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2011-07-16 02:53李晓燕
天津医药 2011年8期
关键词:致病性病原试剂盒

孔 梅 李晓燕 苏 旭 邹 明 张 桦

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肺炎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病毒是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中最主要的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呼吸道病毒不断被发现,包括人偏肺病毒(HMPV)、人冠状病毒(CoV)、WU多瘤病毒以及人博卡病毒(HBoV)等病毒。除WU多瘤病毒是否为呼吸道致病原还存在争议外,其余病毒已经证实均为呼吸道致病原。笔者采集了202例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以了解天津地区ALRI患儿中的病毒病原学现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9月—2009年5月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202例,年龄6 d~12岁(中位数6.0个月),男140例,女62例。其中肺炎患者179例(88.6%),支气管炎23例(11.4%)。采集鼻咽分泌物后-70℃冻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

1.2 病毒RNA/DNA提取 按照Nuclisens easyMAG自动核酸提取仪(BioMetrix,法国)的说明书进行,标本液用量为200 μL,用50 μL洗脱液洗脱,-70℃保存。

1.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采用美国Ferman⁃tas公司试剂盒进行逆转录(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See⁃plexTMRV Detection kit(Seegene,韩国)多重PCR法检测,A管检测腺病毒(ADV),HMPV,CoV 229E/NL63,副流感病毒(PIV)1、2、3;B管检测流感病毒(Flu)A、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鼻病毒(RhinoV)A/B,CoV OC43/HKU1。阳性对照为试剂盒反应液中已加的内对照,阴性对照为无菌水。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2%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上样量为10 μL,使用试剂盒中提供的 RV-A Marker和RV-B Marker,置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HBoV按文献[1]方法检测NP-1基因片段。WU多瘤病毒检测按文献[2]法检测VP2基因片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致病性病毒检出情况 202份样本中151份(74.8%)标本为致病性病毒阳性。RSV检出数最高,为42.1%(85/202),其次为PIV 20.8%(42/202)和RhinoV19.8%(40/202)。其余病毒检出较少,HBoV 14份、CoV 13份、Flu 9份、ADV 10份和HMPV 6份,典型电泳结果见图1。85份RSV阳性检出样本中RSVB为83份,RSVA仅为2份。42份PIV中PIV3型为32份,PIV1为10份,未检测到PIV2。9份Flu均为A型。13份CoV阳性检出样本中血清型OC43/HKU1为6份,229E/NL63为7份。

2.1.1 混合感染 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4份(26.7%),其中81.5%(44/54)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18.5%(10/54)为3种及以上病毒混合感染。15种病毒中混合感染率最高的是HBoV为64.3%(9/14),其次是RhinoV为62.5%(25/40),最低的是HMPV为16.7%(1/6)。

2.1.2 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 9个月期间,标本阳性检出数从2008年12月开始突然增高,至2009年4月逐渐降低。RSV在2008年12月—2009年3月检出率最高,与Flu流行高峰期较一致。PIV除9月末检测到外,其余各月均有检出,且在3月—5月较高。ADV冬季未检测到,从2月开始出现。RhinoV、CoV和HBoV在9个月期间均有检出,未有明显的高峰期,见表1。

表1 不同月份致病性病毒检出情况 (例)

2.1.3 各年龄段患儿病毒检出情况 <6个月患儿病毒感染率80.4%(78/97),6~12个月为76.2%(32/42),12~36个月为 63.0%(29/46),≥36个月为70.6%(12/17)。各年龄段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患儿病毒检出情况 例(%)

2.2 WU多瘤病毒检出情况 202份样本中有40例(19.8%)WU多瘤病毒阳性,年龄12 d~6岁(中位数11.4个月),<6个月者17例(42.5%),6个月~1岁者7例(17.5%),1~3岁者14例(35%),≥3岁者2例(5.0%)。2009年3月检出率最高,为52.2%(12/23),2008年12月为26.7%(8/30),2008年11月为22.2%(4/18),其余月份均有检出。

3 讨论

本研究检测ALRI患儿鼻咽分泌物致病性病毒阳性率为74.8%,与Chung等[3]报道结果一致,但高于吴茜等[4]报道昆明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27.2%)和莫运波等[5]报道重庆儿童病毒检测阳性率(47.27%)。国内报道大多为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本研究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国内相关报道,考虑可能与采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病毒种类数量不同有关。

本研究ALRI患儿中以RSV检出率最高,这与广州地区报道相同[6],再一次证实了RSV确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除RSV外,PIV和RhinoV也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较主要病原。有部分病毒有季节流行性,Flu虽为冬季流行,但其主要为门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原,在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检出率仅为4.4%。WU多瘤病毒是否为呼吸道致病病原尚存在争议,但本研究发现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阳性检出率高达19.8%,应当引起关注。

6例HMPV阳性标本中,仅有1例与RhinoV混合感染,在所有致病性病毒中混合感染率最低,表明HMPV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少见,与Regev等[7]的报道一致。HBoV与其他病毒或细菌的呼吸道病原的合并感染较常发生[8],有报道与其他病原合并感染率可高达69.2%[9],本研究结果也显示HBo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率在所有病毒中最高,为64.3%。

2004年相继发现了属于第1组血清型的CoV HKU1和第2组血清型的CoV NL63,北京报道了CoV NL63在儿童中的感染[10]。本研究中同时检测到这2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证实了CoV HKU1和NL63与天津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系。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在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对病原体快速鉴别诊断、及早治疗具有实用价值。因本研究仅就9个月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还需进行连续性的监测,以更全面的了解各个病毒的流行趋势。

[1]Allander T,Tammi MT,Eriksson M,et al.Cloning of a human parvo⁃virus by molecular screening of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2891-12896.

[2]Gaynor AM,Nissen MD,Whiley DM,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polyom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PLOS Pathogens,2007,3:e64.

[3]Chung JY,Han TH,Kim SW,et al.Respiratory picormavirus infec⁃tions in Korea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Scand J Infect Dis,2007,39(3):250-254.

[4]吴茜,倪林仙,樊茂,等.小儿病毒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及病原流行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2):57-58.

[5]莫运波,何扬帆,杨炳中,等.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256例病毒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4):295-297.

[6]毛晓健,曾其毅,陈焕辉,等.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45-747.

[7]Regev L,Hindiyeh M,Shulman L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 infections in Israel[J].J Clin Microbiol,2006,44(4):1484-1489.

[8]钱渊.人博卡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13-15.

[9]Hindiyeh M,Keller N,Mandelboim M,et al.High rate of human bo⁃cavirus and adenovirus co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Israeli children[J].J Clin Microbiol,2008,46(1):334-337.

[10]朱汝南,钱渊,赵林清,等.从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NL63基因[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202-205.

猜你喜欢
致病性病原试剂盒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基于CLSI-M43国际标准改良的Mycoview-AST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估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致病性大肠杆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