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兴农”开创杭州农村信息化的新模式

2011-07-31 03:30邵碧嘉蔡海航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兴农杭州市数字

邵碧嘉,谢 帅,蔡海航

(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局 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1)

近年来,杭州市在推进农村信息化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下一步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本文在总结杭州农村信息化成效与经验的同时,明确“数字兴农”工程的内涵与工作重点,把“数字兴农”与未来农村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杭州实际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1 杭州市农村信息化的成效

农村信息化在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已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主线,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升服务功能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基础建设,深化农民信箱工程,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以及“数字兴农”工程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1 抓体系建设,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2000年9月,杭州市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开发了杭州龙网。2002年11月,杭州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与此同时,杭州市实施了“信息下乡进村入户工程”,开展县级信息分中心、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点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市、县、乡、村4级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从2005年起,根据浙江省的统一要求,实施了“农民信箱工程”,加强农民信箱的推广和应用工作。目前,全市注册农民信箱用户22.5万户,已成为广大农民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1.2 抓教育培训,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杭州市非常重视农村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几年来,全市通过农民素质培训、科技下乡等途径培训信息员2万多人次。在农民信箱应用培训方面,全市每年培训用户3万人次,注册用户都能熟练运用农民信箱。为检验各地信息化培训工作的成效,杭州市还开展了多次信息化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信息员的知识更新,努力提高信息员的服务水平。

1.3 抓应用示范,服务效益进一步显现

2000年以来杭州龙网共发布信息92万条,日均点击数达1.8万人次,杭州龙网在全国百强农业网站评比中位列第6名。农民信箱群发短信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在做好每日一助的基础上,在冷空气、台风等极端天气来临前,共向广大农民群发预警短信1 500万条,挽回灾害损失3.6亿元。2009年杭州市出台了农村信息化扶持政策,补助了44个信息化示范企业(合作社)和11家农业电子商务公司,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信息化建设,这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6 500多万元,促进农产品销售2.8亿元。

1.4 抓社会共建,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

杭州市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杭州市先后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合作,共同推进了“移动信息村村通”工程;和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合作,在桐庐等地开展农村信息化示范村评选活动;与华数数字电视公司合作,开辟了“走进新农村”电视栏目;与杭州网通信息港公司合作,开展了100期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班,培训农民4 000多人。杭州市农村范围广,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各区、县(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萧山区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落户萧山为契机,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有效推进了全区企业信息化和村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临安市强化与电视台、电信公司的合作,开展电脑、电话、电视三位一体信息服务,探索出临安特色的“三电合一”信息服务模式,被评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西湖区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设了茶叶网上销售平台,有效拓宽了西湖龙井茶的销售渠道;建德市积极整合农业网站资源,有效提高了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其他各地都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有效加快了农村信息化进程。

1.5 抓载体延伸,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

杭州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信息服务。如搜集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好做法,编印成《新农村外埠信息》,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每月编印以市场信息为主的《杭州农业信息参考》,向广大农业企业发送。每月编发《龙网信息快报》,分发给1 800多家企业、合作社和行政村。同时,还通过市区公交站牌显示屏、乡镇气象显示屏以及吴山广场、明珠商厦电子大屏幕等宣传农业企业和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提高企业和园区的知名度。

1.6 抓实效应用,服务品质进一步延续

近几年,杭州市注重农民信息需求调研,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了信息技术在休闲观光农业宣传、农产品流通、企业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应用,为全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防灾减灾、电子商务、农民娱乐等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了全市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稳步提升。

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困扰农村信息化的瓶颈问题依旧存在:合适的网络载体问题;终端普及性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终端成本高、普及性低、操作复杂,使得农村信息化难以普及,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 对“数字兴农”工程的基本认识

为积极推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实现农村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普及,2009年11月杭州市开展了“数字兴农”工程,这是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一项创举。针对农村信息化的2大瓶颈,华数创新地开发适合中国农村信息化、数字化需求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化、交互化”改造,适合农村信息化普及服务的交互数字电视技术。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可完全实现对信息化应用和宽带通信的承载,使数字电视成为农村信息化普及的终端。

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数字电视的数据广播和交互数字电视技术,实现大容量信息化分行数据的发布,通过用户端机顶盒接收和展现。

音视频会议平台。在杭州2区5县数字电视公司控制中心的调度下支持镇乡级视频会议、村级电话会议的召开。

视频点播和轮播。实现农业科技、党员教育、文化下乡等视频内容的按需点播及定时播发,并通过机顶盒接收和观看。

农村政务信息化平台。通过将信息发布和个性化展示技术结合,构建起统一的、集约化建设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农村政务信息化平台。

2.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信息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必须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实施“数字兴农”工程,正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市委市政府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2.2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最后1公里问题。“数字兴农”工程基于广覆盖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以低成本的数字机顶盒为终端,建立了高效畅通、集约统一的农村信息化平台,能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农村最有效的信息发布及传播工具,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数字兴农”工程的实施,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交换的平等关系,使农民直接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进一步推动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

2.3 创新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

在运行机制上,“数字兴农”工程使数字电视运营商和农村信息化管理部门相结合,既体现了政府引导,又实行了市场运作,充分调动了政府、运营商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经营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农村信息采编、运营和发布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运营主体缺失的问题。在服务内容上,“数字兴农”系统具有4大平台、4类运用、5项功能,在收看电视的基础上,实现了广播、音视频会议、数据发布、短信群发和宽带上网等功能,构建了集约化的信息平台,开创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杭州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图1)。

图1 “数字兴农”工程4类应用和5项功能

2.4 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手段

“数字兴农”系统的开发,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将在全国推广这一模式。随着“数字兴农”模式的输出与推广,将为杭州整个数字电视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契机,促进杭州产品的输出和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家电下乡”工程,推动农村家庭用户电视机更新换代,带动农村市场消费,成为杭州市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

3 对“数字兴农”工程的设想

2010年底杭州全市97.4万农村用户都可以接收“数字兴农”信息。因此,我们要抓住“数字兴农”工程的契机,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把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1 加强检查考核

这项工作将列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考核中。各地也可以制订相应考核激励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把好“数字兴农”信息的质量关。一是提高信息针对性。要在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后,按照不同农民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信息服务。二是提高信息实用性。要发布对农民生产、生活有用的信息,不能为了完成任务,不求信息质量。三是提高信息时效性。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提供的信息要及时,更新频率要高。

3.2 明确工作职责

“数字兴农”信息服务工作涉及面很广,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由杭州市农办牵头,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各单位做好“数字兴农”信息服务。由杭州市信息办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华数公司具体做好信息编发、统计和培训等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有用信息。

3.3 加强教育培训

“数字兴农”工程平台多,功能强,程序复杂,加强培训很重要。首先市农办会同信息办、华数公司等单位,做好对市级部门联络员的培训工作,使联络员尽快了解工程概况,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如何收集、报送、发布信息。各区、县(市)要落实责任部门,然后层层培训,让广大工作人员尽快熟悉这项工作。同时,华数公司应加强业务指导,不定期赴各地调研农民需求,了解工作进展,指导各地开展好这项工作。

3.4 加强总结推广

“数字兴农”信息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善于总结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实用的信息。

3.5 加强组织领导

“数字兴农”工程是一项利民的实事工程,杭州市专门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兴农”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细化工作方案,保证工作经费,确保“数字兴农”信息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兴农杭州市数字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玻璃
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农业协会重要性研究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答数字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数字看G20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