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CT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比较

2011-08-13 09:05王夕文王艳萍秦涛杨美张淑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1期
关键词: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王夕文 王艳萍 秦涛 杨美 张淑萍

我们对23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SPECT、CT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SPECT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2008~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我们对51例主要表现为后臀部疼痛,临床怀疑为AS的患者分别进行SPECT和CT检查。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结合其他检查最后确诊的有23例AS患者,均符合1992年美国纽约修订标准[1]。23例患者中,男18例,女5例,平均26(19~32)岁,患者均有受凉史,其中6例有家庭遗传史。

1.2 方法 SPECT检查仪器美国GE InfiniavcHawkeye 4,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40 mBq后,饮水500 ml~1000 ml,检查前嘱患者排尽尿液。3 h后前后、后前位全身骨显像,加做骶髂关节局部正位像。分别在左右骶髂关节、骶骨共选取大小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ROI),用计算机软件得出其放射性计数,计算骶髂关节、骶骨的放射性计数比(SI/S),以大于1.5为阳性。

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选择双骶髂关节,从下至上以1 mm层厚连续扫描,骨窗摄片观察。以骨皮质成局限性硬化、关节面模糊不清和斑块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为阳性改变。

2 结果

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23例(46个骶髂关节)SPECT CT检查对比

SPECT检查23例患者中共有45个骶髂关节呈阳性改变,阳性率97.83%(45/46),其中有7例患者除骶髂关节异常外还伴有其他关节(主要为胸锁关节、腰椎、髋、膝和踝关节)代谢异常。而CT检查仅有17个骶髂关节呈阳性改变,阳性率36.96%(17/46),明显低于前者。

3 讨论

SPECT核素骨显像是一种反应骨代谢的显象方法,可以反应病变处的血流灌注量和代谢活动。骨骼各部位聚集的放射性核素多少与其血流灌注量及代谢活跃程度有关,当骨骼组织无机盐代谢更新旺盛,局部血流量增加,成骨细胞活跃和新骨形成时较正常骨放射性聚集[2]。

CT分辨率高,无结构重叠,能清楚显示关节间隙,对判定关节间隙的宽窄,有无强直或部分强直有一定优势。

强直性脊柱炎以脊柱僵硬并逐渐变为强直为其特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脊柱疾患,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一般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至颈椎,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外周关节也可累及。其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如果根据1968年纽约会议标准诊断AS病程已进入中期,对治疗很不利,该标准主要强调骶髂关节炎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甚至有人认为骶髂关节正常几乎可以排除本病[3]。以往诊断骶髂关节炎主要依靠普通X光片或CT等检查,此检查只有骶髂关节有骨质破坏或结构改变才能发现,这不利于临床早期治疗,也是造成AS伤残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骶髂关节炎在骨质没有破坏之前,首先表现血流和代谢的改变,此时SPECT已能检查出,可比CT早2~6个月发现病变。其检查阳性率远高于CT检查阳性率,可见灵敏度高于CT检查,另外AS可累及多关节,SPECT可进行全身骨显像,这对估计病变累及的范围有重要价值[4]。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31.

[2]李俊雄,黄旭璇,欧阳亮,等.SPECT、CT等对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价值.同位素,2002,15:185-187.

[3]郭巨灵主编.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30.

[4]余卫,冯逢,严红珍,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影像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743-753.

猜你喜欢
骶髂强直性脊柱炎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腰椎/腰骶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痛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