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探讨

2011-08-13 09:05郑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1期
关键词:滑膜类风湿关节炎

郑逊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炎症和滑膜细胞增殖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多关节损伤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致残性。本病至今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众多资料表明该病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是引起RA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近年研究证实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1(IL-1)、IL-18、IL-6 等在 RA 滑膜病变中起核心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IL-20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55例 RA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51.37±12.32)岁。其中女42例,年龄36~71岁,平均(54.47±11.26)岁;男13例,年龄35~72岁,平均(48.62±13.2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均未经正规治疗,采血前无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史,且未合并感染、肿瘤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同时选取29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年龄33~70岁,平均(50.56±12.08)岁。其中女20例,年龄33~68岁,平均(49.32±13.16)岁,男9例,年龄36~70岁,平均(51.57±12.17)岁。经检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主要试剂 人IL-20定量EIA试剂盒,试剂由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实验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

1.3.1 标本采集 留取两组血清,3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置于-20℃保存备检,同批检测。洗涤液用重蒸水1∶20稀释。使用前配制底物工作液,将邻苯二胺片放入底物稀释液中溶解,每片加液5 ml。标准品液配制则为使用前每管中加入蒸馏水200 μl溶解后即可。

1.3.2 试验流程 建立标准曲线,加样,反应板置于37℃水浴120 min,洗板。加入第一抗体工作液,温育,再洗板。加酶标抗体工作液,再次洗板,加入底物工作液100 μL,置37℃暗处反应5~10 min。加入终止液混匀,在492 nm处测吸光值。

1.3.3 观察指标 患者在采集血清标本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血清IL-20浓度比较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20水平为(31.74±30.86)×10-3g/L,对照组血清中IL-20水平为(14.67±7.15)×10-3g/L。RA患者血清中IL-2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20与RF、CRP、ESR相关性分析

将L-20浓度与RF、CRP、ESR进行秩相关检验,结果提示RA患者的IL-20血清浓度与 RF、CRP、ESR无相关性。见表1。

表1 IL-20与RF、CRP、ESR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为0.3% ~4%,平均为1%。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的关节炎症,主要病理表现是滑膜细胞增生,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继而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软骨、骨和关节囊损坏,如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至今RA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其致病过程中,伴随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活化及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共同参与。细胞因子是RA损伤的重要介质,贯穿于RA发展的始终,与其发病机制改变、治疗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IL-20是近年来发现的IL-10相关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产生,与IL-10有28%的同源性,与其他IL-10家族成员如IL-19、IL-22、IL-24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生物学功能却不尽相同。研究发现:①IL-20可以促进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等致炎因子的分泌和表达。②促进角质细胞的增生和分化。

Hsu等研究了16例RA患者、32例骨关节炎患者及8例痛风患者,发现RA患者关节液中IL-20水平明显高于骨关节炎和痛风的患者,但3组病例IL-20血清水平并无差异;同时证实RA患者关节滑膜中有IL-20R表达,其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s)表达 IL-20受体复合物,IL-20能激活 RASFs的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本试验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中IL-2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其RF、CRP、ESR无相关性。对比上一研究中对照为骨关节炎和痛风的结果有所不同。上一研究IL-20血清水平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显著,可能与病例数相对少有关,也有可能骨关节炎和痛风IL-20水平比正常人高,而与类风湿关节炎无差异,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提示IL-20可能与RA相关,但尚无证据说明其与RA的活动性及关节破坏程度相关。RA血清IL-20水平较正常对照高可能的原因有[2]:①IL-20作为RA发病的始动因素之一,与滑膜等组织的IL-20R结合,促进TNF-α等炎症介质产生,参与RA发病。②RA患者与炎症正相关的基因处于上调水平,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等分泌IL-20增多。③RA滑膜等局部组织分泌IL-20增加,致关节液及血清中水平升高。④RA患者炎症介质增多,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刺激IL-20产生增加。以上可能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类风湿关节炎存在一些IL的升高或下降,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降低的IL即具保护作用,升高的IL则具致病作用。多种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更为重要。目前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与IL-20的研究与其他IL相比相对较少,但是从IL-20生物学功能以及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特点上都提示二者存在紧密联系。虽然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直接证实是何种联系以及相关性,但进一步的研究与试验仍在继续,希望能从更深入角度探讨二者关系,加深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1]Hsu Y H,LI H H,HSIEH M Y,et al.Function of Interleukin-20 as a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 in rheumatoid and experimental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2006,54(9):2722-2733.

[2]蒲晓英,杨南萍,李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0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华西医学,2009,24(8):2054-2056.

猜你喜欢
滑膜类风湿关节炎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