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少取”优于“多予”

2011-08-15 00:51晏扬
当代贵州 2011年15期
关键词:公共财政居民收入限度

公共财政“少取”优于“多予”

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082.06亿元,同比增长27.2%。1至4月全国财政收入36207.8亿元,增长31.4%。

财政收入总量直线上升,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民众的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振,中小企业步履维艰、生存困难,所谓从追求“国强”向追求“民富”转变、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仍然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

众所周知,政府向民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政府获得收入的合法理由,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有限的,亦即政府财政支出是有限的,所以政府收入规模应该有一个限度——这就是“量出为入”,政府需要花多少钱才确定收多少钱,将政府收入规模控制在能够且只能满足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之需的范围之内,不多收,不乱收。比如:一个宿舍的几个室友凑钱买台电视机,所凑的钱刚好能买一台电视机即可,不管他们个人口袋里还有多少钱,都不能多收。与此相类似,政府不能因为民众越来越富裕就不断地多收钱,不能因为GDP一直增长就无限度地增加政府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确定一个合理的政府收入总规模、将政府总收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应是大势所趋,至少应该对政府收入增速及其占GDP比重进行控制。无论如何,政府收入长期高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这个怪圈必须打破。(作者:晏扬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尹辉

猜你喜欢
公共财政居民收入限度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How to Get Slim?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探析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策略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区域