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1-07-30 02:38周静珠王茵萍仲远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耳针压豆耳穴

周静珠,王茵萍,仲远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耳针疗法是指在耳廓特定穴区通过望、触以及不同刺激方式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操作方便、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痛苦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笔者查阅近10年文献,通过以“耳针”、“耳穴”、“耳压”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报道,包括短篇报道,排除综述、实验研究、个案报道,总结近年来耳针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

1 耳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类

耳针可以治疗消化系统哪些病?通过归纳整理,耳针疗法可以治疗以下消化系统疾病,见表1,共计222篇。

表1 耳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种类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耳针疗法可以治疗42种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西医病名、西医不作诊断的症状、中医病名。部分为中医病名的文献虽然可以归属并入西医病名的文献之中,但考虑到检索问题,故给予单独列出,如口疮[1]与口腔溃疡。部分为中医病名的疾病不能明确为何种西医疾病,也予以单独列出,如胃脘痛[2]、口臭[3]、牙痛[4]等。

从表1中可以看出,耳针可以治疗从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至大肠等涉及整个消化系统的疾病,范围广泛,并且从文献中得出,耳针治疗效果肯定,总有效率为70%~100%。其中篇数排列前3位的分别为呃逆、便秘、胆石症,占总篇数的49.1%。单从临床报道可以看出,由于此3种疾病的临床文献比较多,故可以认为耳穴治疗此3种疾病的疗效较好,得到学者的肯定及被广泛应用研究。其中,耳针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呃逆,如消化道炎症、肿瘤及肿瘤治疗所致[5]、重症肝炎所致的周围性呃逆,脑血管疾病[6]、颅内感染所致的中枢性呃逆。总有效率较高,为83.9% ~100%,但中枢性呃逆和周围性呃逆两者间的疗效差异尚无对照研究。耳针治疗便秘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如老年性便秘、长期卧床便秘、糖尿病性便秘等等,耳穴能整体调节胃肠道、内分泌等功能,同时可配合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对于便秘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00%,可见差异较大,尚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如各种方法间的结合及对比研究、穴位配伍研究等。对于胆石症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较多,近年来有减小的趋势,部分原因是药物和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耳针对于可排结石的大小,多数文章未明确报道,只有8篇文献在一般情况中提及,占32%,其中大多数认为治疗在直径1 cm以下的结石效果较好,但也有报道有排出结石大小为 2.1 cm ×1.9 cm[7]。

2 耳针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运用

分析222篇文献,总结近年来耳针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情况,有以下几点。

文献中报道的治疗方法多样,有单独耳针治疗、耳针配合体针、耳针配合艾灸、耳针配合穴位注射、耳针配合拔罐、耳针配合刮痧、耳针配合推拿、耳针配合激光、耳针配合中药、耳针配合西药等等。其中单独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刺激耳穴达到治疗目的疾病有22种,占疾病种类的47.8%,占总篇数的28.4%。

部分文献运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分别给予针药结合组治疗及单纯药物组治疗,结果均为针药结合组疗效优于药物组。说明耳针配合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具有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单独耳针治疗对比药物治疗时,虽然总有效率缺乏统计学意义,但是耳针疗法的副作用小,与药物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耳针的优势[8]。

总体来讲,综合疗法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药物治疗或者耳针治疗。由于部分疾病的文献较少,无对比性;并且针对同一种疾病,也未有针对最佳治疗方案的报道,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3 耳针疗法的形式

另外,耳针疗法的形式多样,有耳穴压豆、毫针针刺、电针耳穴、皮内针长时间留针、耳穴放血、针柄或手指按压耳穴等等。其中以耳穴压豆的应用最多。

3.1 耳穴压豆 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痛苦极少,能长时间刺激耳穴,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刺激方法。可用于单独治疗疾病,也是其他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辅助治疗。其中所埋的豆有几种:王不留行籽、磁珠、六神丸、柏子仁、苏子,其中王不留行籽最为常用。文献报道,不同的豆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磁珠较好的发挥了磁和压的双重作用,能使刺激量得到增强。六神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见于治疗慢性咽炎。柏子仁[9]养心安神、润肠通便,能止痛且帮助肠功能恢复,见于治疗胆囊术后疼痛。苏子[10]散结止痛,见于牙痛的治疗。也有文献报道[11]耳压仅是机械性刺激耳穴达到双向调节的作用,是物理性刺激,耳压材料的药性极少或几乎无法被耳廓皮肤吸收利用,故耳压材料与疗效没有相关性。

3.2 毫针针刺 操作方法安全,不会因患者体位改变而发生弯针滞针,刺激量较耳穴压豆强。

3.3 电针耳穴 很好的发挥了电针和耳针的双重作用,加强刺激。用于疼痛性疾病。

3.4 皮内长时间留针 短时间强刺激与长时间刺激相结合,但需注意防止感染。

3.5 耳穴放血 具有清热泻火、消炎镇痛、抗过敏、降压、清脑明目等作用,见于治疗口腔溃疡、牙痛。

总的来说,耳穴压豆作为耳针疗法的重要形式,在治疗中占了绝大部分。其中在呃逆、便秘、胆石症的文献中,单纯或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文献分别占62.5%、92.9%、72%。由此看出,耳压在便秘中的应用最为普遍。由于耳穴压豆几乎无痛苦,对于婴幼儿,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可用于治疗婴幼儿的腹泻、厌食症等疾病。但是对于耳穴压豆本身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尚无准确的标准,由于按压都是由患者进行,其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按压频率、时间、力度等等因素个体差异较大,都与疗效有很大关系。

4 穴位的选择

文献报道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涉及的耳穴有:神门、枕、胃、膈、肝、脾、肾、肺、大肠、小肠、胰胆、食管、贲门、直肠、十二指肠、膈、口、舌、牙、三焦、交感、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耳尖、耳迷根、风溪、耳轮、饥点、腹泻点、便秘点等等。这些都是和消化系统及内脏调节有关的耳穴。

众所周知,从1993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以来,耳穴的命名和定位有了规范化标准。但是笔者查阅的文献(1999~2009年)中仍有例如饥点、腹泻点、便秘点等非国标穴,此给交流和研究带来困难。

同时,耳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无统一的处方,配伍不一。从单病种统计,治疗呃逆的选穴就有:神门、皮质下、耳中、膈、脾、胃、肝、交感、三焦、肺、胆、直肠、大肠、咽喉、内分泌、食道、止呃穴(耳轮脚消失处向前伸展即胃与对耳轮之间的中点肌点稍上方)、耳迷根等等。主要的选穴方法有:①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辨证,肝气犯胃,胃气上逆;饮食伤胃;脾胃虚寒等等。②相应部位取穴:呃逆为膈肌痉挛,选耳中穴。③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如选择皮质下、内分泌、交感。临床上不同医者对于疾病的理解不同,选穴也差异较大。

如何选择最佳的穴位组合,从而取得最大的临床疗效一直是针灸治疗中的关键问题。耳穴相对体穴而言,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部分耳穴的命名直接以脏腑命名,相对体穴更有特异性。能否通过严格随机对照研究,选出最佳的耳穴组,也是以后临床研究的方向。

5 小结

耳针疗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耳针治病的有关记载。以后历代的医学文献中也有用针、灸、按摩、塞药等方法刺激耳廓防治疾病的记载。近代法国学者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促进了耳穴疗法的发展。耳针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体现了相辅相成的治疗意义。

综上所述,耳针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运用广泛,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尤其体现在呃逆、便秘、胆石症这3种疾病。总体来说,耳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针药结合疗效较好,耳穴压豆是耳针疗法最常见、最主要的治疗形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耳针疗法在其他疾病中的运用,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进行耳针优选方案的筛选,使耳针疗法更有效、更规范、更好的为临床患者服务。

[1]黄俊,杨卫国.针药并用治疗复发性口疮[J].中医药信息,2008,25(3):54

[2]胡明珠.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60例[J].临沂医专学报,2000(22):84

[3]李高照.耳穴压豆治疗口臭24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0(6):43

[4]黄丽萍,刘国强.长针透刺太阳穴加耳穴刺络治疗牙痛74例[J].陕西中医,2006,27(4):479 -480

[5]谢新平,徐崇明.电针与耳贴治疗肿瘤性呃逆疗效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05,32(1):42 -43

[6]蓝雪霞,肖玉梅,董杨颖.耳穴贴压与东莨菪碱治疗急性脑卒中频繁呃逆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2008,8(5):77 -78

[7]张广贤,陈宗良.耳穴配中药治胆石症73例[J].江西中医药,2000,31(2):44

[8]万宝俊,王望红,徐颖惠.耳穴压豆预防吗啡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3,9(7):532 -533

[9]赵连皓.耳穴贴压治疗胆囊切除后疼痛症15例[J].陕西中医,1999,20(9):416

[10]乔玉玲,田丰.耳尖放血并耳穴贴苏子治疗牙痛57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5,16(21):32

[11]温木生.论耳压材料与疗效的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2):34-35

猜你喜欢
耳针压豆耳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针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耳针结合化痔汤治疗内痔52例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