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头有座惠民桥

2011-08-09 07:17
海燕 2011年10期
关键词:淑萍小桥山头

文_未浓

去墨盘乡王山头村的前几日,我在普兰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郭淑萍的博客里看到一篇散文——《做个快乐村妇》,有这样一段描写令我心驰神往:

“母亲家的房子不再是我童年住的茅草房,五间亮丽的瓦房,宽敞的院子,院子的东侧还有四间专门放粮食、种子、农具的捣制房,那平整的房顶摆放着玉米、花生、黄豆。院子西侧是猪、鸡、鸭、鹅的世界。早上起来,在农家的大锅里做饭、炒菜,在宽大的厨房里穿行,自由自在,再也不用像在城区里那迈不开大步的厨房里小心翼翼。站在院子里,放眼望去,家家房顶都升腾着袅袅炊烟,左右邻舍饭菜的清香也就飘溢出来,不用看就知道他们家做啥饭,炒啥菜。一日三餐不用在那喧嚣的市场讨价还价去买菜,也不用担心瓜果蔬菜里的农药、霍比素,也不用担心蛋肉鱼里什么注水,什么瘦肉精,什么苏丹红,到房前屋后的菜园里,那小葱、韭菜、生菜、小白菜、菠菜、洋葱,你想吃什么就放心摘回家吃。拿着葫芦开的瓢,在鸡鸭鹅圈边一转悠,就是一大瓢蛋,回家炒着吃,煮着吃,是我们在城里永远也吃不到的味道。”

文章里还有描写“插秧”以及母亲怎样给孩子们蒸槐花吃的片段,真是令人垂涎这桃花源一般的乡村生活。

想不到几日后,我便来到了郭淑萍笔下的小山村——墨盘乡王山头村。墨盘乡东部、北部与碧流河隔岸相望,南与城子坦镇相邻,西与双塔镇接壤。墨盘乡属于大连地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乡共有9个村,9个村赫然列入“大连市低收入村名单”。

车奔驰在王山头村的路上,我看见穿梭田间的清一色女流儿。原来,王山头村没有特色经济,除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主要依靠男人外出打工解决生计,村里的姑娘媳妇也进城了,留守人员皆是弱势群体。20%的孩子们初中毕业后也奔进城里,还有一些孩子选择读技校,只求一技在身尽早为家庭分忧。只有逢年过节时,王山头村才会有青壮年探乡归来的身影。

王山头村到了。郭淑萍和王山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成在一个小饭馆接待了我们。因为心肺疾病,王永成说话气喘吁吁,他努力调控声息的平稳喜气荡漾地说:“吃完饭,我带你们去看大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给我们村建的桥。”

人口不到4000,土地一万亩左右,贫困家庭300多户,低保家庭100多户,人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这就是王山头村的身世。王山头村有数不尽的风物传说,前些年也曾有学子考上清华名校。王永成说,这里的孩子刚长出点儿力气,就深入大田挥汗如雨。村里一位老校长进城,看到20多岁的城里孩子在广场上踢球,觉得特别不可理喻,觉得城里孩子恁荒料。

已经晌午了,先吃饭,再去看桥!王永成说。

这顿极具特色的农家饭令人难忘。老豆腐、水库鱼、野磨菇、溜达鸡……每一道都是纯绿色的,经原生态辽南厨艺加工,软、嫩、酥、脆俱全,香、甜、麻、辣俱备。没有酒,王永成给我们每人倒上一杯龙井茉莉花茶,很冲的花香里能捕捉到式微的龙井味儿,起点缀、提鲜、美观作用的茉莉干花显然量大了。花茶的香气闻起来实在太吉祥太如意了,分明是脱贫之后的味道。喝着茉莉花,我们大快朵颐。郭淑萍把桌上那道家焖水库鲤鱼作为首席菜频频向我们推荐,“前些日子,碧流河水库泄洪,库区里盛产的鲤、鲢、鲇、鲫、鳜,随着野性毕露、一路咆哮的洪水奔了出来。很多鱼撞到障碍物,鱼脑袋直接与身子分了家,岸上随处可见一只只硕大的鱼头,或重达20多斤的鱼身子,老百姓都拎着袋子沿岸捡鱼……”

饭后,王永成兴致勃勃地带我们上路了。沿途是一片茫茫田野,到处是司空见惯的农作物,并无不同寻常的锦绣之色。我不禁狐疑,郭淑萍笔下的浪漫田园在哪里呢?

到了到了!王永成说。

一下车,我们着实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看上去极其普通的小桥。身为城市人,我们看过太多宏大的、壮观的、富含高科技的建筑,这座桥距我们想象的太远。6月25日开工,8月19日竣工。桥长35.2米,宽6米,地基宽8米,全部是用石头浇注混凝土而成,总造价20多万元。惠民桥落成不久,便经历了台风“梅花”的洗礼。王永成将小桥的身世一一道来,最后郑重地说,这就是大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我们村建的桥,名叫惠民桥。

郭淑萍说,也许在你们城里人眼里,这座小桥很不起眼,但你们知道这座小桥对老百姓来说有多么重要吗?

惠民桥将为王山头村的老百姓承载怎样的使命?王永成说,你们看,惠民桥的彼岸是村庄,此岸是大田。村庄与大田之间隔着一条既深且长的河沟。因为这条河沟,农民春种秋收要绕转大半个村子,辛苦程度可谓人仰马翻。如今有了惠民桥,人和牲口不知要节约多少汗水。不时地有村民从小桥上经过。一头漂亮的小牛施施然地走来,它的主人石宗玉告诉我们,此小牛年仅3岁,初生牛犊不怕虎,今年它就可以参加收山了,但收山之前,要让它熟悉熟悉路线和路况。郭淑萍说,就像你们城里人学车考驾照一样,这头小牛就是在考驾照,考过了才可以参加收山。收山就是秋收。将山收拾一遍,颗粒归仓,这一年的日子就有喜有忧地收梢了。收山是这头小牛的“成人礼”,今年有了这座小桥,它不知要少遭多少坎坷。

说起这座小桥的便民,石宗玉眼睛一亮,嘎不溜脆地说了一句:“这桥绝了,是大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给我们建的。”

2008年,大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与王山头村结成扶贫对子。从此,王山头村的发展有了指靠。修路、安电、打井、建大棚、植树造林……王永成历数帮扶单位为王山头村所做的一切。王永成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是感恩的。

大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主任刘玉平熟悉王山头村的每一条小路,记得王山头村每一个党员干部的面孔。交易中心在职员工20多人,大家都来过王山头村,很多职工私下与村民结成了扶贫对子。刘玉平与王山头村党员干部交流思想时曾说过,“扶贫若沦为一种形式,或作秀,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精神伤害。”“扶贫”的“扶”,是扶助、使之站起来并且站稳的意思;而“抚”是强调慰藉,显然有救济、接济的意思。吃饱了这一顿,下一顿没着落;穿暖了这一季,下一季却没有着落。从实效和尊严两个方面来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够真正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

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王永成看过太多的“抚贫”而非“扶贫”的案例。蔬菜大棚建起来了,却从没种过蔬菜,因为无人懂得大棚管理技术,也没有人给予指导或培训,那些建起来的大棚土墙就像残垣断壁无人问津;当上级领导来检查示范养殖区时,有人四处借猪以充扶贫成果。王山头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前些年有一家服装企业与王山头村结成“对子”,每逢年节企业会给村民派发几套西装。王永成是一位经历非常丰富的农村基层干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墨盘乡鞭炮厂做副厂长,有着很过硬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王永成希望王山头村能拥有自己的企业实体,除了蔬菜大棚,冷冻库也是一个比较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在惠民桥上与过往百姓唠嗑,老百姓们屡屡提及墨盘乡党委书记顾吉学。“顾书记从来都是亲自接待上访群众,在我们修桥的一个多月里,顾书记天天来施工现场,有时他白天工作忙就晚上来……”古人讲,“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顾吉学时常对党员干部们说,群众口碑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指标。一个干部是勤是懒,是实是虚,是廉是贪,群众心里最有数,也最有发言权。“口碑”源于群众,是民心的流露。

贫困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2000年确立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中国是全球反困事业的重要实践者,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中国是全球唯一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但愿苍生饱暖”,这是顾吉学、王永成等多少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的美好愿望与奋斗目标。

“感恩的同时,要斩断‘等、靠、要’思想,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王永成说。

令人意外的是,王永成还是一个文学发烧友。做企业那些年,正是王永成文学创作的鼎盛期,在各省市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70多篇散文。我们对眼前这位性格朴拙诚实、主打实干精神的村干部的文学作品产生极大兴趣。郭淑萍说,若按当下对作品比较流行的归纳法,王永成当年的散文属于“读者体”,是一坛坛经过心灵感悟、经过思想发酵的“心灵鸡汤”。王永成还写过大量的乡愁诗歌。今天,文学之梦还潜伏在王永成的内心,他希望有一天还能重拾文学梦。这一天,应该是哪一天呢?“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风雨中的苦难固然是人生的一道风景线,但充沛的幸福感才是人类终极而实在的追求。有一天王山头村的日子好过了,那些离家在外讨生活的年轻人爱回家了,回了家就不爱走,或许我内心就有了写文章的诗情画意。”王永成说。

猜你喜欢
淑萍小桥山头
魔法小女巫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脚没醒
一代鸿儒王应麟
月湖书生徐时栋
乔淑萍:山城儿童的守护神
小桥
东山头遗址与岗子遗址
领导干部要破除山头意识
家乡的白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