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辛亥的悲剧人生

2011-07-25 06:21马伯庸
视野 2011年23期
关键词:宋教仁吴佩孚汪精卫

*马伯庸

辛亥革命开启了一个新纪元,也开启了一个乱世。在那种混乱的时代,想做一番事业光有个人能力还不够,还得看你跟没跟对人,站没站错队——光是站对一次还不够,还得次次站不错。比如传奇将军吴化文,先后投靠冯玉祥、蒋介石、汪精卫、解放军,最后得以善终。他的历史功过姑且不论,这步步惊心却又步步正确的敏锐眼光,实在让人感叹。

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和吴化文相反,总是站错队,一辈子没对过,这样一个人在民国时代到底能倒霉成什么样呢?为了避免有影射之嫌,就不给他起名字了,姑且称之为某甲。

某甲是武昌人,光绪十二年出生,家里书香门第,一心考取功名。及至成年(光绪三十一年),朝廷颁布旨意废除科举。某甲心灰意冷,听说留洋前程好,日本他看不上,欧美又太远,决定去俄国。刚到莫斯科,某甲就听到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惨败的消息,随即爆发了1905年革命。

某甲九死一生逃回国内,看到别人留学归来风光无限,自己却选错了路,郁闷不已,只得在武昌家中养病,一养就是六年。某甲觉得不能无所事事,于是出去谋事,这次他运气特别好,竟被湖广总督瑞澂赏识做了幕僚。时值1911年10月9日……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某甲审时度势,阅读大量革命文章,释卷长叹:只有孙先生才有机会成为国家领袖,遂南下投奔同盟会。次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某甲对孙中山大为失望,认为国民党真正的领袖该是宋教仁,成为其选举助手。很快宋教仁遭暗杀,某甲认为替宋教仁报仇,只有孙中山,助其发动二次革命,失败。某甲从此对革命党丧失信心,想要北上投靠袁世凯。但他屡次选错,所以这次格外谨慎。

一直到了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某甲才恍然大悟,这才是真龙天子啊!他兴冲冲北上,于1916年3月抵京,正赶上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某甲觉得袁公还会东山再起,继续孜孜钻营,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打通关节,求得进袁府觐见的机会,恰好目睹了袁世凯患尿毒症去世……

袁世凯死后,某甲思虑再三,厚颜至段府谋差事,蹉跎数年,段祺瑞本不欲用,一直到了直、皖两系行将开战,才留某甲做了参谋。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段祺瑞惨败。

在战争中,某甲发现北洋新秀吴佩孚大杀四方,倾慕不已,欣然前往投靠。可惜这一路历经坎坷,前后耗时数年,一直到了1927年才算搭上这根线。他高高兴兴往洛阳去,迎头正撞上被蒋介石、冯玉祥打败的吴佩孚往四川跑……

某甲一看,得了,也甭投吴佩孚了,换人吧。他仔细比较了蒋介石和冯玉祥,觉得南方革命党一贯不靠谱,还得往北去,冯玉祥号称基督将军,应该比较有前途。他高高兴兴跑过去,在西北军里谋了个好差事。这份难得的逍遥一直持续到1930年中原大战,才随着冯玉祥的溃败而告终。

此后某甲去了苏区,因为有留俄经历,被李德留任。长征时,某甲看红四方面军人多,义无反顾地加入张国焘麾下。张国焘于1938年4月叛逃国民党,某甲虽然跟随,但觉得这人大势已去,未来是属于国民党的,遂被汪精卫的风采倾倒,宣誓追随左右。同年12月19日,某甲接获通知,与汪精卫、陈璧君、周佛海等人在昆明匆匆登机,一直到降落河内,某甲才知汪精卫打算投靠日本成立汉奸政府。

抗战终于胜利,蒋介石声望一时无二。某甲痛定思痛,发誓从此不再首鼠两端,一心奉蒋公为真主,绝无二心。1948年底,蒋介石派他去台湾开发,某甲嫌海岛狭小苦闷,哪及南京首都繁华,遂婉拒,改在南京警备司令部任职。

1949年4月24日,某甲逝于南京,享年63岁。

(林晓霞摘自《看天下》)

猜你喜欢
宋教仁吴佩孚汪精卫
汪精卫叛国后中共“拥蒋反汪”方针的确立与实施
无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宋教仁婉拒袁世凯赠银
无愧于世:宋教仁的君子之道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武力清党”之商榷
低情商,易受伤
“颜控”陈璧君倒追汪精卫:彪悍的爱情不需要解释
吴佩孚的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