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011-08-15 00:43张红旗
剑南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课堂教学

张红旗

开封第二十五中学 475004

让课堂“活”起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张红旗

开封第二十五中学 475004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主; 合作; 探究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必须摆脱传统课堂的桎梏,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改变以往“老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沉闷局面,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活”起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改革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下面就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实际,了解学生需要

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时代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喝彩者”,而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我们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也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去,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的发展,也获得了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合作学习——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某项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前提,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当前,我们谈的合作学习,一般是指分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将全体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并以小组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互动,促进学生共学,以达到学校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特别注意以下因素: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组员要承担公共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能有效地沟通,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成员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有自己的见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都让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信任的目光下,充满自信地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只有在这样的“活”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更重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跟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更注重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探究学习首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无疑,探究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调整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激发出学生问题意识后,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仔细分析、大胆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潜质。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其创新思维。

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最后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就是针对学生过去被动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也是建立在一种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强调的是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合作的个体是对等的,同时,只有学生个体的充分的自主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合作学习。而探究学习,是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以及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旨在倡导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能力。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打破原来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的思维品质,最终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新课程探究课堂教学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