养,并能吃到足量的初乳。禁止进行断尾(除羔羊外)、断喙、断趾、烙翅、仔猪断牙等非治疗手术。

2.兽药和饲料的使用。一是无公害农产品:只要是国家批准生产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无公害农产品都可以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用量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做好饲料和兽药使用记录。

二是绿色食品:对饲料原料的来源有明确的要求,即大豆、豆粕、玉米、谷物、青绿饲料等需是绿色食品或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产品,不能使用工业合成油脂、畜禽粪便和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应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但不能含有非蛋白氮(如尿素、硫酸铵等)、抗氧化剂、防腐剂、人工合成的着色剂、调味剂和香料,黏结剂、抗凝块和稳定剂等。

养殖场生产绿色食品要优先使用属于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兽药产品(即经过专门机构认定,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兽药产品)。使用的兽药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尽量使用无最高残留限量、无休药期或休药期短的兽药。禁止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用酚类和醛类消毒剂,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禁止为了促进生长使用抗生素、抗球虫药物、激素类或其他促生长药物。

三是有机农产品:畜禽饲料中至少应有50%来自本养殖场饲料种植基地的有机饲料或本地区有合作关系的有机农场。反刍动物在其日粮中,粗饲料、青饲料或青贮饲料所占的比例不能低于60%(对乳用畜,前3个月内此比例可降低为50%)。在猪和家禽的日粮中必须配以粗饲料、青饲料或青贮饲料。使用配合饲料中的主要农业源配料都必须获得有机认证。允许使用氧化镁、绿砂等天然矿物和微量元素。添加的维生素应来自发芽的粮食、鱼肝油、酿酒用酵母或其他天然物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包括用于促进生长的抗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化学合成的开胃剂、防腐剂(作为加工助剂时例外),化学合成的色素;非蛋白氮(如尿素);化学提纯的氨基酸;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

有机农产品提倡采用合理的畜禽品种和轮牧、提供优质饲料及合适的运动等饲养管理方法,提高畜禽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除国家法定的疫苗接种外,饲养周期不足1年的只允许接受一个疗程的对抗性兽药治疗;饲养周期超过1年的,每年最多允许接受三个疗程的对抗性兽药治疗。实行法定的预防接种时,不能使用转基因疫苗,禁止使用抗生素或化学合成的兽药对畜禽进行预防性治疗。允许采用中兽医、针灸、植物源制剂和顺势疗法等自然疗法医治畜禽疾病。当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仍无法控制畜禽疾病或伤痛时,允许使用常规兽药,但必须经过该药物的停药期的二倍时间(如果二倍停药期不足48小时,则必须达到48小时)之后,才能作为有机产品出售。

3.运输和屠宰要求。一是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注重动物防疫的要求,如做好运输车辆的消毒、产地检疫等工作。在屠宰时,要将经过认证的畜产品和普通畜产品相区分,做好动物卫生检疫和产品登记记录。

二是有机农产品:畜禽在装卸、运输、待宰期间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福利的因素,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保持现存的群体联系,避免混合不同群体或性别的畜禽。应本着就近屠宰的原则,避免运输时间过长,途中如有需要应给畜禽喂食、喂水,保证畜禽的个体舒适。禁止使用电棍等设备驱赶畜禽,以及在运输前和运输过程中对动物使用镇静剂或兴奋剂。避免畜禽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接触到正在屠宰或已死亡的动物。禁止在畜禽失去知觉之前就进行捆绑、悬吊和屠宰。如因宗教或文化原因不允许在屠宰前先使畜禽失去知觉,而必须直接屠宰,则应尽可能在平和的环境下以尽可能短的时间进行。畜禽在装卸、运输、待宰和屠宰期间都必须有清楚的标记,易于识别。有机畜禽和常规畜禽应分开屠宰,屠宰后的产品应分开贮藏并清楚标记。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畜禽养殖企业在申报产品认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品牌认证的不同要求。总体说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要求上更适合大多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申报;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要考虑到在饲料和兽药使用上的种种限制,特别是饲料原料必须是绿色食品的要求;申报有机农产品认证,要充分了解有机农业的养殖特点:在养殖条件和方式上,要体现出对畜禽的生理和行为的适应。在饲料和兽药使用上,要以自主或本地区有合作关系的有机农场提供的饲料原料为主,辅以天然物质添加剂。尽量使用中草药和中兽医疗法预防和治疗疾病。在运输屠宰过程中,则体现出动物福利的要求。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兽药屠宰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兽药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